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林業局緊急通知要求:切實抓好油茶良種種苗生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06日   來源:林業局網站

    日前,國家林業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實抓好油茶良種種苗生産。

    通知説,2008年9月全國油茶産業發展現場會之後,各地發展油茶産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採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大力推進油茶産業發展。但是,油茶良種種苗生産相對滯後,油茶良種供應嚴重不足已成為制約油茶産業發展的瓶頸。充分挖掘生産潛力,努力擴大生産規模,加強油茶良種種苗生産的組織與管理,成為當前推進油茶産業發展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目前,正值油茶種苗生産的關鍵季節,各地要進一步提高對油茶良種重要性的認識,充分挖掘油茶良種生産潛力,切實加強對油茶良種採穗圃及穗條的監督管理,努力加強油茶種苗生産技術培訓,切實加強省際間油茶良種選育及推廣的交流與協作,積極引導油茶良種種苗生産科學發展。

    通知説,發展油茶産業,種苗是基礎,良種是關鍵。長期以來,我國油茶産業一直沒有發展起來,其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推廣使用優良的油茶品種。希望各地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出發,從切實維護農民利益、增加農民收入、提高林地生産力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良種在油茶産業發展中的極端重要性,切實採取有效措施,把良種選育及良種種苗生産作為油茶産業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來抓。一方面要深刻認識到,由於油茶産業發展前期投入大,栽植後7~8年才能進入盛果期,才能獲得較大的收益,如果因品種出了問題再重新造林,影響不是幾年,而是幾十年,不僅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和浪費,而且會嚴重挫傷農民的積極性,影響整個産業順利發展甚至社會穩定。另一方面,在當前良種種苗比較緊缺的情況下,各地要堅持寧可發展速度慢一點,也要保證全部使用良種,嚴格做到根據良種種苗數量確定造林任務,防止因非良種種苗造林而形成新的低産林,確保油茶産業發展不走彎路,健康發展,有序推進。

    通知指出,2009年春秋兩季可提供造林用的良種種苗遠不能滿足生産實際需要,缺口非常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各地要緊密結合當地實際,充分挖掘油茶良種生産潛力,努力擴大良種壯苗生産規模。一是要在深入調查現有生産能力的基礎上,根據各地油茶産業發展的需要,認真做好油茶採穗圃和苗木繁育基地建設規劃,積極爭取各方面支持,加快建設步伐,力爭2~3年內形成大規模生産能力,以保證進入“十二五”以後油茶産業發展對良種種苗的需要。二是要加強現有油茶良種基地的集約化管理,特別要加強對採穗圃的標準化管理,培養合理的樹型和冠型,最大限度提高穗條生産能力,堅持科學採穗,延長採穗圃的使用年限。三是要充分利用近幾年來國家投資建設的一批先進育苗設施,確定一批重點國有苗圃,採用先進的育苗技術,大幅度提高油茶良種種苗生産能力。

    各地在組織開展油茶良種種苗生産過程中,要大力推廣使用芽苗砧嫁接技術,慎重使用扦插育苗技術,嚴禁使用種子實生繁殖技術。芽苗砧嫁接是已經被生産實踐證明成熟度非常高的繁殖技術,該方式繁殖的苗木根係發達、生長旺盛、抗旱能力強、造林成活率高、挂果時間早;同時,該方式繁殖系數高,可實現流水化作業、規模化生産。扦插育苗方式繁殖的油茶苗,由於其根係不發達、抗旱能力差,導致造林成活率低,各地應慎重使用;特別是扦插苗繁殖系數低,浪費接穗,在當前良種穗條十分緊缺的情況下,更不宜提倡扦插育苗。對於用油茶種子直接繁殖苗木,由於實生苗存在後代分化大、品種退化嚴重、林相不整齊、茶果成熟期不一致、挂果時間晚、盛果期遲等缺點,因此,除雜交種子園生産的種子和確係優良農家品種種子外,各地要嚴禁使用實生苗造林。鼓勵各地大力生産嫁接容器苗,以加快苗木出圃速度,延長造林季節,提高造林成活率。

    通知強調,隨著油茶種苗嫁接生産活動的開始,加強對油茶良種採穗圃及穗條的監管至關重要,各地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切實採取有效措施,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好。一是要在過去工作基礎上,組織專門技術力量對確定的油茶採穗圃進行逐個認定,並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核發良種生産許可證,實行掛牌生産。二是要嚴格實行定點採穗、定點育苗,強化油茶良種穗條採集、包裝、運輸、嫁接等各個環節的監督管理。在穗條採集和出售前必須進行質量檢驗,並核發檢驗合格證和標簽,確保品係清楚。三是嚴格實行以穗定産,做到有多少良種穗條,就生産多少苗木,既要杜絕用非良種穗條嫁接,又要防止對良種採穗圃採穗過度,實現科學採穗、可持續發展。四是要加大執法力度,依法打擊炒穗、倒穗、哄抬穗條價格和用非良種穗條混入市場等行為,穩定市場秩序,確保油茶良種種苗質量。五是要及時建立油茶穗條生産和銷售檔案,確保油茶穗條品種清楚、來源清楚、銷售去向清楚。

    通知指出,採用芽苗砧嫁接技術繁殖油茶種苗,生産季節短、技術要求高、技術難度大,再加上穗條採集之後保質保鮮的時間限制,油茶種苗生産期的任務十分繁重,從穗條採集到嫁接,對生産工人的技術水平要求非常高。各地要根據油茶良種種苗生産規模,加大技術培訓力度,及時組織開展穗條採集、苗木嫁接、苗圃田間管理等技術培訓,儘快培養一大批技術能手,努力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油茶良種穗條的利用率,提高嫁接成活率,保證苗木質量,確保生産進度。要組織專家編寫油茶種苗生産技術手冊,讓技術人員和生産工人認真學習,切實掌握技術要領。要組織油茶專家深入生産一線,現場指導穗條採集與保管、穗條嫁接、苗木田間管理等工作。

    通知説,隨著國家對油茶産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各地對“為什麼要發展油茶産業”已經形成了共識,但有些地方對“如何發展油茶産業”,特別是對油茶良種在産業發展中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沒有將油茶良種作為産業發展必須堅持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來認真研究、科學謀劃。因此,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努力提高社會及公眾的良種意識,促進油茶良種種苗生産科學發展。一方面要讓各級政府在推進油茶産業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當前良種種苗緊缺的情況下,要理性發展,不急於求成,在科學規劃、紮實抓好良種採穗圃建設和良種種苗生産的基礎上,堅持以苗定産,做到有多少良種種苗就造多少林,確保油茶産業科學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要引導企業和農民充分認識到嫁接苗的優點、扦插苗的不足、實生苗的危害,不一哄而上、盲目開展油茶種苗生産;特別是對於只從事苗木生産的公司,要教育、引導其增強社會責任感,顧全大局,確保種苗質量,防止劣質油茶苗甚至假苗流入市場,貽害農民。同時,要讓各個方面都知曉油茶種苗質量管理的各項規定,在組織開展油茶良種種苗生産中,堅持嚴格實行準入制,認真落實“三證一簽”制度,真正做到“四定三清楚”。

    通知最後強調,經過各個方面多年的共同努力,我國科技人員選育出來並經國家級和省級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的油茶優良品種(係)已將近200個。但是,在14個油茶主産省(區、市)中,良種選育及推廣工作發展極不平衡,選育出來的良種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廣西、湖北、浙江、安徽等省(區),福建、雲南、貴州、廣東、重慶等省(市)雖有一定的選育基礎,但遠不能滿足油茶産業發展需要,而四川、河南、陜西3省幾乎沒有良種選育基礎。因此,加強省際之間油茶良種選育及推廣工作的交流合作,對於促進整個油茶産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良種選育工作基礎好、現有優良品種(係)較多的省份,要按照最佳適生區域、最適合的生長條件的要求,在優中選優確定本省主要栽培品種(係)的基礎上,組織專家積極協助良種選育基礎較差的地區認真開展良種選育工作,協同攻關,儘快選育出適合各地的優良品種(係);同時,要切實加強對調到外省的油茶良種種苗及穗條的質量監管,對種源不清、品種質量難以保證的穗條和種苗嚴禁調出,嚴把質量關。油茶良種選育工作相對滯後的省份,要緊密結合當地實際,加強與相鄰良種選育基礎較好省份的聯絡,共同組建油茶良種繁育協作組,組織專家繼續開展引種試驗和良種選育,對選育出來的良種或引種成功且表現較好的油茶品種(係),及時組織開展良種審(認)定工作,並儘快推廣使用。目前尚沒有良種選育基礎的省份,一方面要在組織專家進行實地考察和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引入相近生態區域的油茶品種(係)進行引種試驗,另一方面要在本省現有油茶林中開展優樹選擇,力爭用3年~5年時間,選出適合本地的優良油茶品種(係)。要嚴格建立引種審批制度,嚴禁亂引亂繁。對已經從外省調入油茶苗木並進行造林的地區,要建立定期觀測制度。(中國綠色時報 陳廉)

 
 
 相關鏈結
· 林業局在江西省南昌市召開全國油茶技術指導會議
· 國家林業局:堅決打擊油茶生産“炒苗炒穗風”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