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農業部:推進測土配方施肥 2008年工作成效明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10日   來源:農業部網站

    2008年,農業部全面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把它作為提升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的重大技術措施,精心組織、加強指導,為緩解肥料價格大幅上漲壓力、保護農民生産積極性、促進糧食增産做出了重要貢獻。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縣(場)由上年的1200個增加到1861個,惠及三分之二以上的農業縣(場),實現了免費為1.2億農戶提供技術指導服務,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9億畝的目標,取得明顯成效。

    測土配方施肥為農民帶來的增産增收效果非常明顯。一是增産效果明顯。測土配方施肥示範區與農民習慣施肥區相比,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單産分別增加6.3%、5.3%、8%、9.0%,畝均節本增效達到30元以上;經濟作物效果更為明顯,畝節本增效高達80元。二是施肥結構優化。小麥、水稻、玉米氮肥過量施用逐步減少,磷肥施用保持基本穩定,農家肥等有機肥資源利用有所增加。三是節能成效初顯。據統計,2008年減少不合理施肥量120多萬噸(折純),相當於節約燃煤18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80萬噸、減少硝酸鹽流失510萬噸。四是促進農民觀念轉變。不少農民主動要求農技人員取土測土,有些農民還主動送土樣要求化驗,按方施肥。五是服務能力提升。土壤肥料技術人員素質普遍提高,服務手段得到改善,示範推廣能力得到加強,技術服務水平普遍得到提升。

    技術到位率偏低、企業參與程度不高、基礎性工作不牢等是這些年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深入開展的主要限制因素。針對這些問題,各地採取有力措施,主攻三大重點:一是推動技術入戶。去年春耕期間,農業部會同中化化肥有限公司開展了“百縣千鄉科學施肥指導活動”;冬閒時節,在全國範圍內動員和發動10萬名專家和技術人員,組織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千萬農戶冬季大培訓行動。據統計,2008年,全國共建立測土配方施肥示範樣板(區)3.5萬個,示範面積4270.5萬畝,培訓農民4410.8萬人次,發放各類培訓資料和配方施肥建議卡2.1億份,項目區施肥建議卡入戶率達90%以上。二是引導企業參與。農業部頒布了《關於進一步推進企業參與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意見》,提出了科學制定肥料配方、向社會發佈肥料配方信息、推進配方肥生産供應、做好技術指導服務和強化監督管理等具體措施。各地採取“大配方、小調整”方式,引導企業按照生産供應“大配方”肥,農業部門通過發放“圖、表、卡”,指導農民“小調整”施肥。各地還運用連鎖、超市、配送等現代物流手段,構建和完善基層供肥服務網絡,實現産銷直接對接,減少流通環節。目前,配方肥定點企業已達500多家,配方肥推廣應用量從2005年的97萬噸(實物量)遞增到2008年的1632萬噸。三是強化基礎工作。從人員隊伍建設入手,強化技術骨幹培養;實行化驗室考核,把好分析檢測質量關;組織開展田間肥效試驗和配方校正試驗,研究制定主要作物的施肥指標體系;組織開發測土配方施肥基礎數據庫、制訂專家諮詢系統編制規範;組織專家開展耕地地力評價技術攻關,幫助項目縣開展相關工作。2008年,全國舉辦技術培訓班9.6萬期次,培訓人員89.7萬人次;安排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等作物“3414”田間肥效試驗23438個、配方校正試驗等31526個。目前,大部分項目縣建立了主要糧食作物施肥指標體系,建成了測土配方施肥數據匯總平臺和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

    推廣方式和工作機制創新是推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不斷深入開展的動力。在推廣方式上,各地簡化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內容,舉辦農民田間學校,結合測土配方施肥編順口溜、寫對聯;將技術製作成掛曆、挂圖免費發放;編成小品、相聲、戲曲等進行宣傳等等,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在工作機制方面,農業部組織教學、科研、推廣單位,建立協作配合機制,對重大技術問題進行會商;建立部級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專家指導責任制,採取技術引進或委託機制,各地實行技術人員包鄉包村責任制,通過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工作目標和責任,年底據實考核,獎罰兌現等措施,將測土配方施肥工作落到實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