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廣東省23日起在全國率先試行國民旅遊休閒計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22日   來源:南方日報

    南粵春來早,鼙鼓催征程。中國旅遊史上一個重大的轉折,將出現在南粵大地:2月23日廣東將率先在全國試行國民旅遊休閒計劃。

    國家選擇廣東作為推行國民旅遊休閒計劃的試驗省份,再次確立了廣東旅遊在中國旅遊業中的實力和地位。同時,這項選擇,也正是廣東旅遊業率先落實科學發展觀,危中求進,以世界眼光、戰略思維謀劃發展新格局的又一體現。

    旅遊經濟逆市飄紅

    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廣東從一個落後的農業省份一躍成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旅遊業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發展壯大。今日的廣東,已經成為當今中國旅遊經濟最發達、旅遊活力和吸引力最強的地區之一,成為名副其實的旅遊大省。

    據廣東省旅遊局的最新統計數據表明,在經歷了南方低溫雨雪冰凍、汶川地震等自然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去年廣東旅遊“危”中覓“機”,旅遊經濟逆市飄紅:

    全省旅遊外匯收入92億美元,同比增長5.4%,佔全國1/5強;國內旅遊收入突破20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1.9%;旅遊總收入2641億元,同比增長7.6%;口岸入境旅遊人數1.03億人次,佔全國的4/5,多項經濟指標繼續位居全國前列。

    旅遊或成經濟突圍戰略選擇

    旅遊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産業結構轉型升級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的廣東,之前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正在發生深度轉變,而內需消費的驅動力則不斷加強。

    危中有機。按照經濟學常識,危機一般爆發于生産領域,進而影響消費;而復蘇往往開始於消費領域,進而回暖生産。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劉思敏斷言:旅遊消費具有起效快、關聯度高、帶動性廣的特點,旅遊業最有可能成為撬開經濟“寒冬”的最佳利器。

    以日本為例,20世紀90年代以後,日本經濟持續蕭條,以製造業為中心的産業政策已經不能帶來經濟的新增長。為了拉動經濟回升,日本政府推出了“觀光立國”的發展戰略。截至2006年,日本國內旅遊消費總額共計22.6萬億日元,但旅遊消費所産生的經濟波及效應共計53.8萬億日元,相當於日本當年GDP的5.7%。

    廣東以戰略眼光規劃旅遊

    當前,在廣東積極應對全球經濟危機的過程中,加快旅遊業發展,或將成為廣東經濟抵禦危機的戰略選擇。早在去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省長黃華華和副省長萬慶良率團專程赴國家旅遊局,成功爭取國家旅遊局全力支持廣東旅遊業先行先試,建設旅遊強省和“中國旅遊綜合改革示範區”。

    中國旅遊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魏小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廣東加快建設旅遊強省,試行國民旅遊休閒計劃的條件完全成熟,“從産業結構上看,廣東已基本上進入工業化後期,有些城市已進入後工業化發展階段,現在提出這樣一個計劃非常具有戰略眼光。”

    去年底以來,廣東從戰略上規劃旅遊的重大舉措開始頻頻“亮劍”:11月25日,省委、省政府制定出臺《關於加快我省旅遊業改革與發展建設旅遊強省的決定》;11月27日,省政府與國家旅遊局共同簽署《關於建立局省緊密合作機製備忘錄》,就深化粵港澳旅遊合作、加快廣東旅遊業改革與發展問題達成共識,國家旅遊局支持廣東省開展全國旅遊綜合改革試點和建設旅遊強省。近日,國務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要重點發展旅遊業,建設全國旅遊綜合改革示範區,建設與港澳地區錯位發展的旅遊中心,建成亞太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旅遊目的地和遊客集散地。

    種種跡象表明,廣東旅遊在經歷了30年超越式發展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新起點,率先在全國啟動更加深層次的戰略改革行動,旅遊強省雛形初現。(記者陳戈 蔡華鋒 通訊員趙雪竹 鄒璐璐)

 
 
 相關鏈結
· 廣東召開建設工作會議要求重點要抓好六方面工作
· 廣東今秋起兌現義務教育階段學生1年1次免費體檢
· 廣東首試“現場答覆提案” 政府八部門即席回應
· 廣東:2008年電子信息産業實現增加值約2810億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