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帶動農民就業增收致富紀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24日   來源:林業局網站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區西起內蒙古自治區達茂旗,東至河北省平泉縣,南起山西省代縣,北至內蒙古自治區東烏珠穆沁旗,範圍涉及內蒙古、河北、山西、北京、天津5省(區、市)的75個縣(旗、市、區)。由於長期受風沙、氣候等因素影響,2000年以前工程區內農民人均純收入普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這項工程不以綠色畫句號,堅持“實施一項工程,致富一方百姓”的指導思想,一手抓生態,一手抓産業,既達到了從沙塵暴加強區變為減弱區,北京空氣質量改善明顯的目標,也使農民就業增收渠道日益拓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提高。據國家林業局防沙治沙辦公室提供的資料顯示,自2000年京津工程實施以來,工程區樣本縣(旗)人均純收入增長179.19%,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同期全國平均水平。

    北京:帶動農民就業24萬餘人,助農增收12億元

    “養山就業,讓我們這些山溝裏的農民變成了每月能按時到銀行領工資的白領。”北京市延慶縣珍珠泉鄉生態管護員賈振山説。

    珍珠泉鄉位於延慶縣東北部山區。2004年12月1日全鄉812名護林員經過培訓正式上崗,每月人均生態管護費1100多元,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養山就業。

    賈振山説,此前,他和妻子一個在家種地,一個在外面打工,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幾個錢。自從村裏實行了生態管護政策,他和妻子都報名參加,兩個人一年的管護收入就有2萬多元,4年下來有了存款,去年還投資5萬多元翻修了房子。

    北京市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的主戰場在山區,工程的實施不僅改善了山區生態環境,也改變了當地的發展理念、發展模式及生産生活方式。近年來,北京市按照“養山就業、規範補償、以工代補、建管結合”的原則,建立了山區生態林補償機制,6萬多名山區農民成為生態管護員,實現了山區農民由靠山吃山向養山就業的重大轉變。

    此外,北京市在實施生態建設的同時,還結合生態涵養區的功能定位和區域經濟發展實際,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截至目前,累計利用林下土地資源10萬餘畝,帶動農民就業24萬餘人,助農增收12億元。

    天津:立足工程建設,發展後續産業

    “2003年以前我們村的人大都種植玉米或紅薯,每畝地年均收入不足500元。現在都已改種葡萄,每畝年收入4000多元,還有退耕還林補助可拿,我們一家三口守著10畝葡萄園便可衣食無憂。”天津市薊縣西龍虎鎮村民陳玉良説。

    薊縣是首都的東大門,也是天津惟一列入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建設範圍的區(縣)。工程啟動前,薊縣許多地方都是過去農民開墾的荒坡,水土流失較為嚴重,農民收入普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工程啟動後,為了達到既控制水土流失,又能強農富民的目標,薊縣林業局決定因地制宜,大力扶植西龍虎峪釀酒葡萄基地建設。

    “我們抓住了王朝葡萄釀酒有限公司在天津建廠的機遇,從王朝公司建設初期便與其簽定了原料訂單合同,基地原料盡産盡銷,形成了公司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産業化經營格局,解除了農民的後顧之憂。”薊縣林業局副局長劉海峰説,截至2008年4月25日,西龍虎峪釀酒葡萄基地面積達3萬畝,帶動7000多農戶就業,總收入9000多萬元。

    多年來,薊縣在完成工程建設任務的同時,積極探索工程後續産業發展,建設了天津板栗、薊州薄皮核桃為主的乾果基地,盤山磨盤柿基地等,不但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也為當地農民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河北:特色林産業拓寬農民致富路

    蔚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是“中國名特優新仁用杏之鄉”。自京津工程啟動以來,蔚縣一直將山杏和杏扁作為主栽樹種,同時採取杏扁栽植合同型管護辦法,集中開發、分戶承包、貸款補貼、定向收購。

    今年,蔚縣又在原有杏扁公司的基礎上與香港東方(燕山)有限公司合資組建張家口東方杏仁開發有限公司,上馬了國內首條杏扁脫衣生産線,取得了自營出口權。

    截至目前,蔚縣杏扁栽植面積達60萬畝,年産杏仁300萬公斤,産值9000多萬元。杏扁産業覆蓋全縣60%以上的鄉村和40%以上的農業人口,專業鄉、村人均增收1200元~1500元。

    自2000年以來,河北省結合京津工程建設,著力發展林果、生態旅遊、食用菌等特色産業,營造飼料林420萬畝,林草間作216萬畝,幹鮮果品基地560萬畝,原料林基地500萬畝,各類林(果)産品加工企業480多家,既有力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也拓寬了農民的致富門路。

    山西:灌草混交模式謀取生態經濟利益最大化

    “實施京津工程前我家有40畝地,廣種薄收,年收入600多元左右。工程實施後,我家每年新增6000余元退耕還林補助,養羊的收入也很可觀。去年一年,我家總收入達到4萬餘元。”?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張蔡莊鄉村民趙樹林説。

    在山西省工程區,依託工程發展草業,致富農民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以朔城區的情況最為典型。

    朔城區沙化土地佔國土總面積的35%。從2001年始,該區抓住實施京津工程的機遇,採用1行灌木間作6行紫花苜蓿的林草間作治理模式,連片集中規劃實施了13萬畝治沙工程,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利益同步化、最大化,為區域生態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去年,朔城區農民年人均純收入5226元,較2007年增長16.6%。糧食總産量4.77億斤,畜牧業總收入9.78億元。

    與此同時,隨著工程的實施,當地生態條件的改善也對該區農業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區內梯田面積增大,水澆地面積增大,許多農田擺脫了靠天吃飯的禁錮,加之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農民可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放在基本農田上,總耕地面積減少的情況下,糧食産量卻在逐年增加。“我省工程區內13個縣(區)的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由2000年的1757元提高到2008年的3365元。”山西省造林局副局長趙百選介紹説。

    內蒙古:農林牧互促助增收

    在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農民老趙曾蓋過3座房子,3座房子相繼被掩埋在沙子之中。

    2000年,西蘇旗的一位牧民從一隻羊的胃裏抖出2.5公斤黃沙。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啟動前,肆虐的風沙曾經給內蒙沙區農牧民帶來深重的苦難。

    2000年6月,國家緊急啟動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內蒙古開始實施沙源治理。

    8年後,情況有了變化。

    “我家5口人,有20多畝薄地,過去光知道種糧,年景好時每畝能收40公斤左右的糧食,年景差時連種子也收不回來。京津工程實施後,國家每年每畝地補助160元。我在地裏種了楊樹和山杏,在林間種草,還養了牛,收入提高了很多。”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村民許文權説。

    多倫是重點沙區縣,工程實施前當地農民靠天吃飯,收入渠道單一。近年來,通過工程實施,當地農牧民改變了傳統生産方式,收入渠道也多了。政策性錢糧補助人均年增收1088元;推行林草間種模式,每年可增加畜草産量3500萬公斤,農民人均年增收205元;種植山杏30萬畝,人均年增收29元。僅林業一項,即可為全縣農牧民人均年增收1322元。

    鑲黃旗項目建設區草原植被從過去的不足10%,治理後第一年達到40%以上,第二年就達到60%以上,過去的不毛之地,現在一到夏天滿眼鬱鬱蔥蔥。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生産也隨之發展,大多數農牧民年均純收入增加了3000余元。

    自2000年以來,內蒙工程區緊緊圍繞構築京津綠色生態屏障與強農富民的雙重目標,既注重農林牧三業的有機結合,也注重後續産業的培育發展,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經濟共贏的綠色産業滾動發展之路。 

 
 
 相關鏈結
·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林業建設工作會明確09年任務
· 今年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林業建設任務是686萬畝
· 林業局: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區近億畝森林受旱
· 內蒙古完成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封山育林任務近1200萬畝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