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衛生部印發"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控制技術指南"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13日   來源:衛生部網站

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印發《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控制技術指南(試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指導醫療機構做好甲型H1NI流感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工作,減少和避免甲型H1NI流感醫院感染的發生,我部組織有關專家在結合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家關於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防控技術經驗和標準指南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控制技術指南(試行)》,現印發給你們。我部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家的關於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防控技術經驗和研究成果的進展情況,必要時組織專家對《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控制技術指南(試行)》進行修訂和完善。

    請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將實施中的有關情況及時反饋我部醫政司。

衛生部辦公廳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三日

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控制技術指南

(試行)

    甲型H1N1流感是一種新的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可通過近距離飛沫和接觸傳播。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在全球較大範圍內傳播,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流感大流行預警級別提至5級。我國已將甲型H1N1流感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為指導醫療機構做好甲型H1NI流感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工作,減少和避免甲型H1NI流感醫院感染的發生,根據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學的特點,特製定本技術指南。

    一、基本要求

    (一)醫療機構應當加強醫務人員對甲型H1NI流感防治知識的培訓,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二)指定醫療機構應在易於隔離的地方設立相對獨立的發熱門(急)診、隔離留觀室,定點收治甲型H1NI流感患者的醫療機構應當設立專門病區。

    (三)醫療機構應當根據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學特點,針對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制定相應的工作制度,建立並落實崗位責任制。

    (四)醫療機構應當重視和加強消毒隔離和防護工作,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消毒隔離和個人防護等措施落實到位,保證工作效果。

    二、隔離技術

    (一)隔離的原則。

    1.對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和確診患者應當及時採取隔離措施,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和確診患者應當分開安置,並進行單間隔離。確診患者可以置於多人房間,不設陪護。患者的活動應當限制在隔離病房內進行。與患者相關的診療活動儘量在病區內進行。

    2.根據甲型H1N1流感的傳播途徑,在實施標準預防的基礎上,採取飛沫隔離與接觸隔離措施。具體措施包括:

    (1)患者應安置在具備有效通風條件(至少每5分鐘空氣交換1次)的隔離病房內。有條件的,可安置在負壓病房內進行隔離。

    (2)若條件不允許時,可以將確診患者置於同一房間,床間距>1米。

    (3)隔離病房的門必須隨時保持關閉。

    (4)儘量減少進入隔離病房的醫務人員數量。

    (5)隔離病房應設有專用的衛生間、洗手池。

    (6)醫療設備、器械(如聽診器、溫度計、血壓計等)實行專人專用。用於其他患者前應當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

    (7)隔離病房門口放置速幹手消毒劑。

    (8)隔離病房內放置免觸式醫療廢物容器及利器盒。

    (9)儘量減少患者攜帶個人物品,餐具、杯子等日用品應置於患者伸手可及之處。

    (10)隔離病房門外設專用工作車或者工作臺,放置個人防護用品。

    (11)隔離病房門外放置有蓋容器,收集需要消毒的物品。

    (12)隔離病房內設置電話或其他通訊設施,儘量減少人員出入隔離病房。

    (13)隔離病房應當設立明確的標識。

    3.對患者應當進行培訓和指導。具體內容包括:

    (1)病情允許時,患者應當佩戴外科口罩。

    (2)在咳嗽或者打噴嚏時用衛生紙遮掩口鼻,然後將衛生紙丟入醫療廢物桶。

    (3)在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應當使用肥皂洗手或者使用速幹手消毒劑消毒雙手。

    (4)與他人的距離保持1米以上。

    4.醫療機構根據實際工作條件採取區域隔離。具體要求包括:

    (1)將整個病區分為清潔區、潛在污染區和污染區。清潔區包括醫務人員的值班室、衛生間、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儲物間、配餐間等,潛在污染區包括醫務人員的辦公室、治療室、護士站、內走廊等,污染區包括病室、處置室、污物間等。

    (2)在清潔區和潛在污染區、潛在污染區和污染區之間應當分別設立緩衝帶或者緩衝間,並有實際的隔離屏障(如隔離門)。

    (3)各區之間使用顏色區分,清潔區劃藍色線,潛在污染區劃黃色線,污染區劃紅色線,以警示醫務人員。

    (4)分別設立醫務人員和患者的專用通道。

    (5)個人防護用品置於不同區域,醫務人員在不同區域穿戴和脫摘相應的防護用品。

    (6)整個病區應當通風良好,保證空氣流向從清潔區→潛在污染區→污染區,不能逆流。

    (二)不同部門的隔離措施。

    1.發熱門(急)診

    醫療機構應當按規定設立發熱門(急)診,建立預檢分診制度,及時引導相關患者到發熱門(急)診就診。發熱門(急)診應採取如下措施:

    (1)遠離其他門診、急診,獨立設區,出入口與普通門急診分開,標識明顯。

    (2)有備用診室。

    (3)設隔離衛生間。

    (4)掛號、就診、檢驗、檢查、取藥等能全部在該區域內完成。

    (5)設立較獨立的醫護人員工作區域。

    (6)發熱和急性呼吸道症狀患者應當戴外科口罩,若病情不允許,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衛生紙遮掩口鼻,然後將衛生紙丟入醫療廢物容器。

    (7)近距離接觸(距離<1米)急性發熱性呼吸道症狀患者,醫務人員應採用“標準預防+飛沫傳播預防”的措施。

    2.隔離留觀室

    (1)獨立設區,標識明顯。

    (2)清潔區、潛在污染區、污染區分區明確,無交叉。辦公室與留觀室儘量保持一定距離。

    (3)留觀患者單間隔離,房間內設衛生間。

    (4)患者病情允許時,應當戴外科口罩,並限制在留觀室內活動。

    (三)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定點醫院的隔離措施。

    1.疑似患者病區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1)通風良好,獨立設區,與其他病區相隔離,有明顯標識。

    (2)分清潔區、潛在污染區、污染區,三區無交叉。

    (3)醫務人員辦公室與病房有一定距離,無交叉。

    (4)疑似患者單間隔離,房間內設衛生間。

    (5)患者戴外科口罩,不能離開病房,嚴禁患者間相互接觸。

    (6)嚴格探視制度,不設陪護,原則上不探視,若患者病情危重必須探視時,探視者必須嚴格按照規定做好個人防護。

    2.甲型H1N1流感確診患者病區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1)通風良好,獨立設區,與其他病區相隔離,有明顯標識。

    (2)佈局合理,分清潔區、潛在污染區、污染區,三區無交叉。

    (3)分別設立醫務人員和患者專用通道。

    (4)患者戴外科口罩,僅限于病房內活動。

    (5)收治重症患者的重症監護病房或者具備監護和搶救條件的病室應當設在隔離區。

    (6)醫務人員辦公室與病房有一定距離,無交叉。

    (7)嚴格探視制度,不設陪護,原則上不探視,若患者病情危重必須探視的,探視者必須嚴格按照規定做好個人防護。

    (8)儘量減少轉運患者。必須轉運時,讓患者戴外科口罩,轉運人員做好個人防護,並事先告知接受區關於患者的診斷以及相應的醫院感染防控措施。除急救外,運送途中避免實施機械通氣等易引發氣溶膠的危險操作。

    (9)患者死亡後,應儘早將屍體送往太平間,告知太平間工作人員死者為甲型H1N1感染患者。太平間、殯葬工作者處理屍體時應當實施標準預防措施。

    3.已經建立負壓病房的醫院可以採取房間隔離,具體要

    求包括:

    (1)整個病區空氣的流向為從辦公區 → 走廊 → 緩衝間→ 隔離病房,保證病區通風良好。

    (2)將隔離病房視為污染區,隔離病房外的走廊與患者房間之間設立緩衝間,防護用品置於緩衝間內。

    (3)醫務人員進入隔離病房前,在緩衝間內穿戴防護用品,離開隔離病房時,在緩衝間脫摘防護用品。

    (4)患者的一切診療護理工作和患者的生活活動均在病室內完成。

    三、防護技術

    (一)醫務人員防護原則。

    醫務人員甲型H1N1流感的防護依據標準預防原則,並根據甲型H1N1流感的傳播途徑採取飛沫隔離和接觸隔離措施。醫療機構應當根據醫務人員在工作時接觸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或確診患者,按照導致感染的危險性程度採取分級防護,防護措施應當適宜。

    1.醫院內所有區域應當採取標準預防。標準預防包括以下內容:

    (1)所有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被視為具有傳染性,必須進行隔離,接觸有明顯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的物質,或者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粘膜,必須採取防護措施。

    (2)要防止經血傳播性疾病的傳播,又要防止非經血傳播性疾病的傳播。

    (3)強調雙向防護。既要預防疾病從患者傳至醫務人員,又要防止疾病從醫務人員傳給患者。

    2.標準預防的具體措施包括:

    (1)手的清潔與消毒是切斷接觸傳播的重要措施,手的清潔與消毒應當符合《醫務人員手衛生規範》的要求。

    (2)接觸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時應當戴手套。

    (3)脫去手套後立即洗手。

    (4)醫務人員的工作服、臉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物質噴濺污染時,應戴外科口罩、防護眼鏡或者面罩,穿隔離衣或防水圍裙。

    (5)處理所有的銳器時應當特別注意,防止被刺傷。

    (6)對患者用後的醫療器械、器具應當採取正確的消毒滅菌措施。

    (二)常用防護用品。

    1.醫務人員使用的防護用品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2.常用防護用品包括:口罩(包括外科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防護眼鏡或面罩、手套、隔離衣、防護服、鞋套等。

    3.應當按照《醫療機構隔離技術規範》要求,正確使用防護用品。

    (三)醫務人員的防護。

    醫務人員應當根據接診患者的不同,採取不同的防護措施,並符合以下要求:

    1.一般防護:適用於普通門(急)診、普通病房的醫務人員。

    (1)嚴格遵守標準預防的原則。

    (2)工作時應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認真執行手衛生。

    2.一級防護:適用於發熱門(急)診的醫務人員。

    (1)嚴格遵守標準預防的原則。

    (2)嚴格遵守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

    (3)工作時應穿工作服、隔離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時戴乳膠手套。

    (4)嚴格執行手衛生。

    (5)下班時進行個人衛生處置,並注意呼吸道與黏膜的防護。

    3.二級防護:適用於進入甲型H1N1流感留觀室、甲型H1N1流感隔離病房、隔離病區的醫務人員;接觸從患者身上採集的標本、處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過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屍體的工作人員,轉運患者的醫務人員和司機。

    (1)嚴格遵守標準預防的原則。

    (2)根據甲型H1N1流感的傳播途徑,採取飛沫隔離與接觸隔離。

    (3)嚴格遵守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

    (4)進入隔離病房、隔離病區的醫務人員必須戴醫用防護口罩,穿工作服、隔離衣或防護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嚴格按照清潔區、潛在污染區和污染區的劃分,正確穿戴和脫摘防護用品,並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衛生與保護。

    穿戴防護用品應遵循的程序:

    ① 清潔區進入潛在污染區:洗手→戴帽子→戴醫用防護口罩→穿工作衣褲→換工作鞋後→進入潛在污染區。手部皮膚破損的戴乳膠手套。

    ② 潛在污染區進入污染區:穿隔離衣或防護服→戴護目鏡/防護面罩→戴手套→穿鞋套→進入污染區。

    脫防護用品應遵循的程序:

    ① 醫務人員離開污染區進入潛在污染區前:摘手套、消毒雙手→摘護目鏡/防護面罩→脫隔離衣或防護服→脫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進入潛在污染區,洗手或手消毒。用後物品分別放置於專用污物容器內。

    ② 從潛在污染區進入清潔區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脫工作服→摘醫用防護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後,進入清潔區。

    ③ 沐浴、更衣→離開清潔區。

    注意事項:

    ① 醫用防護口罩可以持續應用6小時-8小時,遇污染或潮濕,應及時更換。

    ② 離開隔離區前應對佩戴的眼鏡進行消毒。

    ③ 醫務人員接觸多個同類傳染病患者時,隔離衣或防護服可連續應用。

    ④ 接觸疑似患者,隔離衣或防護服應在接觸每個患者之間進行更換。

    ⑤ 隔離衣或防護服被患者血液、體液、污物污染時,應及時更換。

    ⑥ 戴醫用防護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應進行面部密合性試驗。

    ⑦ 隔離區工作的醫務人員應每日監測體溫兩次,體溫超過37.5℃及時就診。

    4.三級防護:適用於為實施可引發氣溶膠操作的醫務人員。

    可引發氣溶膠的操作包括氣管內插管、霧化治療、誘發痰液的檢查、支氣管鏡、呼吸道痰液抽吸、氣管切口的護理、胸腔物理治療、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壓通氣(如BiPAP和CPAP)、高頻震蕩通氣、復蘇操作、死後肺組織活檢等。

    除二級防護外,應當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護器。

    (四)患者的防護。

    1.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或者確診患者按指定路線進入病區。

    2.患者進入病區前應當更換患者服,個人物品及換下的衣服集中消毒處理後,存放于指定地點由醫療機構統一保管。

    3.患者住院期間不能外出,其活動應限制在病室內,一切診療活動也儘量在此病區內完成。

    4.嚴格探視制度,不設陪護,原則上不探視,特殊情況必須探視的,應按照規定的時間和路線,採取嚴格的防護措施後進行探視。

    5.加強患者個人衛生管理。

    6.患者住院期間,病情允許時,患者應當戴外科口罩。

    7.患者出院、轉院時必須進行沐浴,更換乾淨的衣服後方可離開病房。

    8.患者死亡時,應當對屍體及時進行處理。處理方法為:用3000 mg /L的含氯消毒劑或0.5%過氧乙酸棉球或紗布填塞患者口、鼻、耳、肛門等所有開放通道;用雙層布單包裹屍體,裝入雙層屍體袋中,由專用車輛直接送至指定地點火化。

    9.患者住院期間使用的個人物品經消毒後,方可交患者或者家屬帶回家。

    (五)醫務人員的健康管理。

    1.醫務人員在接診、救治和護理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時,應做好個人防護。

    2.應優先考慮為醫務人員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

    3.醫務人員要每日接受體溫監測和流感樣症狀排查。

    4.醫務人員出現發熱或流感樣症狀時,要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部門並接受排查,被診斷為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的醫務人員,應立即接受隔離治療。

    5.醫療機構應當合理安排醫務人員的工作,避免過度勞累,並及時對其健康情況進行監測,注意監測醫務人員的體溫和呼吸系統的症狀。

    四、消毒技術

    消毒是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醫療機構必須採取適宜的消毒技術。

    (一)空氣消毒。

    醫療機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取適宜的空氣消毒技術。

    1.保證空氣的流通是控制和預防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可以採取的方法包括:

    (1)開窗通風,加強空氣流通,並根據氣候條件適時調節。

    (2)安裝通風設備,加強通風。

    2.需要時,可採用循環風式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不必常規採用噴灑消毒劑的方法對室內空氣進行消毒。

    (二)物體表面、地面的清潔和消毒。

    發熱門(急)診和定點醫療機構隔離病房、隔離病區內所有的物體表面、地面都應當進行清潔,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時,應當先清潔,再進行消毒。

    1.清潔的一般要求包括:

    (1)進行濕式清潔,動作輕柔。

    (2)所有清潔後的物體表面、地面應當保持乾燥。

    (3)清潔工作應當區分清潔區、潛在污染區、污染區,逐區進行。濕擦各種物體表面,濕拖地面;抹布、拖把要分區使用,及時更換。

    (4)工作人員進行清潔工作時,應當分區穿戴防護用品。

    (5)工作完畢後,應當及時清潔和消毒工作用具。

    2.物品表面和地面的消毒按照常規的消毒方法,消毒劑可選用0.2%過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為200mg/L~4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

    (三)防護用品的清洗與消毒。

    1.可以重復使用的防護用品,應當將使用後的防護用品放入雙層布袋中封扎,可煮沸10分鐘消毒或使用250mg /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15分鐘後送洗衣房,清洗消毒。

    2.防護眼鏡、防護面罩可以使用250mg /L—500 mg /L的含氯消毒劑、0.2%的過氧乙酸或者75%的乙醇浸泡30 分鐘後,清洗乾燥後備用。

    (四) 醫療器械的消毒與滅菌。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進行常規處理。

    (五)甲型H1N1流感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

    1.患者使用的床單、被罩等物品每週定期更換,被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後及時更換。用後的上述物品用雙層布袋封扎,可煮沸10分鐘消毒或者使用250mg /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15分鐘後送洗衣房,清洗消毒。患者使用物品與醫務人員使用物品應當分開清洗、消毒。

    2.呼吸治療裝置在使用前應達到高水平消毒,螺紋管盡可能使用一次性使用物品;若重復使用,用後應當立即用500mg /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30 分鐘後,再清洗消毒;也可以使用專用清洗機清洗,水溫80℃-93℃清洗10 分鐘,烘乾備用。氧氣濕化瓶應當每24小時進行更換,使用後的濕化瓶浸泡于500 mg /L含氯消毒劑中 30 分鐘,無菌水沖洗後乾燥備用。呼吸機主機表面清潔後,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

    3.接觸患者的精密儀器設備,設備表面使用70%乙醇或異丙醇擦拭消毒2遍,或整機用環氧乙烷氣體消毒。

    4.患者使用後的體溫計,浸泡于75%乙醇浸泡15 分鐘,或者浸泡于0.2%過氧乙酸中10 分鐘後,乾燥保存。血壓計、聽診器等,每次使用前、後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壓舌板一人一用一滅菌,或者使用一次性壓舌板。

    5.氧氣瓶在移出隔離病房、隔離病區前,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外表面。

    6.有條件的醫院,可以使用電子病歷。病曆盡可能不帶入污染區,病歷(包括各種化驗單)一旦被污染時,可以使用甲醛氧化法或加熱法熏蒸、環氧乙烷氣體消毒或者壓力蒸汽滅菌(熱敏紙除外)。

    7.患者使用後的痰杯,應當按照1:1 比例向杯中注入1000mg/L含氯消毒劑處理痰液 60 分鐘,然後將痰液倒入廁所。痰杯浸泡于1000mg/L含氯消毒劑中,作用30 分鐘,清水沖洗,乾燥備用,使用的一次性痰杯,用後按醫療廢物處理。

    8.患者復用的餐飲具,採用常規消毒方法即可。

    (六)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嘔吐物的處理。

    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嘔吐物等應當使用專用容器盛放,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處理的原則為:

    1.設有污水處理系統的醫療機構,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嘔吐物等可直接入污水池,適當增加污水處理消毒劑的投藥量,保證污水處理的余氯含量大於6.5ml/L。

    2.無污水處理設施的醫療機構,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嘔吐物則應按下述方法進行處理:

    (1)每1000ml可加50克漂白粉或有效氯20000mg/L消毒劑溶液2000ml,攪勻放置2小時。

    (2)將消毒後的污物倒入廁所,盛放容器每天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15-30 分鐘。

    (3)被排泄物、嘔吐物等污染的地面,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覆蓋,作用60分鐘後清理。

    (七)終末消毒。

    甲型H1N1流感患者出院、轉院或者死亡後,患者房間的環境和使用的物品應當進行終末消毒。消毒方法是:

    1.空氣消毒:無人條件可用紫外線對空氣消毒,也可以用15% 過氧乙酸7 ml/m3(即純過氧乙酸1g/ m3)熏蒸進行消毒;消毒完畢充分通風後方可使用。

    2.物體表面和地面:清潔後,使用250 mg /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物體表面和拖地,作用15-30分鐘。

    3.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按照(五)的要求進行。

    (八)轉運救護車的消毒和人員防護要求。

    1.轉運救護車輛車載醫療設備(包括擔架)專車專用,駕駛室與車廂嚴格密封隔離,車內設專門的污染物品放置區域,配備防護用品、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劑。

    2. 轉運人員穿工作服、隔離衣,戴手套、工作帽、防護口罩和防護眼鏡。

    3.轉運人員接觸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後,要及時更換全套防護物品。

    4.非負壓救護車轉運時應當開窗通風;負壓救護車轉運時應保持密閉狀態,車輛消毒後打開門窗通風。

    5.轉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後,救護車輛必須返回急救中心(站)消毒後再轉運下一例患者。

    6.救護車的清潔消毒應當先關閉門窗,再用2%過氧乙酸氣溶膠噴霧封閉1小時。

    7.轉運人員的防護、救護車輛的醫療用品及設備消毒、污染物品處理等按照本指南的有關規定執行。

    五、醫療廢物的管理

    在診療甲型H1N1流感患者過程中産生的醫療廢物,應根據《醫療廢物處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置和管理。

    六、患者屍體的處理

    (一)患者死亡後,應儘早將屍體運往太平間。轉運屍體的工作人員應按照要求穿脫防護用品,包括醫用防護口罩、隔離衣、清潔手套和一次性帽子等。

    (二)從隔離病房或隔離區轉運屍體,應放置於完全密封的屍袋內,慎防體液滲漏,屍袋外表保持清潔。

    (三)太平間的管理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告知太平間工作人員死者為甲型H1N1流感患者。

    2.太平間工作人員處理屍體時應採取標準預防措施,不可直接接觸使者的血液、體液及排泄物等。

    3.放置於完全密封的屍袋內的屍體,可以安全地運往殯儀館。如果需要進行解剖,屍體應在太平間冷凍保存,解剖人員應遵循標準預防原則。如果家屬僅瞻仰遺容而不接觸死者,不必穿戴個人防護用品。

 
 
 相關鏈結
· 我國各地進一步全面加強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 工商總局將對各地甲型H1N1流感防控情況進行抽查
· 截至5月13日17時 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最新數字
· 圖表:山東報告的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被確診
· 北京藏醫院設立分診臺積極防控甲型H1N1流感
· 香港13日下午宣佈確診第二宗甲型H1N1流感個案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