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水利部長陳雷在太湖防總成立大會上的講話(全文)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4月24日   來源:水利部網站

在太湖防總成立大會上的講話
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 陳雷
(2009年4月24日)

同志們:

    今天,太湖流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正式成立了。借此機會,我代表國家防總和水利部對太湖防總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多年來關心、重視和支持太湖流域防汛抗旱工作的江蘇、浙江、上海、福建、安徽五省市黨委、政府以及南京軍區和上海區域氣象中心表示衷心的感謝!

    太湖防總的成立,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太湖防汛抗旱工作的高度重視,充分彰顯了太湖流域防汛抗旱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充分表達了流域各省市團結治水的共同願望。太湖防總的成立,不僅對太湖流域防汛抗旱工作具有重大意義,對全國防汛抗旱體制建設也具有深遠影響,標誌著我國防汛抗旱工作體制建設進入新的階段。希望各省市以此為契機,充分發揮太湖防總的重要作用,共同開創太湖流域防汛抗旱工作的新局面。

    下面,我就太湖流域防汛抗旱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準確把握太湖流域防汛抗旱形勢,切實增強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太湖流域片地處長江三角洲和海峽西岸經濟區,涉及江蘇、浙江、上海、福建、安徽四省一市,區域內有上海國際化大都市和蘇錫常、杭嘉湖經濟發達地區,有以閩南文化和徽商文化著稱的廈漳泉和皖南地區,自古就是我國經濟富庶、文化繁榮的地區之一,有“蘇湖熟,天下足”和“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改革開放以來,太湖流域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經濟總量在全國所佔比例逐年提高,財政收入和基本建設投入逐年大幅度增長,經濟呈現加速發展之勢。據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太湖流域片GDP高達5.18萬億元,佔全國的21%,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太湖流域特殊的氣候、地理特徵導致流域洪澇、乾旱、颱風和山洪等災害頻繁發生。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央水利工作方針的指引下,流域各省市大規模興修水庫塘壩、整治河道、修建改造泵站涵閘,新修排灌系統,區域防洪、排澇和供水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特別是近年來,各級防汛和水利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防汛抗旱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力地保障了流域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為流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作出了突出貢獻:一是防汛防颱風成效顯著。成功戰勝了近年來太湖高水位洪水和東南諸河歷次洪水災害,有效應對了“桑美”、“羅莎”、“韋帕”、“薔薇”、“森拉克”等強颱風襲擊。二是供水安全保障有力。2002年~2008年連續7年實施“引江濟太”,共調引長江水135億立方米,入太湖清水61億立方米,向下游地區增加供水101億立方米。成功應對了藍藻暴發引起的城市供水危機等突發事件。三是治太一期骨幹工程全面完成。初步形成充分利用太湖調蓄,洪水北排長江、東出黃浦江、南排杭州灣,“蓄泄兼籌、以泄為主”的太湖流域防洪骨幹工程體系。四是防汛抗旱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加快。流域各省市以民生水利為重點,實施了千庫保安、千里海塘達標、千萬農民飲水安全、萬里清水河道、強塘固房等一系列重點工程,取得了明顯成效。五是防汛抗旱防颱風應急能力顯著提高。縣級以上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全部制定了本轄區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受颱風直接威脅地區95%以上的縣市已編制完成防颱風專項預案,基層防汛抗旱組織體系建設穩步推進,“預警到鄉、預案到村、責任到人”的防災減災管理體制廣泛推行,防汛抗旱防颱風應急能力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太湖流域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當的國際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蘇錫常、杭嘉湖、海峽西岸經濟區也將實現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發展。與流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相比,防汛抗旱工作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一是防洪減災能力依然偏低。受河道淤積、地面沉降、城鎮及圩區面積擴大、河湖面積減少等因素影響,治太骨幹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的防洪能力下降;已建堤防、海塘、水庫、閘泵等還存在不達標、病險隱患多等問題,防洪工程的整體防洪能力尚未達到全面防禦50年一遇洪水的標準。

    二是水資源調控保障能力嚴重不足。在現狀防洪標準下,太湖多年平均蓄水量僅有46億立方米,不足流域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的三分之一。太湖上遊大型水庫總庫容僅10億立方米,防洪庫容不足5億立方米。受長江和黃浦江感潮影響,流域自排能力差,存在水多排不出、有水不能蓄、需水引得慢等問題,流域抗旱與供水保障能力嚴重不足。

    三是部分地區缺水問題突出。太湖流域多年平均水資源量162億立方米,實際用水量已達290億立方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隨著流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密度的進一步加大,流域污水排放量總體呈上升趨勢,由污染引起的水質型缺水問題日益嚴峻。乾旱缺水、水質惡化已成為制約流域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突出矛盾。

    四是社會化防災減災體系尚未健全。從近年來防禦超強颱風的實踐看,沿海受颱風影響地區民宅抗風能力差,城鄉基礎設施防風標準低,防災減災預警手段單一,群眾轉移安置和避難場所規劃建設滯後,海上應急搜救能力不足,公眾防災減災意識較為淡薄等。同時在山洪災害的治理防護、預報預警、轉移安置等方面也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總之,我們必須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認識加強太湖流域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性、複雜性和艱巨性,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加大防汛抗旱工作力度,努力把太湖流域的防汛抗旱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二、充分發揮太湖流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形成防汛抗旱工作合力

    防汛抗旱實踐證明,流域防總在統一指揮、統一調度、抗禦大洪水和嚴重乾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太湖流域水旱災害頻繁,洪澇、乾旱、颱風和風暴潮等成災因素多,防禦戰線長,防汛抗旱工作任務繁重。希望太湖防總和各省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在國家防總和各省市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團結協作,共同做好太湖流域的防汛抗旱工作。

    一要強化統一指揮與協調配合。太湖防總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全流域的廣度,統籌流域防汛、防颱風和抗旱、供水等方面需求,切實擔負起太湖流域防汛抗旱指揮調度、組織協調和監督監管的職責。流域各省市要密切配合,團結協作,大力支持太湖防總的工作,堅決服從太湖防總的統一指揮和調度,共同做好流域防汛抗旱各項工作。

    二要建立健全防汛抗旱預案體系。要針對流域洪澇、缺水、水污染等突出問題,修訂完善流域防汛、抗旱、防颱風預案,儘快形成完整的預案體系。抓緊編制修訂太湖流域防禦洪水方案、洪水調度方案和太湖水量調度應急方案,統籌兼顧防汛防颱風、抗旱供水和改善水環境的需要,為流域防洪和抗旱調度管理提供保障。

    三要完善流域防汛抗旱工程體系。要建立流域經濟社會與防汛抗旱保障能力協調發展、良性互動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防汛抗旱工程體系,構建以治太骨幹工程為主,以江堤海塘、水庫塘壩、平原圩區、區域河道以及蓄引排工程等為輔的流域防汛抗旱工程體系,更好地服務於流域率先建成小康社會和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發展目標。

    四要切實強化防汛抗旱技術支撐。太湖流域河網密布,洪澇交織,抗洪搶險工作複雜,技術要求高。浙閩地區颱風和山洪災害頻繁。太湖防總要注重充實技術力量,豐富防汛防颱風和搶險經驗,在汛情預測預報、工程調度運用、人員轉移安置、應急搶險救災等各個環節加強對各省市的技術指導,全面提高流域防汛搶險救災水平。

    五要加強太湖防總機構和能力建設。太湖防總剛剛成立,各項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要抓緊制定和完善有關工作制度,明確任務和職責,加強機構和能力建設,逐步形成統一指揮、保障有力、信息共享、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

    三、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防總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全力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週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實現“十一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確保太湖安瀾,對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障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4月16日,國家防總召開了今年第一次全體會議,回良玉副總理髮表了重要講話,深入分析了今年防汛抗旱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全面部署了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目前,太湖流域自南向北已進入汛期,防汛抗旱工作已進入實戰狀態。做好今年太湖流域防汛抗旱工作,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防汛抗旱並舉、興利除害結合的工作方針,堅持以人為本與人水和諧的治水理念,堅持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團結協作的工作原則,重點抓好監測預警、指揮決策、搶險調度等關鍵環節,突出做好五項工作。

    一要加強領導,落實各項防汛抗旱責任制。流域各省市要進一步落實以防汛抗旱行政首長責任制為核心的各項責任制,明確安全管理責任主體和負責人。要加強對防汛責任人履行職責情況的監督,把防汛責任制的落實與責任追究制度結合起來。要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倖心理,真正做到思想認識到位、組織措施到位、責任落實到位。

    二要高度重視,紮實做好各項度汛工作。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認真抓好度汛檢查、監測預報、工程調度、應急搶險等關鍵環節。採取有力措施,抓緊水毀工程修復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進一步開展工程安全檢查和巡查,確保水庫安全度汛。加強災害預警系統建設,著力做好搶險物資儲備等準備。

    三要科學決策,統籌做好防洪與水資源調度工作。防汛調度要堅持標準內洪水充分發揮工程效益、確保防洪安全,超標準洪水盡最大可能減少災害損失的原則,科學決策,精心調度。要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顧抗旱供水、雨洪利用和水資源調度,從汛期調度向全年調度轉變,從區域調度向區域流域聯合調度轉變,全面做好防洪、供水和水資源調度工作。

    四要精心組織,切實加強颱風和山洪災害防禦工作。要進一步總結近年來防颱風工作的成功經驗,細化防颱風預案,強化防颱風統一指揮,抓緊落實颱風監測、預警預報、人員轉移等具體措施,完善防颱風法規體系,提高防災管理水平。山洪災害多發地區,要組織開展安全檢查,逐級落實責任,建立預警機制,強化防範措施,避免人員傷亡。

    五要團結協作,共同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太湖流域河網縱橫交錯、防洪及水資源調度、工程搶險的協調難度較大。太湖防總的成立,對進一步做好流域防汛抗旱工作將起到重要作用。流域內各省市要繼續發揚團結抗洪的精神,全力支持和積極配合太湖防總,共同做好太湖流域防汛抗旱工作。

    同志們,防汛抗旱工作責任重大。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國家防總第一次全體會議的部署,統籌安排,精心組織,積極準備,逐項落實,全力奪取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勝利!

 
 
 相關鏈結
· 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察調研山東省農村水利工作
· 水利部部長陳雷會見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幹事
· 水利部部長陳雷率組到江蘇蘇州檢查防汛抗旱工作
· 水利部部長陳雷:加快水利信息化重點工程建設
· 水利部召開2009年加快預算執行進度工作座談會
· 水利部部長:採取有效措施 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