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在“第三屆中國風險管理與保險國際論壇暨《中國風險管理報告2009》發佈會”上,中國保監會主席助理陳文輝發佈了中國保監會《中國風險管理報告2009》。
陳文輝指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類風險層出不窮,自然災害風險、人為災害風險等不斷出現,需要全社會高度重視,強化管理。風險管理是全社會面臨的重大課題。保險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應當積極探索風險管理的市場化實現形式,承擔起風險管理的重任。多年來,保險業積極發揮風險管理的重要作用,運用在各個行業、領域的專業技能和服務優勢,逐步成為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風險管理的專家顧問,發揮了轉移風險、規避風險的重要功能,做出了重要貢獻。
陳文輝強調,在應對2008年南方低溫雨雪冰凍和5.12汶川大地震中,保險業全力投入抗災救災和災後重建,及時查勘理賠,提供了高質量的保險服務,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下一步保險業要發揮行業優勢,切實滿足社會風險管理需求。要找準行業發展的著力點,把握行業發展規律,承擔社會責任,發揮保險的風險管理和保障功能優勢;要加強自身風險管理,堅持把防範化解風險作為行業發展的生命線。
陳文輝指出,為提高全社會風險管理意識,提高保險業服務社會風險管理的能力,及時總結保險業在風險管理領域取得的經驗,探索風險管理服務的有效途徑,2006年以來,保監會組織行業專家,出版《中國風險管理報告》,把每一年出現的新的風險問題加以反思、整理和研究,並舉辦“中國風險管理與保險國際論壇”。論壇的舉辦有利於增強社會各方面的風險意識、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有力地推動了社會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深圳市與保監會共同主辦論壇,有利於雙方整合社會資源共同推動風險管理研究,發揮深圳保險創新發展試驗區的作用,提升保險業風險管理的內在價值。今後,保監會將繼續整合保險業及社會有關方面的資源,深入開展風險管理研究,充分發揮保險的保險保障功能,推動保險業全面參與社會風險管理,提升我國全社會風險管理水平,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李克穆:加強風險管理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6月16日,中國保監會與深圳市政府在深圳共同主辦“第三屆中國風險管理與保險國際論壇暨《中國風險管理報告2009》發佈會”,本屆論壇以“金融危機與風險管理”為主題。中國保監會副主席李克穆出席論壇,併發表了“加強風險管理 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主旨演講;中國保監會主席助理陳文輝發佈了中國保監會《中國風險管理報告2009》。
李克穆指出,防範化解風險是保險業的生命線。保險業更好地參與社會風險管理,首先要加強行業自身的風險管理。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保險業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應對金融危機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健全風險監測機制、完善風險預警制度、加強風險應急管理、探索逆週期發展策略,切實防範國際金融風險的跨境傳遞,維護了我國保險市場的穩定運行。在全行業共同努力下,保險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取得了積極成效,今年1-5月,全國實現保費收入4947億元,繼續保持了業務的平穩增長。目前,保險業整體償付能力充足,保險公司財務和經營比較穩健,風險處於可控範圍,為維護金融穩定、經濟穩定和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
李克穆指出,當前,保險業要認真總結和吸取金融危機教訓,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維護保險業平穩健康發展。一是高度關注保險業作為社會風險承擔者所面臨的風險,不斷提高風險管理能力。二是高度關注經濟週期性波動的風險,突出保險保障功能。三是高度關注保險企業經營管理的風險,努力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四是高度關注監管風險,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監管。當前,保險業要把風險防範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實防範保險市場風險。在加強風險防範的同時,也要善於捕捉和把握機遇,努力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化危為機,使保險行業科學發展的內生機制更加健全,保險監管防範風險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在新的平臺上實現保險業發展的新突破,不斷增強保險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李克穆強調,保險業作為經營管理風險的行業,社會風險管理是其基本屬性。從保險的技術特徵、行業特點以及歷史經驗看,保險業在社會風險管理方面具有獨特的專業優勢。保險業要進一步加強社會風險管理,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保險業要繼續立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發揮保險的功能作用,努力為政府、企業和個人提供高水平的風險管理服務。當前,尤其要圍繞我國保增長、保穩定、保民生的大局,加強關係國計民生的重點領域的風險管理,為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服務。要加強“三農”領域風險管理,服務新農村建設;加強公共服務領域風險管理,促進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加強社會保障領域風險管理,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自然災害風險管理,提高災害應對水平。
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劉玉浦會見了李克穆、陳文輝一行;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長陳應春、副市長唐傑出席論壇;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作了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的報告;香港保險監理專員張雲正、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巴曙松研究員等專家先後進行了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