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重中之重是確保工業平穩較快發展”,“保工業就是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3月26日,面對全省工業大會提出的要求,與會代表認識更趨一致:江蘇必須在應對挑戰中加快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在克服困難中推動新型工業化進程,努力實現從工業大省向工業強省的跨越。
保增長,牽住工業“牛鼻子”
工業在當前金融危機中受到的衝擊最大,在保增長中肩負的責任也最大。從江蘇省經濟主管部門負責人到地方領導到企業家都認為,雖然部分行業經濟指標已開始回升,但工業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
江蘇省經貿委主任張吉生説,作為保增長的主體,企業要通過內外並舉拓展市場、創新方式搞活融資、強化管理降本增效三種途徑保增長。經貿部門將抓住國家加大重大基礎設施和重要民生工程建設力度的有利時機,組織鋼鐵、建材、裝備製造等生産企業與重大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項目的配套對接。
江蘇沙鋼集團總經理劉儉説,面對困難,沙鋼的戰略重點轉向和國外礦山結成戰略關係,緊緊抓住危機後國外礦山開發成本低的機遇,通過三五年的努力,使礦石自供能力達到40%—50%,目前公司已擁有10億噸礦山資源。作為國內有色金屬業界的知名企業,常州金源銅業在國家和省産業振興規劃中看到了機遇。企業代表秦乾説,日本及中國香港等出資方看好我國內需前景,計劃年內擴大投資2億元,使得高品質銅桿年産能從18萬噸提高到48萬噸,在保增長中有更大作為。
“今年全市社會固定資産投入將超500億元,為歷年最高。已有203個超千萬元項目開工建設,其中單體投資量最大的江陰貝卡爾特超硬複合材料項目投資額達15億元。預計一季度,工業投入將增長25%以上。”江陰市市長王錫南説。
應對危機保增長,重點在工業,難點在外貿。江蘇省徐州市外經貿局局長臧曉鵬説,政府部門應在相關政策措施的落實上多作為。徐州市將重點跟蹤落實157個項目,幫助企業開拓市場,年內排定22個展銷會,同時使多晶硅、玻璃製品出口由外貿供貨變成自營出口,幫助新獲權企業儘快起步,擴大出口規模。
促調整,眼前與長遠相兼顧
危機中有何機遇?大家認為,無論是適應性調整還是戰略性調整,目前都面臨難得的政策和市場機遇。
“省裏醞釀製定的12個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對老工業基地徐州的振興,機遇難得。”副市長李堅説,徐州傾力打造的工程機械、光伏、旅遊商貿、農産品食品加工等四個千億元産業,都和省裏的規劃相銜接。在此基礎上,每個縣也將加快培育一兩個重點産業。
江陰興澄特鋼副總經理侯德根説,“我們既要適應當前需求調整産品結構,也要考慮長遠發展。公司正在進行的總投資100億元的三期工程將形成興澄新的增長點,是企業投資最多、規模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戰略性工程。”
主導産業“做強”、新興産業“做大”、傳統産業“做精”,蘇州市市長閻立説,蘇州將利用倒逼機制來推動製造業向高端發展,組織實施1000個科技項目,其中自主創新重點扶持項目100個,優先支持有利於産業結構調整、關係下一輪發展的重大研發與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無錫市市長毛小平用“三個注重”來概括加快改善工業投資結構方面的動作:注重技術改造為主的提升性投入,發揮市級財政1.2億元技改專項資金的杠桿作用;注重企業研發為主的創新性投入;注重先進裝備為主的高效性投入。
讓自主創新“發動機”馬力更大
把推進自主創新作為應對挑戰的根本之策。因為,沒有創新,就沒有江蘇工業經濟的未來,工業強省也無從談起。
南京市常務副市長沈健説,南京正著手實施自主創新百億企業再造工程,在電子信息、軌道交通、風力發電等領域,選擇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創新能力強的企業集團,實施信息化科技工程。還要培育軟體、光伏、新材料等五個千億元規模的高新技術産業集群。
“年內我們要投資10億元進行技改,把成本降下來。”江蘇中能硅業副總經理呂錦標説。到下個月,這家企業五條生産線將全部上馬,形成1.3萬噸多晶硅産能。隨著技改的全面展開,借助“高效精餾”、“微量物料的循環利用”等十幾個專利,年底實際産能可提高到1.8萬噸,成本則從每公斤55美元降到4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