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環境保護部通報:淮河治污獲新成效 水質有所改善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24日   來源:環境保護部網站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今日(6月24日)向媒體通報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08年度實施情況。他説,2008年,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沿淮四省政府切實落實治污責任,加大工業結構調整力度,嚴格環保準入制度,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強化污染源監管,創新工作機制,淮河治污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淮河流域水質較上年有所改善。

    這位負責人説,近日,環境保護部會同發展改革委、監察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和水利部等部門,對淮河流域江蘇、安徽、山東和河南四省(以下簡稱“沿淮四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06-2010年)》(以下簡稱《規劃》)2008年度實施情況進行了考核。截至2008年底,列入《規劃》的656個治污工程項目,已完成347個,佔53%;調試51個,佔8%;在建170個,佔26%;前期準備53個,佔8%。淮河流域共建成230座城鎮污水處理廠,形成處理能力約每日918萬噸,較2007年增加39座,新增處理能力約每日171萬噸。四省淮河流域轄區均實現縣級以上城市建成1座或1座以上污水處理廠。從水質狀況看,流域內24個跨省界斷面化學需氧量評價全部達標,綜合達標率100%,氨氮評價綜合達標率83%,流域水質有所改善。

    這位負責人説,沿淮四省流域治污工作雖然取得了新進展,但總體上看,淮河水質仍屬中度污染,治污形勢依然嚴峻,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突發環境污染事故仍時有發生。流域內工業企業密集,違法排污甚至污染事故依然存在;二是部分治污工程項目進展緩慢。《規劃》中還有39%的治污項目未建成,尤其是城鎮污水再生利用項目和重點區域污染防治項目進展緩慢,目前分別尚有41%和65%的項目沒有建成;三是部分出境斷面氨氮污染問題凸顯。河南省潁河沈丘紙店、泉河沈丘李墳以及安徽省濉河泗縣八里橋等斷面,氨氮已超過高錳酸鹽指數(或化學需氧量)成為主要的污染因子;四是城鎮污水處理廠削減污染效能仍有待提高。流域城鎮污水處理廠管網不配套、負荷率不高、污泥得不到妥善處置、技術人員少和運行管理不規範等問題仍然存在。部分已建成污水處理廠脫氮設施建設滯後,升級改造任務艱巨。

    這位負責人説,針對《規劃》實施情況考核中發現的問題,四省政府已明確了下一步努力方向和工作重點。為進一步加強淮河流域治污工作,2009年環境保護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做好以下五項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強環境監管工作。加大專項執法檢查力度,強化對重點行業的監管,對敏感地區的化工、醫藥、造紙、印染等重污染行業實時監控。將水環境事件納入總體考核體系,督促地方政府加強對排污單位的監管,防止發生重大環境事件。二是加快規劃項目實施進度。督促地方政府進一步落實治污責任,加大投資力度,推動城鎮污水處理廠特別是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設,加快重點區域污染防治項目建設進度,確保《規劃》任務全面完成。三是強化氨氮污染控制。針對氨氮污染凸顯的問題,進一步加大氨氮控制力度,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大食品、醫藥等行業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切實降低氨氮排放量。提高環境準入門檻,引導地方實施更為嚴格的氨氮排放標準。四是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和管理。督促各地加快流域內城鎮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脫氮、污泥處置設施建設,提高工作人員的操作水平,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和城鎮污水處理率。加快再生水設施建設,促進再生水的安全利用。落實城市污水處理費徵收政策措施,保障已建成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五是加快《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編制前期工作。總結“十一五”規劃編制、報批、執行和考核等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完善“十二五”治污思路,明確治理目標和治污措施,努力促進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  

 
 
 相關鏈結
· 安徽:淮河干流水質較上年略有改善 支流重度污染
· "十一五"時期淮河流域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目標確定
· 安徽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淮河主要支流七成重度污染
· 江蘇省推出並全面實施淮河治污“2322”行動計劃
· 乾旱使淮河流域水污染加重 淮委要求污染源限排
· 安徽淮河流域8城市市長簽2007-2008年治污責任狀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