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今年2月19-20日,衛生部在雲南昆明召開了2009年全國醫政工作會議。會議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2009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回顧、總結2008年全國醫政工作,交流各地醫政管理、醫院管理的先進經驗,研究部署2009年醫政工作。衛生部部長陳竺、副部長馬曉偉到會併發表了重要講話,現刊發他們的講話,供各地深入學習貫徹。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醫政管理,努力開創我國醫療工作新局面
——在2009年全國醫政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衛生部部長 陳竺
(2009年2月19日)
這次全國醫政工作會議是在我國應對國際經濟金融危機,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即將全面啟動的特殊歷史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開好這次會議對於指導今年和今後一段時期的醫政工作,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有利於統一思想,振奮精神,明確方向,全面開創醫政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講三方面意見。
一、進一步提高對新時期醫政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醫療衛生事業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發展醫療衛生事業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衛生行政部門作為政府的重要組成部門,必須全力以赴履行職責。
自新中國和衛生部成立以來,醫政司一直是衛生部的主要業務部門,醫政工作一直是衛生工作的核心業務之一。幾十年來,全國醫政系統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與醫療機構和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共同努力,初步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醫療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標準、規範,為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社會對醫政管理,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又寄予了新的期望,黨和政府也對醫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此情況下,進一步定位醫政工作,提高對醫政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就顯得猶為迫切。
(一)經濟社會發展賦予醫政工作新的使命。
第一,黨和政府高度關注人民群眾的健康問題。胡錦濤總書記要求將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並對醫療服務提出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的明確要求。黨的十七大把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奮鬥目標之一,明確提出了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為我國衛生事業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要求統籌城鄉衛生發展,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必須儘快惠及全體農民。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按照中央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改革、重民生的要求,各級黨委政府更加重視人民健康,把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作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改善國民綜合素質、增強群眾消費信心、拉動經濟快速增長的有力措施,大力增加投資,建設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強化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改善醫療衛生機構設施、設備等硬體條件,提高醫療機構的標準化水平。
黨和政府對醫療衛生工作高度重視,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這就要求醫政戰線上的同志們必須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踐行黨中央的指示精神,抓住有力時機,採取有效措施,因勢利導、乘勢而上,促進醫療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把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健康權益的關懷真正轉化為人人享有的基本醫療服務。
第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即將全面啟動。黨中央和國務院已經原則通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五項改革重點的實施方案,相關配套文件也會儘快出臺。按照溫家寶總理的要求,這次醫改是要“真正做到讓老百姓得到實惠,讓醫務人員受到鼓舞,讓監管人員易於掌握”。當前和今後相當一段時期,尤其是從現在起到2011年,衛生部門將著力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全力推進五項重點工作。
一是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到2011年,醫療保障覆蓋面要提高到90%以上,同時提高保障標準,其中,2010年的新農合要提高到人均150元。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以及新農合和醫療救助制度的建立,意味著中國將進入具有廣泛覆蓋的全民醫保國家的行列,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同時,沒有健全的保障制度,就談不上醫院的發展,醫療工作中的一些問題就永遠得不到解決。黨中央國務院下決心解決了這個根本問題。
二是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要澄清基本藥物只治小病,只用在基層的認識誤區。基本藥物既針對常見病、多發病,也針對重大疾病,是防治必需、療效確切、質優價廉、數量充足、人民群眾可以公平享有的首選藥。例如,胰島素已經列為基本藥物,糖尿病患者不論收入、民族等等,都能公平獲得。其它如抗癌藥和一些抗心腦血管病、胃腸道疾病、神經精神疾病等的新型藥物也列為基本藥物,以滿足醫療需要。另外,管理部門和醫院的院長還要明確基本藥物是醫療機構規範診療中的主打藥物,要保證一定的使用比例。
三是健全基層衛生服務體系。這是為了真正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問題和普及公共衛生服務。隨著人民群眾醫療需求的增加和醫療保障水平的提高,如果不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能力,大醫院人滿為患的局面和醫護隊伍超負荷的工作狀態就不會改變,大醫院就無法支撐下去。眾所週知,健康守門人的制度只有強化基層才能做到。過去,以農村為重點的衛生工作要求,沒有得到很好落實,再加上過度依靠市場機制,導致了醫療資源向中心城市和中心城市的中心區集中。此次改革要加強縣、鄉兩級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而且特別強調縣醫院的建設,把縣醫院納入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四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之一是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這項工作要抓緊、抓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還包括公共財政支持的老年人定期體檢,三歲以下孩子生長髮育的定期檢查。還有一些重大工程,如,我們要用三年的時間,通過計劃免疫,把“肝病大國”的帽子扔到太平洋裏面去;再如,通過孕産婦住院分娩,進一步降低孕産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
這四個基本是改革方案的主體部分,既講保障,又講服務;既講治療,又講預防;既講城市,更講農村。這是一個全面的系統的改革措施,是以實際行動落實總書記“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的要求。
五是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這些年,衛生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績,但也積累了很多問題,看病就醫很多矛盾的焦點集中在醫院。公立醫院是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在把最緊要、最薄弱的環節----農村和基層基本醫療衛生問題解決後,就要集中精力解決政府對公立醫院的投入問題。同時,公立醫院改革還沒有清晰的路徑和現成的經驗,其他國家的經驗也無法簡單移植到中國來,完美的制度在任何國家都還沒有建立。我們要通過試點,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公立醫院的發展道路。
(二)醫政管理是醫療衛生工作的基石。
醫政管理核心內涵是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目標是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醫政工作的性質和內涵,決定了在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新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這是因為醫政工作直接關係到醫療服務體系的結構、佈局、運轉,關係到醫療服務的發展,關係到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關係到滿足群眾醫療需求,也關係到妥善應對和處置各種突發公共事件,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2008年,正是在醫政系統同志們的不懈努力和帶領下,全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和全體醫務人員,團結奮戰,共克時艱,為戰勝冰凍雨雪災害和5.12汶川大地震及成功化解問題奶粉引發的公共危機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我們永遠不能忘卻的歷史,承載著中國醫療衛生系統白衣戰士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因此,做好醫政管理,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有保證,醫療服務宗旨的實現才有基礎,人民健康才有保障。
(三)醫政管理關係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全局。
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是醫療工作的永恒主題和核心內容,也是醫療衛生事業賴以生存和發展之根本。沒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醫療衛生工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近年來,在個別地方醫患矛盾突出,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沒有得到有效保障。
今年醫政工作要點發佈後,社會各界很關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立即進行報道,新聞頻道進行反復、多次滾動播報,中國新聞網等很多媒體和網站進行了專題報道,詳細介紹醫政工作要點,就是因為今年的醫政工作圍繞著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主題明確、重點突出、措施得力。説明醫政部門工作重點選得準、抓得實,契合了政府要求、群眾期盼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方向。醫政工作做得好就會贏得人民群眾和整個社會對醫療衛生事業的認同和擁護。
醫政系統的同志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既是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體現,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建立完善醫療質量保障體系,創新體制和機制,充分總結和借鑒國內外有益做法,包括制定醫療質量和醫療服務管理的政策和標準、單病種質量控制標準、臨床路徑等,這是在醫政進入“細節決定成敗”階段的今天,必須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從而加大醫療服務管理力度,確保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四)醫政管理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功的重要基礎。
新一輪醫改的啟動,預示著衛生事業包括醫政工作發展的春天已經到來了。面對當前國內外的宏觀經濟形勢,中央決定把關注民生、調整結構、擴大內需有機結合起來,為了支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在今後三年裏面,要增加公共財政投入8500億元,用於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和醫療衛生系統的建設,以提高醫療水平,改善衛生狀況,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這次全球面臨著上世紀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峻的一次金融危機。在這種情況下,黨中央國務院決定3年投入8500億元,即每年投資2800億元以上,這是在經濟困難,財政緊張情況下的投入,用好這筆資金,衛生部門的責任重大!
醫政系統的同志們肩負著合理規劃、科學構建、落實不同級別和類別醫療機構功能的重任。要下決心、花力氣對現有醫療資源進行必要的整合,有保有放,鼓勵引導大型公立醫療機構成為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主力軍,帶動基層醫療機構共同發展,提升基層公立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我們要指導幫助公立醫療機構,明確服務宗旨,履行社會義務,落實公立醫療機構的公益性質。對公立醫療機構的特需服務要加以限制,不搞“一刀切”,但不能超過10%。
醫政系統的同志們按照醫改的要求創新思維,積極探索在大衛生體制下,實行管辦分開的途徑和方式,提高公立醫院的效益,發揮現有資源的最大效果。這些年經過探索,管辦分開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值得深思的問題。管辦分開不能在衛生管理體制外進行,因為這違反了客觀規律。醫院是衛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優質醫療資源的工作平臺,是培養人才的主要基地,醫院按照公司運作,不僅違反了規律,也不利於公益性的落實。在衛生部門大的體系下面,成立相對獨立的醫院管理中心或者醫院管理局是一種好的方式。由衛生、財政、發改、社保部門、醫院管理專家、財務管理專家和民意代表組成管理委員會或者理事會,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才是醫院法人治理結構的合理模式。香港地區有成功的經驗,香港醫院管理局就是設在衛生局下面的相對獨立的管理機構。內地也有一些地區在衛生體制內進行了管辦分開的探索,為下一步推行積累了經驗。
醫政系統的同志們也要充分認識到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是醫藥衛生改革的主力軍,要採取有效措施,切實調動和保護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為醫療機構和醫務衛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空間,這是保證體制改革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但是,調動積極性不能簡單地搞多收多得,要搞績優勤酬,醫務人員通過提供優質的服務,獲得較好的報酬。
評價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指標之一是看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特別是人民群眾到大醫院看病的感受。第一,疾病預防工作非常重要。對於預防和醫療,我們必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工業化、老齡化、生活方式改變的情況下,慢性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已經建立全民醫保的國家,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疾病治療的費用不堪重負,有引起醫保崩盤的可能性,所以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醫院在預防中承擔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周恩來同志早就説過“擴大以醫院為中心的預防”。第二是費用,在保障水平還很低的情況下,診療不適當,造成支付過多,患者就不會滿意。第三是方便程度,如果患者到醫院通宵排隊掛號,看病卻只有幾分鐘,患者不會滿意;在超負荷運作下,有的醫生的態度有時可能不十分好,患者也不會滿意。所以説,“金盃、銀盃不如群眾的口碑”,人民群眾希望醫藥衛生改革得到良好的服務,衛生事業也希望改革使廣大醫務人員受益。這就要求醫政系統的同志們堅持基本醫療服務的公益性,使中央的政策落到實處,使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真正受惠于醫改。
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醫政管理的許多內容都是基礎性和根本性的。通過加強醫政管理,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就能為建立基本醫療服務體系,探索公立醫院改革,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實現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奠定基礎,也能夠為形成多元辦醫格局爭取空間。
(五)醫政管理關係群眾看病就醫的重大需求。
醫政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其直接關係到群眾看病就醫,如,根據群眾的就醫需求,調整健全醫療服務體系,完善醫療服務網絡,提高醫療服務可及性;探索建立雙向轉診制度;大力推廣適宜技術的普遍應用;規範醫療行為,控制醫療風險;優化醫療流程,方便群眾就醫;確保醫療服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實現醫療服務信息共享等等,這些都是社會關注的熱點、焦點。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一)近年來醫政工作取得明顯進展。
近年來,在衛生部黨組領導下,醫政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全國衛生工作重點,立足於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看病就醫問題,著力構建醫療服務體系,加強醫療行業管理,規範醫療服務行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保障患者就醫安全,紮實工作,穩步推進,取得了顯著成績。
一是醫政管理法律體系基本建立。《執業醫師法》、《獻血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和《護士條例》等一系列醫政管理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建立了醫療機構設置審批、執業許可制度,實行了醫師資格考試、執業註冊和護士執業註冊制度;建立了血液管理制度;建立了醫療事故處理、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部分醫療技術準入等制度,這些制度與其他有關醫療服務行為管理和質量控制的規章、規範等共同構成了醫政管理的基本法律體系。
二是以公立醫院為主體的醫療服務體系已經形成。公立醫院成為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骨幹力量。目前,我國有醫院1.9萬家,其中公立醫院約1.4萬家,業務量佔90%,2100余所縣醫院是農村醫療服務體系的龍頭。在城市初步形成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省、市級醫院相銜接的醫療服務體系,在農村形成了縣、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的雛形。
三是醫療服務能力明顯提高。通過強化基礎質量、加強重點學科建設、培養人才骨幹隊伍、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提供多種診療服務等,不斷加強醫療服務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能力,滿足患者醫療需求。2008年全國醫院診療人次16.9億,入院人數6800萬人次。公立醫院的300多萬醫務人員是我國醫療衛生工作的主力軍,在抗震救災中是不穿軍裝的人民健康衛士。因此,要為13億人民服務,就要建設一支強大的醫療服務隊伍,不能把醫療衛生隊伍與13億人的利益對立起來。公立醫院服務不足時,政府可以購買民營機構的能力參與公共服務,但是公立醫院提供公共醫療衛生服務是其天職,這是任何金錢也買不來的。在抗擊“非典”中,首批病人中的三分之一是醫護人員,他們是為了搶救患者生命,奮不顧身而倒下的,這是金錢買不到的!抗震救災中,很多醫務人員留下遺書,冒死去搶救傷員,這也是金錢買不來的!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可以借鑒一些市場經濟方面有用的做法,借鑒一些企業的管理理念。但是,醫院決不是企業,絕對不能追逐利潤最大化,要既保服務量,又保醫療質量和安全。我高興地看到,2008年前3個季度的出入院診斷符合率是98.5%,這在發展中國家是處於領先地位的,一些醫療質量指標也已經接近發達國家。
四是血液安全形勢明顯好轉。特別感謝醫政系統的同志們在血液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與十幾年前相比,血液供應和血液安全都有了很大好轉。無償獻血已基本能夠滿足臨床用血需求,特別是自願無償獻血已達到了99%以上。建立了一批固定的自願無償獻血隊伍,大批的無償獻血志願者活躍在這一造福患者的崇高事業中。血站的軟硬體建設得到了改善和提高,特別是保障血液質量和安全的有效措施不斷加強,血液安全基本得到保障。臨床合理用血水平不斷提高,人員素質不斷加強,信息化、體系化的建設初見成效。
五是護理事業持續健康發展。護士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整體素質顯著提高,而且通過《護士條例》的實施,護士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通過教育、培訓和管理,臨床護理水平持續提高。“三分醫療七分護理”,護士的工作很重要,特別是在基層和社區,護士要發揮更大作用。但是這支隊伍的規模、水平還不夠,還需要大力發展。
(二)加強學習,全面提升醫政管理水平。
第一,要宏觀把握醫政管理工作。經過多年努力,醫政工作雖然已經有了比較好的基礎,但是距離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們的要求和人民群眾對我們的期盼以及形勢發展的需要,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醫政管理的法律法規尚不健全,醫政工作的抓手還不夠實,方式和手段還比較單一等等。所以,醫政部門的同志們要進一步強化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做到頂層設計、系統謀劃、整體佈局,做到科學預見,勇於創新。要全面梳理、認真分析當前工作中的空白點,明確需要進一步完善的領域,積極探索長效管理機制。在當前,要制定路線圖和時間表,完善醫政管理法制體系,制定醫療質量和醫療服務管理政策,構建控制力強的醫療服務要素(機構、人員、技術)的準入和管理體系、醫療質量管理控制體系和血液安全管理體系,大力推進護理事業的發展。
第二,要加強規劃管理,構建運轉好、功能清、定位準、質量優的醫療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的規劃和建設對於發揮醫療系統的整體功能和效率,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的醫療服務需求,保證醫療質量,控制醫療費用,減輕患者就醫經濟負擔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於部分地區沒有對醫療服務體系進行有效的行政干預和科學的市場調節,一些經濟效益不好而公眾基本醫療服務急需的機構和專業日見萎縮;而另一些大型公立醫療機構盲目擴大規模,導致黑洞效應,出現虹吸現象,影響了中小醫療機構的發展和功能的發揮,區域內的醫療服務能力沒有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因此,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特別是醫政部門要認真研究思考轄區內醫療機構的整體佈局,科學確定區域醫療中心的數量,明晰當地醫療服務體系中公立醫療機構的功能任務,形成大中小醫療機構分工協作、技術支持的良性互動格局。對轄區內的現有醫療資源要以改革和發展的思路盤活存量。通過精細化到專業人才、診療項目、設備設施的配置與醫療需求的合理配比,實現醫療機構的功能、任務與診療項目、人力配備有機銜接,構建職責清晰、運轉高效、質量優良的服務體系。要使醫療服務體系遵循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規律,與我國國情、人民群眾的醫療需求和醫療支付能力以及醫療保障水平相適應。
第三,要加強醫療機構科室建設和管理,提高專業服務能力。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醫療技術水平是不斷提高的,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改善,部分專業和技術水平已經進入或接近國際先進行列。但是,我國總體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還有待提高,尤其是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還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協調等問題。這些不協調不平衡的問題,也和市場機制衝擊及利益驅動有關。譬如兒科、傳染、精神、病理、康復和臨床營養等部分學科專業隊伍縮小,技術水平落後,服務能力降低。現在有的患者病理診斷還未明確,就大量使用進口的高檔藥品;手足口病和問題奶粉事件的處置中,暴露了兒科醫療能力的不足;全國精神科醫師才2萬人,而需要精神科醫師的診療和諮詢服務的人員達1600余萬人,服務能力嚴重缺乏。如何對待這些學科,既是醫院管理問題,也是對能否堅持科學發展觀,能否做到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檢驗。
第四,要配合人事部門做好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三級醫院要在公共財政投入下承擔起為基層培訓住院醫師的責任,而不能僅為自己培養人才。住院醫師是一個培訓階段,而不是一個工作崗位,經過3到4年的培訓後,大多數到中小醫院去工作。這樣社區、縣醫院,甚至是鄉鎮衛生院都有經過大醫院培訓的醫師,患者才能在基層獲得公平的基本醫療服務,公立大醫院要在這方面做貢獻,做表率。
(三)抓住機遇,科學發展,提高醫院管理水平。
建國6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醫院在醫院規模、技術能力、裝備條件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醫院管理者應該抓住機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提高醫院管理水平。
第一,要發揮醫院功能。城市大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在醫療服務中佔有主導地位,要在兩個方面發揮功能:一要在提高綜合能力的基礎上發揮專科特色,解決疑難重症的診斷治療問題;二要開展對基層、社區的培訓和指導,通過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有效合作機制,將大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社區,並建立便捷的雙向轉診體系,引導常見病、多發病和康復患者到社區和基層就醫。城市大醫院還應該開展對基層醫師的規範化培訓,保證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醫師在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上,在基本醫療服務能力上,具有相同水平,使患者在基層得到及時有效診治。
第二,要加強內涵建設。大型公立醫院自身的發展建設應當以醫療為中心,強化臨床教學和科研,重點解決疑難重症,追蹤國際先進診療技術,引領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方向。其中,學科體系是醫院構成的主體及體現功能的基石,是醫院內涵建設的靈魂。提高醫院辦院水平,必須在醫院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上下功夫。必須堅持以臨床為中心,醫療、教學、科研全面發展的辦院思路,構建龍頭學科、重點學科、特色專業三級學科體系;必須加強學科隊伍建設,重視學科制度的建立,完善學科發展的激勵和約束機制。要通過加強內涵建設,增強醫院實力和發展動力,規避醫院遠期發展乏力的風險。
為引導醫院走內涵建設的道路,衛生部決定開展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工作,評比創建一批全國知名的臨床重點專科。醫政司最近召開了有關工作的研討會,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醫院管理者和學會、協會等仲介機構都積極支持和擁護這項工作,認為這項工作抓得準、抓得及時,意義深遠。醫政司還要就如何做好這項工作進行調研和論證,進一步完善方案和措施。臨床重點專科建設是三定方案賦予醫政部門的重要職責,對於醫院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大醫院要積極予以配合。
第三,要提高工作效率。目前,隨著人民群眾醫療需求的增加,大醫院的業務量逐年上升,且有繼續快速上升的趨勢,醫院的就診壓力將不斷加大。應對這種情況,單純靠擴大面積、增加床位等方式是沒有止境的,解決辦法也是比較膚淺的。必須研究可行的、有效的、長遠的解決方案,要通過引進先進理念,提高管理水平,挖掘內在潛力,調動職工積極性,合理設計工作流程,縮短平均住院日,雙向轉診等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滿足群眾就醫需求。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建設為我國醫院的下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前,全國上下高度重視醫療衛生事業,有利於醫院改革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也陸續出臺,各醫院要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進一步提高綜合實力。
(四)加強醫政隊伍建設,提高駕馭醫療事業發展的能力。
醫政部門的同志們要擔當起改革創新,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開創醫療工作新局面的歷史使命,必須加強學習實踐,提高駕馭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能力。
提高駕馭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能力要做到勤思考、多實踐。廣大醫政幹部要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以及五項改革重點的實施方案,深入思考加強醫政工作,提升管理水平的新方法新舉措。要注重實踐,通過實踐發現規律、通過實踐檢驗和發展對規律的認識,通過探索和實踐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醫政管理制度。要不斷提高從宏觀和戰略上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應對複雜局面、有效處置的能力;提高統籌規劃、協調發展的能力;提高依法行政和指導醫院、管理醫院的能力;提高科學決策的能力。也要注重加強醫政隊伍工作作風建設,按照衛生發展規律辦事,説實話,求實效,埋頭苦幹,真抓實幹,注重細節。
三、堅定信念,勇於擔當,做好新時期醫政工作
醫政工作十分重要,是我國醫療衛生工作的基石,無論業內還是社會都十分關注。大家一定要堅定信心,勇於擔當,全力以赴,心無旁鶩,主動作為,圍繞醫政管理體系建設,全力做好新時期醫政工作。這是衛生部對大家的要求和期望。
下面,我重點強調幾方面的工作。
(一)進一步完善醫政管理法制體系建設。
加強醫政管理法制體系建設是實施我國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堅持依法行醫的必然要求。目前,醫政管理的法制體系仍不完善,還有一些空白和薄弱環節,比如醫療質量管理有關政策、規章、制度、規範等,要儘快制訂完善。把醫療服務的各種要素和每個環節都納入法制管理中,以保證醫療服務的結構質量、環節質量,並最終保證醫療服務的終末質量。
(二)加強準入管理體系建設。
要制訂完善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和醫療技術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並確保貫徹實施到位。在機構準入方面,要嚴格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準入,落實各個醫療機構的功能和任務,保證醫療機構的基本設備設施條件和人員配備,人才結構和人員資質以及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範,能夠滿足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和農村都需要新建醫療機構,民間資本投資醫療機構,形成多元辦醫格局的積極性也很高,醫療機構的準入關一定要把好。
在人員準入方面,除貫徹實施《執業醫師法》和《護士條例》,做好醫師護士的準入管理外,還要研究建立其它醫技、藥劑人員的準入制度,保證每一個進入醫療機構為患者服務的衛生技術人員都經過了嚴格考核,具備所需的醫療服務技能。
在技術準入方面,要建立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的準入和管理制度。醫療技術和所有技術一樣都是雙刃劍,具有兩面性,科學合理使用才能保證醫療安全,造福人民群眾。否則,無論是不成熟醫療技術應用於臨床,還是成熟技術的濫用、亂用,都會對患者造成傷害。
(三)進行醫療質量管理控制體制和體系建設。
為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要著手醫療質量管理控制體制和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對醫療服務提供者的行為、相關要素、各個環節進行控制和檢查,建立醫療服務提供主體在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應當遵守的執業規則;逐步建立完善國家和省級專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充分發揮各級質量控制中心的控制和管理作用,提升醫療服務品質;要完善醫療服務標準體系,制定單病种醫療質量控制標準和重點部門醫療質量管理和醫療質量控制標準,規範醫療服務行為,並與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形成良性互動。目前,醫院越來越多的收入來自醫保,醫保基金是政府組織的用於醫療保障的資金,隨著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建立,將會越做越大,而且會成為醫院收入的主體來源,所以把診療規範做好,既能保證質量,規範程序,又能夠控制費用。如果這種規範是衛生部門和醫保部門共同認可的,醫院和醫保部門的關係就會更加和諧。
在此,我想著重講一下制定完善臨床路徑的問題。臨床路徑是美國衛生界人士在80年代提出來的,第一個目的是減少隨意性,規範行為,防止小病大治。第二個目的是為了控制費用。我國的一些醫院也很有積極性,在這個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醫政司已經在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起草了相關疾病的臨床路徑,指導一些醫療機構進行了試點。我們希望通過幾年的努力,組織有關的專家或者委託一些機構分批逐步研究常見病和費用高的診療項目的臨床路徑,爭取每年都制訂出臺一批,並在實踐中逐步完善,促使在診療服務行為中採取適宜技術和使用基本藥物,避免不合理治療。臨床路徑還可以突破技術勞務價格調整的瓶頸,醫療和醫保部門研究採取單病種付費方式,才能解決醫療價格長期偏低的問題。今後,醫務界要不斷提升衛生經濟學的意識,逐步改善醫療事業的投入産出比,以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
(四)強化安全意識,保護患者安全。
醫療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如何強調都不為過,在這方面,我們有教訓,衛生部已經作了通報。要把醫療安全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警鐘長鳴,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完善並貫徹落實各項醫療衛生制度的崗位職責,減少醫療安全事件的發生。
今年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具體實施的第一年,指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推進醫療服務體系和醫政管理體系的建設,完善醫院制度,持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任務十分艱巨和繁重,醫政部門和醫院的同志們要有所準備,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堅定信念,迎難而上。我們要認真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領會30年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醫療工作的成績是主流,遇到的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都在不斷地解決。30年衛生改革開放總體上是成功的,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們要抓住人民群眾和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迎難而上,迎接挑戰,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積極投身到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偉大事業中。
二要有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醫療工作責任重於泰山,來不得半點馬虎和鬆懈。醫療質量工作必須常抓不懈,醫療工作必須居安思危。
三要樹立全局觀念和群眾觀念。醫政工作是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切身利益直接相關。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自覺把醫政工作納入到整個衛生事業改革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之中去謀劃、設計和把握。鄉鎮衛生院的診療行為,也是醫療服務的組成部分。現在有的鄉鎮醫院還存在“三素一湯”、過度用藥的問題。鄉鎮衛生院的臨床技術指南和規範以及行業監管的問題要加快研究,儘快落實。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醫政管理,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重任落到我們身上,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醫政部門到了建功立業、大有作為的時刻。當前必須重點解決好基本醫療服務問題,同時為適度發展高端醫療服務設計好接口。做好醫療衛生體系的建設,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提高服務水平,這都是展示我們能力和水平的好時機,我們一定要不辱使命,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全國衛生工作會議精神,求真務實,再創輝煌!
加強管理,科學發展做好新時期醫政工作
——在2009年全國醫政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衛生部副部長 馬曉偉
(2009年2月19日)
今天,我們在春城昆明召開2009年全國醫政工作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黨的十七大和全國衛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分析當前醫政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全面總結2008年醫政工作,對2009年醫政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下面,我講以下幾點意見。
一、2008年醫政工作回顧
2008年對中國是不平凡的一年,先後發生了中國南方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5.12”汶川地震、9月份以來的嬰幼兒奶粉事件。在一系列重大事件面前,全國醫政戰線的同志們和廣大醫務人員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經受了嚴峻考驗,圓滿地完成了醫療救治任務。與此同時,醫政工作在2008年也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應對突發事件和重大事件,做好醫療救治和醫療保障工作。
全力完成汶川地震醫療救治工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衛生部和各級地方衛生行政部門迅速組織開展了地震傷員醫療救治和康復工作,在抗震救災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有條不紊地組織開展災後重建和醫療對口支援。累計救治受傷和患病人員約437萬人次,手術近4萬台次,收治住院傷員9萬餘人,巡診服務73.01萬餘人次,醫學心理治療97969人次,康復治療傷員近2萬人次,調配血液244.57萬毫升,採集血液594.98萬毫升,全國各省會城市預約登記獻血者逾60萬,集體登記單位達7080家。
認真做好嬰幼兒奶粉事件篩查和救治工作。按照國家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領導小組的部署,廣大醫務人員全力以赴做好嬰幼兒篩查和患兒醫療救治工作,實現了無一例現症患兒因泌尿系統結石致腎功能衰竭死亡的目標,消除了恐慌心理,維護了社會穩定,也為嬰幼兒奶粉事件的處理奠定了良好基礎。截至2月1日,全國累計免費篩查2243萬人次,累計報告患兒近29.6萬人,其中接受住院治療約5.3萬人,經過精心救治,已痊癒出院5.28萬人。
積極組織手足口病醫療救治和“4·28”膠濟鐵路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安徽阜陽等地發生手足口病疫情後,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組織衛生戰線廣大醫務人員全力以赴投入到防治工作中,有效地控制了疫情,有力地開展了醫療救治工作。北京、天津、河北、遼寧、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重慶、雲南等省、市,對安徽、海南兩省手足口病醫療救治工作提供了積極支持,為有效控制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4·28”膠濟鐵路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發生後,山東省迅速開展了搶救傷員的工作,衛生部選派專家到現場指導救援工作,協調北京、天津等地醫療機構接受重症傷員救治,保證了416名住院傷員零死亡,實現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提出的“減少死亡、減少傷殘”的目標。通過對法國等外籍傷員的精心救治,也樹立了我國良好的國際形象。
圓滿完成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醫療保障任務。衛生部和各賽場城市衛生行政部門指導定點醫院開展醫務人員培訓、物資儲備、應急演練、含興奮劑藥品管理等,組織400多家網絡醫院共同開展了奧運期間緊急醫療救援聯盟活動,提高醫療救援能力,醫療機構成功搶救了一批國內外傷病員,獲得了奧組委和各國運動隊的高度評價,實現了“讓國際社會滿意、讓運動員滿意、讓全國人民滿意”和“兩個奧運,同樣精彩” 的目標。
(二)全面加強醫療管理,推動醫政工作取得新進展。
2008年,全國醫政系統和醫務人員圍繞質量、安全、服務三個環節,持續改進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改善醫療服務,提高醫療水平,努力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問題。
第一,深入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
2008年召開的深化醫院管理年活動暨全國醫政工作會議,對前三年醫院管理年活動進行了全面總結,交流了經驗,分析了醫院管理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對46家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提出了“鞏固成果、深化管理、持續改進、不斷創新、提高水平”的2008-2010年醫院管理年活動總體原則。各地按照2008年醫院管理年活動方案,重點開展了院前急救——院內急診“綠色通道”、病人安全目標、三級醫院急診科青年醫師基本技能崗位訓練和競賽、單病種質量控制、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等工作;在醫院管理評價工作基礎上,逐步探索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醫院管理評價指標體系、醫院管理評價制度和醫院管理長效機制。
第二,健全醫政管理法規和技術規範。
加強醫療機構設置審批和校驗管理。制定醫療機構準入審批管理規定,實行醫療機構設置批准公示制,推行醫療機構準入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醫療機構審批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河南、湖南等省完善了本地醫療機構審批管理規定,對已審批醫療機構進行了清理整頓。
貫徹實施《護士條例》。制定發佈關於護士執業註冊、執業考試等配套政策,規範護士執業行政許可行為。
繼續組織編寫、出版《臨床技術操作規範》和《臨床診療指南》,健全醫療技術規範,指導臨床診療行為。目前已出版33個分冊的《臨床技術操作規範》,42個分冊的《臨床診療指南》。
第三,推進醫療服務體系建設。
一是繼續加強縣醫院能力建設。通過“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衛生下鄉”工作和部屬(管)醫院支援西部地區農村衛生工程等加強縣醫院能力建設,合理調整城鄉醫療資源佈局,提高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降低醫療費用,努力實現“大病不出縣”的目標。中西部地區近600家城市大醫院對口支援了650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全部的少數民族自治縣,3250名醫務人員長期支援縣級醫院工作。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支援醫院派出醫務人員在受援醫院累計診治病人約200萬人次,培訓當地醫務人員36萬人次,支援醫院免費接收縣醫院進修醫務人員3萬餘人次,捐贈了一批適合農村醫療服務需要的設備和物品。受援縣醫院業務工作量同比增長10-20%,手術量增長約14%,轉院率下降13%左右,急危重症搶救成功率明顯上升。甘肅省調查分析結果顯示,在縣內醫院治療的費用比到市、省級醫院平均節省500-3000元,每例手術平均費用節省近千元。2008年,44家部屬(管)醫院舉辦基層醫務人員培訓班和基層管理幹部培訓班8期,為西部地區培訓醫務人員240人。
二是提高醫務人員整體水平。繼續組織實施醫師資格考試,完善執業註冊制度,強化醫師“三基三嚴”訓練,開展專科醫師準入試點,妥善解決基層醫務人員執業問題,修訂港澳臺醫師短期行醫相關規定,提高醫師隊伍整體素質。
三是貫徹實施《中國護理事業規劃綱要(2005-2010年)》,護士隊伍數量迅速增長,整體素質逐步提高。規範合同制護士管理,改善合同制護士待遇,一些醫院實現了合同制護士與在編護士同工同酬。安徽、湖南、江西等省對穩定護士隊伍、保障合同制護士權益提出了明確措施。
第四,努力實現醫療安全目標。
一是加強醫療安全管理。提出2008年醫院管理年活動8項病人安全目標,部署開展醫療安全百日專項檢查活動,查找醫療安全隱患,提高醫療安全意識,改進醫療安全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針對醫院感染重點部門和環節,組織制定了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醫院感染監測、醫院隔離、醫務人員手衛生等一系列標準及規範。
二是提高醫務人員安全責任意識。明確醫院院長是醫療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落實醫療安全責任追究制度,對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嚴重醫院感染事件和福建省三明市第二醫院麻醉相關醫療安全事件中的相關責任人依法依紀做出嚴肅處理。河北省開展了全員醫療質量安全教育,健全醫院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組織,定期開展醫療質量安全形勢分析、評價,努力實現醫療安全目標。
三是果斷處置醫療安全事件。2008年,與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共同處理了“丙種球蛋白”、“刺五加”、“茵梔黃”、“便攜式血糖檢測儀”、“一次性注射器”等藥品和醫療器械不良事件,指導地方及時做好停用問題藥械和救治患者等工作。針對藥品嚴重不良事件頻發的狀況,會同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研究制定了藥品嚴重不良事件聯合應急處置機制,提高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
四是建立醫療風險防範機制。為切實維護患者合法權益,有效化解醫患矛盾,引導各地建立醫療責任保險制度。北京、上海、江蘇、福建等地推行醫療責任保險工作,建立第三方醫療糾紛調解機制,有效地化解了醫患矛盾,維護了社會和諧與穩定。
第五,繼續加強血液安全管理。
一是繼續推動無償獻血工作。建立固定無償獻血隊伍,加強志願服務組織建設和管理,與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總後勤部衛生部共同對無償獻血先進個人、先進省市進行了表彰。至2008年底,我國無償獻血佔臨床用血比例已達99.4%,超過二分之一城市臨床用血全部來自於自願無償獻血。
二是落實採供血機構設置規劃。各地根據採供血機構設置規劃對現存採供血機構進行調整,基本完成了全國採供血機構整合工作,逐步完善了供血網絡建設。
三是推進採供血機構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建立採供血機構人員準入制度和新進人員上崗培訓考核制度,新進人員學歷明顯提升,全員素質進一步提高。進一步健全採供血機構質量管理體系,採供血機構全部實行了血液採集、發放條碼管理,部分省市實現了省內採供血機構和醫療機構血液信息聯網。
四是加強臨床用血管理。臨床用血有所規範,多數省份臨床用血上漲幅度低於床位和業務增長幅度。
(三)統籌做好其他醫政工作。
一是順利組織完成2008年醫師資格考試工作。2008年共有740,859人參加了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556,051人參加了醫學綜合筆試,查處違規考生1904人,無重大舞弊和泄題事件發生。二是全面推進醫院院務公開工作。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衛生部關於全面推行醫院院務公開的指導意見》,制定下發了《院務公開目錄》,確定了59家全國院務公開示範點。福建、河北兩省將院務公開與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緊密結合,初步建立了院務公開的長效機制。三是做好艾滋病和人禽流感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繼續組織艾滋病醫療救治醫務人員和檢驗人員培訓,開展二線抗病毒藥物和兒童抗病毒治療工作。修訂完善人禽流感診療方案,指導醫療機構人禽流感防治工作。四是組織實施中西部地區兒童先天性疾病和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救治、微笑列車唇腭裂慈善修復項目。中西部地區22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認真組織實施“中西部地區兒童先天性疾病和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救治項目”,圓滿完成了“救治先天性疾病兒童5975人,救治貧困白內障患者69630人”的年度目標。全國有330家醫院啟動“微笑列車唇腭裂慈善修復項目”,3-12月份共免費實施唇腭裂修復手術31,041例。
過去的一年中,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衛生部黨組的帶領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經過同志們和廣大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和無私奉獻,我們渡過了一個又一個艱難時刻,經受了一個又一個嚴峻考驗。在重大事件面前,同志們與黨和國家、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共克時艱,取得了巨大勝利;在醫療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進程中,同志們恪盡職守、開拓創新、統籌兼顧、共謀發展,醫政管理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在此,我代表衛生部向同志們、向全國醫務人員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面臨的嚴峻形勢和重大挑戰,醫療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醫政管理和醫院管理,特別是公立醫院管理依然有諸多領域亟待加強和完善,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尚需進一步提高,看病就醫問題並未根本解決,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狀況不容樂觀。這些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全社會廣泛關注,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希望同志們再接再厲,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加強和深化醫政管理各項工作,帶領廣大醫務工作者共同努力,開創醫政工作和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新局面。
二、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增強做好新時期醫政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醫療服務體系逐步建立,醫療服務能力日益增強,醫療技術水平明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居於發展中國家前列。但是,醫療資源佈局不合理、醫患關繫緊張等問題依然存在,有的還十分突出。今年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啟動和整體推進的一年,國務院決定今後三年要著力做好五項重點工作,為加快衛生發展帶來了機遇,也給醫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生問題,給醫療工作和醫政工作帶來了新機遇。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建立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重點辦好縣級醫院。醫政工作要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要求,統籌城市醫療機構和縣級醫院規劃、佈局、管理,著力提高縣級醫院能力建設,使城鄉醫療機構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
其次,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給醫療工作和醫政工作提出了新任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五項重點工作都涉及到醫政管理,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要有規範的診療行為做基礎;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要確定各級醫院基本藥物的配備率和使用率,要有基本藥物臨床使用規範;加強城鄉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要對機構、人員、技術嚴格準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使用適宜技術、適宜設備和基本藥物;重大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院前急救、採供血服務等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要處理好醫院管理與改革、發展三者之間的關係,管理為改革與發展奠定基礎,建立順暢的醫院管理體制也是改革與發展的目標之一。
第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給醫療工作和醫政工作提出了新需求。當前,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人民群眾經濟收入和人均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模式也呈現出新特點,群眾保健意識和對健康的需求日益提高。根據第四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居民醫療服務需求及利用量不斷增加,被調查地區居民兩周就診率為14.5%,與2004年相比增加1.1%;年住院率為6.9%,比2003年增加近一倍。群眾要求醫療服務不僅技術水平高,還要服務態度好;不僅設備、設施先進,還要就診環境優良;不僅診療效果好,還要費用合理,這些都對醫療服務提出了更深入的要求。醫療與每一個人密切相關,全社會高度關注,殷切期盼改善醫療服務、改變“看病難、看病貴”的現狀,這既是壓力,也是動力,為發展醫療衛生事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長期以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面臨著三項任務亟需解決:財政投入政策、人才培養機制和加強行業管理。即將啟動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明確了財政投入政策,但人才培養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加強行業管理顯得尤為迫切。在加強醫療行業管理過程中,醫政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後一段時期,醫政工作要繼續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確定的重點工作和衛生部中心工作,立足於從根本上解決廣大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問題,圍繞“質量、安全、服務”三個核心,著力構建法律體系、準入體系、控制體系和服務體系四大體系。
一是要繼續充實醫政管理法律體系。我國已經基本建立了以《執業醫師法》、《獻血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等法律法規為主要內容的醫政管理法律體系,在此框架下形成了一系列醫政管理規章制度,在醫療行業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新時期還要針對新情況不斷充實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醫療技術、醫療服務項目管理的規章制度,確立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執業規則。
二是要不斷完善醫療服務要素準入體系。在已有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醫療技術、醫療服務項目準入管理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細化各項醫療服務要素準入管理規定。不僅要有醫療機構的準入制度,還要有內設科室的準入標準;不僅要有醫師、護士的準入制度,還要有專科醫師、專科護士、重要醫技科室、採供血機構專業人員的準入要求;不僅要有重大醫療技術的臨床準入,還要有一般醫療技術的分級分類管理。建立準入體系不能“只進不管”,有些準入是符合標準即可,有些準入必須在規劃的基礎上,同時符合規劃和標準方可準入;準入以後要實行動態管理,建立“退出機制”,不符合標準和規劃的要退出,下級衛生行政部門違反規定作出的決定,上級衛生行政部門不能“視而不見、見而不管”,要堅決予以糾正。準入和退出機制是衛生行政部門實施宏觀調控、調整醫療資源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重要措施。
三是要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法律體系是立規矩,準入體系決定“誰來做”,控制體系重點解決“怎麼做”,監管體系評價“做的如何”。我國已經建立了涵蓋診療護理技術規範、合理用藥指導原則、醫院感染控制標準、臨床用血技術規範等內容的醫療質量管理標準、規範、政策,當務之急是建立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要規範建立各臨床專科質量控制中心,發揮其專科、專業優勢;要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臨床診療路徑和單病種質量控制標準,規範診療行為;要通過信息化手段收集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信息,建立監督、預警和反饋機制,實現醫療質量控制的目標。
四是要合理構建醫療服務體系。要對醫療資源合理佈局、整體規劃,落實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功能和任務,著力研究區域內醫療資源整合、調控和干預的方法和措施,發揮醫療服務體系的整體效率;要加強縣醫院能力建設,合理調整城鄉醫療資源佈局,提高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降低醫療費用,努力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目標;要大力推進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提高醫務人員,特別是基層醫務人員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服務需求。醫療服務體系還存在學科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今後一段時期,各地醫政部門要對本地區各學科實際醫療服務能力做到心中有數,有針對性加強建設和指導,促進各臨床學科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力做好2009年醫政重點工作
按照全國衛生工作會議部署,2009年,醫政工作要加強準入管理,完善醫療服務規範和標準,逐步建立醫療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促進醫療質量持續改進。
(一)建立和完善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制和體系,持續改進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
為了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許多地區建立了不同臨床專科的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建立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制,要充分發揮各臨床專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的作用。衛生部要在對各省級醫療質量控制中心進行規範化管理的基礎上,逐步建立或指定區域、國家級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各省級醫政部門要逐步擴大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專科範圍,指導和幫助質控中心規範化建設,在控制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方面充分發揮作用。
完善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要在借鑒其他國家做法和經驗的基礎上,建立符合我國國情和臨床診療實際的臨床診療路徑、單病種質量控制和重點部門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標準,一方面規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診療行為,控制醫療費用,另一方面為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等項改革打基礎。各省級醫政部門和各醫療機構要按照衛生部確定的臨床診療路徑基本原則和單病種質量控制標準,逐步建立和完善本地區、本機構的臨床診療路徑和單病種質量控制體系。
根據2009年我國“安全生産年”工作總體思路和工作要求,結合全國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實際情況,2009年,衛生部將在全國組織開展“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這項活動旨在針對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開展公眾醫療安全教育、規範醫療服務行為、落實病人安全目標、加強醫療技術應用管理等措施,促使醫療質量進一步提高,醫療安全形勢有明顯好轉。目前,醫政司正在抓緊制訂“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方案,儘快下發各地執行。
(二)完善醫療機構管理規章制度,啟動臨床重點專科建設。
加強醫療機構規劃、準入、審批和校驗管理,建立醫療機構退出機制,引導醫療資源合理佈局。在全國建立醫療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加強對醫療機構審批行為監控。衛生部將會同監察部門適時對醫療機構清理整頓工作進行檢查,一經發現違規審批將嚴肅處理。今年重點加強醫療機構科室設置和管理,根據當前醫療機構實際建設與發展狀況,修訂醫療機構基本標準和診療科目目錄,制定診療科目基本標準和急診、重症醫學科、病理等科室的設置、管理指南,指導醫療機構科室建設和管理。
近幾年來,我國城市大型醫院涌現出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國內名列前茅的臨床科室,集中了全國優秀學科帶頭人和先進的設備設施,代表了我國在某一專科領域的最高學術水平和技術能力。同時,還有很多醫院臨床科室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需要有組織地建設和發展。衛生部將在今年啟動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工作,通過指導一批、建設一批、扶持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臨床學科,引導醫院走內涵發展的道路,提高我國整體醫療服務能力。
(三)規範醫療技術臨床應用,逐步建立專科醫師準入制度。
衛生部要在全國建立醫療技術準入和管理制度,對醫療技術實行分級分類準入和管理,建立統一的手術分級管理制度,對神經血管介入、幹細胞移植、人工關節植入等重點技術組織實施準入管理。各地要根據衛生部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有關規定,組織、指導做好本轄區醫療技術準入和管理工作。與醫療技術管理密不可分的是專科醫師準入管理。衛生部將在已經開展的口腔、骨科、兒科、眼科4個專業專科醫師準入試點的基礎上,研究制定我國專科醫師管理有關政策,逐步建立專科醫師準入制度,提高醫療技術專科服務能力和水平。
(四)加強血液管理,保證血液安全。
要大力提倡和發展無償獻血志願工作者隊伍規範化建設,加大無償獻血宣傳力度,逐步擴大固定自願無償獻血隊伍,建立稀有血型自願獻血者資料庫;要組織好2009年6月14日的“世界獻血者日”活動;建立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和血液管理信息系統,提高對高危人群的甄別和屏蔽能力。進一步落實採供血機構設置規劃,完善供血網絡和採供血機構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建設,逐步推進以省為單位採供血機構信息化管理,重點強化從獻血者到受血者全過程質量控制。要建立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和評價制度、體系,促進臨床科學、合理用血。
(五)促進護理事業健康發展,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
要加大貫徹實施《護士條例》和《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的工作力度,提高護理在醫療服務中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增加護士隊伍數量的同時,加強護理工作內涵建設,保證護理服務質量,提高護理業務水平,保持目前發展的上升趨勢;開展護理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人事分配製度改革的試點工作;規範臨床護理工作,開展專科護士培訓工作,提高對危重症患者的護理水平,促進護理工作與診療技術同步發展。
今年衛生部將組織建立醫院感染監測系統和醫院感染暴發報告系統,研究制定突發重大醫院感染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程序,完善有關醫院感染控制的技術性標準及規範。
(六)繼續做好其他醫政工作。
一是繼續做好醫師管理相關工作。組織做好2009年度醫師資格考試工作,總結10年考試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考試辦法;會同有關部門推進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工作,研究解決農村衛生人才問題。
二是繼續做好臨床合理用藥工作。全面啟動全國合理用藥監測工作,建立統一、規範的藥物臨床使用管理機制,完善藥物臨床合理使用和不良事件監測制度,增強對藥物不良事件的敏感性,實現安全、有效、經濟的臨床合理用藥目標。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工作制度,推進臨床藥師制試點,開展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培訓。
三是繼續做好艾滋病、人禽流感等重大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工作。
四是推動康復醫學科發展。要大力加強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建設。推動防盲治盲工作,對《全國防盲治盲規劃(2006-2010年)》實施情況進行評估,繼續開展中西部地區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救治工作,實施唇腭裂救治和防聾治聾等公益項目。
五是進一步貫徹落實《禁毒法》,加強對戒毒醫療機構管理。
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即將召開,這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今年“兩會”是在經濟困難的特殊情況下召開的,確保“兩會”順利召開意義十分重大。各地要加強對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安全管理,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安全、和諧的醫療服務環境。要高度關注近期醫療工作中可能引發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如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患兒善後處理、藥害事件、醫療糾紛等,防止引發社會矛盾和群體性事件;要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採取有力措施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醫療機構要對消防設施和電氣、電路設備安全進行檢查;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嚴格做好毒、麻、精、放等特殊藥品管理;要加強人禽流感等突發急性傳染病的監測和防控,一旦發現可疑病例要及時報告,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
2009年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啟動和整體推進的一年,也是新中國建國60週年。新的一年充滿機遇和挑戰。黨中央、國務院和社會各界對醫療衛生工作高度關注,寄予厚望。過去的一年醫療工作和醫政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做出了重要貢獻,但與黨和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新的一年裏,讓我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衛生中心工作,開拓創新,穩步前進,努力開創醫政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