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農業部發佈實施我國16個優勢農産品區域佈局規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18日   來源:農業部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農業部編制完成並於日前印發了規劃期為2008-2015年的水稻、小麥、玉米、大豆、馬鈴薯、棉花、油菜、甘蔗、蘋果、柑橘、天然橡膠、肉牛、肉羊、奶牛、生豬和出口水産品等16個分品種的優勢區域佈局規劃,這是繼2008年8月《全國優勢農産品區域佈局規劃(2008-2015年)》這一總體規劃發佈實施後,我國在以規劃引領優勢農産品發展、促進農業結構調整上採取的又一重要舉措。至此,全國新一輪優勢農産品區域佈局從總體規劃到分品種規劃的體系已基本形成。

    據了解,自2007年4月開始,農業部著手編制各品種規劃,組織專門力量深入調研,多次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有關專家學者、地方農業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多方收集和分析信息,對上一輪規劃,即《優勢農産品區域佈局規劃(2003-2007年)》中涉及到的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甘蔗、蘋果、柑橘、生豬、奶牛、肉牛、肉羊、出口水産品等14個品種發展情況逐一進行了總結梳理和深入分析,明確了適應當前形勢的産業發展戰略和突破點;對新增列的馬鈴薯、天然橡膠2個品種,在深入摸清現狀的基礎上,找準發展思路和切入點。各分品種規劃均數易其稿,最終分別於近期編制完成。

    與總體規劃相比,各分品種規劃內容更加詳實和具體,既系統梳理了上一輪規劃的實施成效,又從市場供求、發展潛力、制約因素等方面進一步分析了不同品種的發展前景;既結合今後的發展需求、當前的發展狀況,提出了發展思路、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又從各品種資源稟賦、技術條件、市場區位、生産規模、産業基礎等方面出發,劃分了各自的優勢區,對各優勢區的基本情況、優勢分析、目標定位和主攻方向等方面予以細化,並進一步提出了相應的保障措施。

    農業部相關人士表示,考慮到各品種的發展基礎不同等因素,在深入分析可能與需要的基礎上確定了相關規劃指標,到2015年:種植業方面,優勢區的播種面積和産量佔全國的比重大都在70%以上;畜牧業方面,優勢區牛肉、羊肉、牛奶和豬肉的産量佔全國的比重在45%-83%之間;漁業方面,優勢區內優勢水産品出口量和出口額佔全國的比重分別達到76%和73%。

    為保障規劃的順利實施,各品種規劃分別從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強化科技支撐、保護和利用資源、強化生産指導等方面提出了更具産業發展特色的保障措施。

    相關專家認為,各品種規劃編制較好地處理了繼承與發展的關係。既保留了上一輪規劃的精華,又適應新形勢的變化,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突破和創新,為全面推進優勢農産品區域佈局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環境。規劃的實施,必將對我國優勢農産品在進一步實現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産、規模化經營和增強市場競爭力上發揮積極作用,進而有力促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相關鏈結
· 農業部副部長解讀全國優勢農産品區域佈局規劃
· 優勢農産品産業帶建設勢頭良好
· “十一五”時期我國將建設41個優勢農産品産業帶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