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鏗鏘合奏譜新篇—中國實驗快堆核島安裝紀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05日   來源:原子能機構網站

    在享有核事業發祥地之稱的原子能院,有一座醒目的標誌性建築,傲視蒼穹的核島和錯落有致的常規島、冷卻塔等,在遠山的映襯下猶如氣勢恢弘的立體畫卷。這裡就是正在建設中的我國第一座快中子反應堆—中國實驗快堆。

    2008年底,堆本體安裝完成,這標誌著核島安裝完成並轉入調試階段,同時也意味著中國實驗快堆朝著激動人心的2009年9月達臨界、2010年6月並網發電的目標又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從2001年簽訂核島安裝合同以來,至今已走過八個春秋。這期間,安裝系統213個,工藝管道89000多米,電纜112萬多米,設備4000多套。從這些沉甸甸的數字中不難看出,對於中國實驗快堆的主工藝設計單位原子能院和以23公司為主的安裝單位來説,這八年,不僅是一段充滿艱辛和磨礪的時光,更是一個超越自我、不斷創新的歷程。創新之路註定不會是坦途,一路難關橫亙,一路披荊斬棘。在中國第一座實驗快堆面前,這些勇為天下先的建設者們共同譜寫了一首鏗鏘的合奏。

    鈉系統的“三高”:高溫、高度凈化、高密封

    快堆與壓水堆核電站最大的區別之一是快堆採用金屬鈉作為冷卻劑,涉鈉系統設備和管路的設計和安裝在國內是第一次。不僅如此,鈉系統還具有高溫、高度凈化、高密封等特點,這也對管道佈置、材料選擇、設備連接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壓水堆核電站未曾有過的新課題。

    鈉回路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高溫,鈉的工作溫度在350℃~495℃,而壓水堆核電站的蒸汽管道最高的溫度也不到200℃,這不僅給前期的設計帶來了諸多的困難,而且在安裝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首先鈉系統的焊接材料需要滿足在高溫工況下的高溫強度、抗高溫蠕變能力、抗高溫鈉介質腐蝕能力等一系列極高的性能要求。經調研,國內外的製造商均無滿足要求的産品且無製造此類材料的經驗。在這種情況下,安裝公司按照技術規格書的要求,專門委託有關廠家專門冶煉焊接材料。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針對核級鈉系統不銹鋼管道的焊接工藝要求,就焊接過程中的難點和關鍵問題一一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並最終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除了高溫,為使液態鈉在系統中正常循環運行,完成其作為冷卻劑的載熱功能,必須保證鈉的純度很高,因此要求鈉系統設備、管道和閥門的內壁面必須保持很高的清潔度。一時間,極高的清潔度又成了制約工程速度的一個“攔路虎”:鈉回路不能用手觸摸,汗斑會造成腐蝕;焊接管道的時候工人要戴上手套;所有管道內壁要用特質的白布沾上丙酮反復擦拭,黑點、油污、鐵屑不能有,甚至環境造成的微塵和水汽污染也不能有;為保證潔凈,工人進入現場要先更換新的工作服;地面全部要鋪上膠皮……此時,儘管大家對技術上的難度有了充分認識,但對於如此“苛刻”的清潔度卻一時難以適應。是啊,這裡分明是鋼花飛濺的施工現場,怎麼會有實驗室一樣潔凈無瑕?但反應堆的安全就在這一絲不茍的細節中。為了保證清潔度,鈉管道要用加丙酮的白布進入,再從管道另一端拉出,白布上不能有臟的痕跡。“最多的時候一根管道要拿白布拖上百遍,慢就慢在這兒了,這是在其他施工現場從沒碰到過的情況。”這些對壓水堆核電站質保體系瞭如指掌的安裝人員萬萬沒有想到,在這裡,他們碰上了如此嚴格的質保要求。

    除了高溫、高清潔度,由於鈉的性質極為活潑,遇空氣和水容易爆炸,為確保鈉與空氣和水的完全隔離,對涉鈉設備和管道的焊接質量也要求極高。根據設計要求,對鈉工藝管道焊接工藝的要求是在ASME規範的基礎上,增添了RCCM規範要求及俄羅斯核功力裝置建造的要求,可以説,很多設計要求是在各個規範之中的最高要求,這給現場焊接帶來了許多技術上的難題:鈉系統雙層套管的安裝焊接、焊接接頭熔敷金屬含碳量的控制問題、焊接街頭晶間腐蝕及鈉腐蝕問題。這些對外行人來説晦澀難懂的問題,在安裝人員的眼裏就是一座座亟待逾越的山峰。他們深知,千里長堤,潰于蟻穴,無論哪一個細小的問題得不到解決,都會給日後的安全埋下隱患。同時,為了確保質量安全,業主和安裝公司都加大了過程控制的力度,如在管道的焊接中,規定一天只能焊一道焊口,一道焊口要焊六遍,前三遍焊完做質檢,再焊三遍之後對焊縫進行打磨處理;在焊接檢驗中要求做到四個100%:100%的X射線,100%要做真空檢驗,100%要做著色檢驗,100%要做目視檢驗……嚴格的質量控制使焊接評片達到95%以上的一次合格率,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同樣為國內第一座實驗快堆築起了一道安全的屏障。

    在鈉系統的安裝過程中,中國實驗快堆的現場安裝技術服務同樣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伴隨這安裝的過程,一支隊伍也迅速成長了起來。説起中國實驗快堆的回路設計,還有著一段曲折的經歷。回路的設計最初是由另外一家設計院設計,進入安裝階段之後,由於資金等原因,設計方不能到現場提供技術服務。如果缺少了設計的配合,安裝恐怕寸步難行。怎麼辦?自己幹,缺少相關儲備;不幹,工程難以繼續。在這種兩難的情況下,快堆的決策層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自己幹,把隊伍培養起來!於是,抽調相關人員,從購買軟體開始,從頭學起,通過幾年來現場的鍛鍊,一支年輕的隊伍也迅速成長了起來。

    在安裝的過程中,原來設計中的問題逐漸暴露:管道太過密集導致現場無法安裝,設備和管道之間發生衝突等。圍繞這些問題,專門成立了管道分析組,對原有的設計方案進行了優化。經過變更的設計方案保障了安裝的順利進行,比如在對501大廳鋼平臺的設計中,原有的設計方案中鋼的用量高達300多噸,實際現場的情況是如果按照這個方案,現場的鋼平臺密密麻麻,地面上連人行的通道都無法保證。回路室從三維模型入手,對原有的設計方案進行了優化,優化後的設計方案鋼用量減少了一半,這些無疑都為安裝的順利推進提供了保障。

    轉運室的安裝:跑贏時間

    轉運室是快堆換料系統中的關鍵環節,是核燃料進出堆容器的唯一通道,也是工程主線上的設備,它的安裝對工程的進度有著直接的影響。同時,這一設備也是其他核電站沒有的,因為在反應堆裏用過的燃料要在這個房間停留,所以對房間的要求很高,技術難度很大。中國實驗快堆副總經理李鵬輝説:“按照原有的合同和安裝計劃,轉運室和清洗室由同一個廠家負責製造安裝。由於是自主創新的項目,在清洗室的製造安裝的過程中,廠家已經感覺到了它的技術難度,單清洗室的安裝就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按照廠家的計劃,比清洗室更要複雜的轉運室的安裝要一年多。如果按照這個時間節點,工程至少要拖後半年。”

    問題又一次橫亙在前,對於這個“國字一號”的重大科學工程來説,它的成長註定不是個一帆風順的過程,對此,參建者們有著充分的認識和準備。經過從技術優化和滿足現場進度等多方縝密分析之後,中國實驗快堆的領導層決定把轉運室的安裝任務交給23公司!

    “看過圖紙之後,在技術上是有把握的,唯一沒底的就是時間!”回憶起當初的決定,23公司快堆項目部經理劉棟國表示了當時的擔心,但是此時的安裝公司在與業主多年的合作中,已經達成了高度的默契,業主的需求就是他們的責任。儘管現場的施工任務緊張,但23公司還是欣然應允。為了安裝工作的高效進行,業主和安裝單位的工程管理技術人員多次討論優化方案,同時為了加強現場協調,敦促安裝公司建立了總負責人制度,以促進問題的及時解決。23公司也配合業主做了大量充分細緻的前期準備工作,對安裝過程中的零件、焊縫數量做了精確的統計,甚至就連焊接一塊不銹鋼板需要多長時間都做到心中有數,並在此基礎上編制了詳細的施工方案和專項計劃。

    經過週密的計劃和部署後,大家齊心協力,卯足了勁,開始了與時間的賽跑。高強度的工作使項目部不得不在用人上精挑細選,20多個焊工全是30歲以下身強力壯的小夥子。他們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在安裝的近四個月中沒有一天的休息日。由於安裝空間密閉狹小,煙霧很難排除,一次性口罩幾個小時要更換一次。焊工們開焊之後,人走在鋼板上腳都發燙,穿著厚厚的勞保鞋也無濟於事,只好把木方子墊在腳下,燙了,移個地兒接著焊。為了防止飛濺的焊花傷著眼睛,還要手持一塊木板保護自己……當夜色降臨,諾大的501大廳裏,唯獨這裡好一派火熱的勞動場面!

    經過艱苦的努力,從2008年4月10日到7月28日,僅用了不到4個月的時間,轉運室安裝完成。在此期間,安裝完成鋼結構175.4噸;安裝大小零件約500多件;施焊焊縫總長約1100米,使用焊條近7噸;分19次澆鑄混凝土63立方米,23公司用實際行動為保障重大工程節點任務的完成立下了汗馬功勞!

    電加熱絲和鈉洩露絲的安裝:細微之中見不凡

    儀控電是反應堆的神經和大腦,對於鈉冷快堆而言,其特有的電加熱系統的設計更是增加了工程的難度。對於安裝公司來説,這樣的安裝也是頭一次。

    電加熱絲安裝在鈉管道和設備上,每組有數支組成,並用點焊不銹鋼卡進行固定。而在實際的操作中,有的房間由於管道密集,工人在施工時不得不趴在地上或採用體操般的動作進行施工,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由於施工空間狹小,安裝完的電加熱絲冷端象刺一樣支棱在外,施工人員的臉上、手上時常被刮出一道道血印,工作服上到處是三角口,施工班長陳剛風趣地説:“我幹這個工程最大的收穫就是衣服破得多,臉和手破得多,支棱起來的加熱絲比鐵絲網還危險”。調侃的話儘管這樣説,但為了中國第一座實驗快堆的早日建成,這些樸實的工人們在所不惜,義無反顧。

    在對蒸發器和二回路主泵殼體進行加熱絲安裝時,除了高空、交叉施工和酷暑帶來的困難,更困難的是由於設備材質與其它設備不同,致使點焊槍無法將卡子點焊到設備上。因此,要根據設計要求將設備表面打光,但又不能傷害設備。電動工具利用不上,工人們只能採用笨方法:用砂紙一寸一寸地進行打磨。為保證工期,兩個施工組加班加點,跟酷暑較勁,跟工期較勁,暗地裏比進度,由於打磨灰塵很大,每次下班大家的臉上就像畫上京劇臉譜一樣。

    輻射監測與防護設計是保證反應堆放射性安全的重要環節,快堆所有的鈉管道和設備都需要安裝分佈式鈉洩露絲,這是一種自製的新型儀錶,同樣也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經驗。

    鈉洩露絲一般長十幾米,製作時用兩根1毫米的不銹鋼針,然後用許多6毫米長的白色絕緣管一個個如同穿項鏈一樣將兩根不銹鋼絲穿在一起,製作非常煩瑣,稍有不慎,就要重新製作,因此要求工人的細心程度不亞於航天器的製造。在安裝中,洩露絲短路的問題一時間成為嚴重制約工程進度的難題。看到這種情況後,23公司電儀隊的隊長周廣輝憑著多年的施工經驗,想到了用校線試燈,經過反復試驗,一個小點子,花費幾元錢就解決這一個困擾進度的大問題。

    安裝中,層出不窮的問題在考驗著施工人員,而對中國實驗快堆的設計人員和工程管理人員來説也不亞於一場無聲的戰爭。原子能院主管快堆工作的副院長萬鋼説:“核島安裝的過程是一個設計、安裝公司和業主之間的資源協調,並且隨時在進行經驗反饋互動的一個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技術創新、技術突破的過程。安裝的過程體現一個技術成長的過程,儘管走了一些彎路,吃了一些苦頭,但只有我們現在吃了這個苦,以後的路會走得更遠更順,如果沒有這個過程,有些東西恐怕永遠都學不到。”是啊,中國實驗快堆技術上的“新”決定了實施上的“難”,但也正是這些困難,鍛鍊了一支快堆隊伍,正如23公司一位技術人員所説:“如果能把這個工程拿下來,你幹任何工程都不會害怕!”正是艱難的磨礪,才使他們有了今天成竹在胸的自信和氣吞山河的魄力,而這無疑都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今天,當你步入反應堆大廳,一定會為這裡的壯觀所震撼:原本開闊空曠的大廳此時如雨後春筍般“長”出許多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設備;如迷宮般的通道裏安裝著數不清的管道和成千上萬組電纜線;壓力容器、驅動機構、裝卸料提升機、轉運室、清洗室等重要設備如列隊的士兵嚴陣以待……它們都在期待著,中國第一座實驗快堆並網發電的那一刻,也期待著中國的核能發展從此踏上一個新的征程。(董建麗)  

 
 
 相關鏈結
· 國家核電啟動國際原子能機構核電安全科研項目
· 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向中國汶川地震遇難者致哀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