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 努力開創環境保護工作新局面
——周生賢在環境保護部黨組擴大會議上的講話
(2009年7月24日)
三天半時間的黨組擴大會議24日就要結束了,會議期間採取虛實結合的方式,大家認真學習領會中央領導同志近期關於環保工作的重要批示和指示精神,針對當前經濟和環境形勢、上半年工作進展、下半年重點工作等進行深入研討,建言獻策,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明確目標任務,落實工作舉措。會議開得很成功,達到預期目的。
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的認識,提高了做好金融危機條件下環保工作的自覺性
通過務虛,充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認真學習領會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和指示精神,大家對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對主動做好金融危機條件下環保工作的自覺性進一步提高。
(一)進一步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的認識。改革開放30年是我國環保事業大發展的30年,也是不懈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的30年。李克強副總理在環境宏觀戰略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道路,需要重點關注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處理好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關係、把保護環境與調整結構有機結合起來、解決關係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和新的生態環境問題等五個方面,進一步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這對我們是巨大鼓舞,為繼續探索環保新道路指明了方向。
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具有以下鮮明特徵:從探索歷程看,具有繼承性和創新性;從探索重點看,具有多重性和階段性;從探索內涵看,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從探索任務看,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從探索途徑看,具有實踐性和針對性。結合多年來尤其是近幾年來的探索和實踐,我們認識到,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發展道路指引下,堅持以人為本,立足中國國情,著眼現實和未來需要,妥善處理好“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和“需要什麼樣的環保、怎樣環保”這兩大問題,主動避免發達國家走過的“先污染後治理、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環保老路,促進環境與經濟的高度融合,努力實現清潔發展、節約發展、安全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大力建設生態文明。
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深化、不斷豐富的系統工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過程,就是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的過程。科學發展觀是政治信仰、科學真理和行動指南,既是我們學習實踐活動的基本共識,也是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的遵循原則。今年上半年,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的認識和實踐上又有一些新積累和新提高。
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必須準確判斷環境保護所處的歷史方位,繼續推進歷史性轉變。歷史性轉變是科學發展觀在環境保護領域的集中體現,是全面調整環境與經濟關係的重要指南。歷史性轉變的提出,標誌和預示著我國進入了以保護環境優化經濟增長的新階段。必須正視的是,歷史性轉變不會自然而然、一蹴而就地輕易實現,要真正達到“並重”、“同步”和“綜合”的要求,仍有大量的艱巨工作要做。環境保護滯後於經濟發展,環保工作正處於艱難的負重爬坡狀態,是不爭的嚴峻現實。如同兩人跑步,一人在前,一人在後,後面的人要趕上前面的人,不能指望前面的人放慢腳步或停止不前,後面的人只能加快步伐奮起直追。我們必須通過自身的艱苦努力和有效工作,推動把環境保護擺上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與經濟社會發展統籌考慮、統一安排、同時部署,盡力縮短歷史性轉變的進程,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才會有更加廣闊的前景。
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必須明確把握目標指向,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本質上就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現實的目標。積極建設生態文明,努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是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賦予環境保護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時代重任,是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的目標指向,是新時期環境保護事業的靈魂所在。高擎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旗,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生態文明的理念,形成環境友好的産業結構、發展方式和消費模式,環保部門應該身先士卒,敢為人先,責無旁貸,積極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倡導者、引領者和踐行者。我們做得越早越主動,做得越紮實越深入,對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貢獻就越大。必須堅持用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眼光、戰略思維和戰略手段,來審視、謀劃、解決我國突出的環境問題,摸索出一條代價小、可持續的環境優化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加快解決關係民生的環境問題。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也是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必須堅持的戰略思想。環境保護是關係民生的重大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環境問題越來越關注,對環境質量的需求越來越高,滿懷許多新期盼。堅持環保為民,解決關係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讓人民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是探索環保新道路的立足點和著力點。通過積極主動的工作,把應對金融危機條件下的八項措施和全國環保工作會議確定的十項任務落實好、完成好,推動環保問題的解決,就是保障、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就是為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發揮一份力量,做出應有貢獻。決不能把探索環保新道路與我們當前正在做的工作割裂開來、對立起來,必須把它們一致起來、有機結合起來。
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必須給環境以人文關懷,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胡錦濤總書記發出“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的號召,充分體現了給江河湖泊以人文關懷的思想,是我國歷史上安邦興國成功經驗的理性昇華,是生態文明理念在水環境整治中的必然體現,是國內外水環境治理經驗教訓的有益借鑒。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既是水環境整治的全新指導思想,也對解決我國其他環境問題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和促進作用。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需要實行最嚴格的環保措施,以環境容量和生態承載力為依據,確定發展方式和發展規模;尊重自然規律,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逐步改變生態環境退化狀況;綜合運用工程、技術、生態的方法,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力度,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充分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決長期積累的水環境問題。通過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引導人們善待自然、呵護環境,既要“揚湯止沸”,又要“釜底抽薪”,對長期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形成倒逼機制,迫使人們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從根本上緩釋流域水環境污染負荷,努力恢復江河湖泊的生機和活力。
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必須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有利於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解決環境問題,需要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同樣也需要制度創新,制度創新是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中間載體和重要抓手。注重制度建設,構建高效的體制機制,是加強環境保護的一條鮮活經驗。需要正確處理全局與局部的關係,制定與我國基本國情相適應的環境保護宏觀戰略體系;正確處理預防與控制的關係,建立全防全控的防範體系;正確處理成本與效果的關係,健全高效的環境治理體系;正確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係,完善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環境政策法規標準體系;正確處理政府主導與公眾參與的關係,構建完備的環境管理體系。
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必須尊重創造,鼓勵各部門各地方大膽實踐取得經驗。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是全社會的共同事業,需要各部門各地方共同參與、共同推進,發揮各方面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熱情。我們提出從國家宏觀戰略層面研究和解決環境問題,建立和推廣區域聯防聯控模式等等,為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帶了好頭。各地積極響應,主動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江蘇、浙江率先提出環保優先的理念並付諸實踐,湖北、湖南“兩型社會”建設如火如荼,重慶、成都統籌城鄉環保穩步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中部資源型大省在探索環保新道路上也都有不少新的舉措。
(二)進一步提高了做好應對金融危機條件下環保工作的自覺性。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黨中央、國務院及時果斷決策,出臺了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劃,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是重要的投資方向。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李克強副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強調指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環境保護不能有一絲一毫放鬆,要把應對危機看作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機遇,看作推進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機遇;要求把加強環境保護、振興環保産業作為克服金融危機的重要舉措,把生態環境建設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擴大國內需求作為一項長期戰略的實施,堅定不移地推進環境保護,必將帶來“産業結構調整、消費水平升級、環境問題轉型”。對這一變化趨勢,必須要有清醒的思想認識和足夠的應對準備,更加自覺地從以下八個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孕育著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産業發展的難得契機,必須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和綠色産業。一般來講,金融危機表現出三個規律:一是金融危機可以傳導引發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處置得當可以避免社會危機;二是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容易忽視環境保護;三是化解危機,為技術突破、産業結構調整和新型經濟的發展孕育了契機。綠色經濟順應時代潮流,適應現實要求,是金融危機第三個規律的生動體現,是代表未來經濟發展趨勢、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新型經濟形態。綠色經濟和綠色産業應運而生,必須大力加以發展。
二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應對短期內重化工産業發展難以逆轉的態勢,必須毫不鬆懈地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十一五”以來,主要污染物減排取得重要進展。但從未來發展趨勢看,我國工業化發展短期內難以超越重化工業階段,鋼鐵、汽車等産業仍然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能源原材料工業佔工業比重仍將增加,環境壓力不容忽視。必須堅持把污染減排作為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硬手段,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工作力度,打好主要污染物減排攻堅戰。通過紮實推進污染減排,從總體上遏制環境污染加劇的趨勢,逐步改善環境質量。
三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促進十大産業調整振興規劃的落實,必須充分發揮環評制度參與宏觀調控的作用。國家利用國際金融危機的倒逼機制,陸續制定實施汽車、鋼鐵、造船、石化、輕工、紡織、有色金屬、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現代物流等十大重點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在實施規劃過程中,解決這些行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矛盾,推進結構優化、産業升級,必須嚴格執行和深化環評制度,處理好服務與把關、當前與長遠、效率與質量、宏觀與微觀的關係,充分發揮環境管理對企業技術進步的促進作用、産業轉型的杠桿作用,促使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提高,決不讓今天的投資項目成為明天整治、淘汰關停的對象。
四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加快城鎮化進程,必須切實解決城鎮突出的環境問題。擴大內需的巨大潛力來自城鎮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斷言,21世紀對世界影響最大的兩件事,一是美國高科技産業,二是中國的城鎮化。我國的城鎮化勢頭正猛,潛力非常巨大。城鎮環境問題是個複雜體,涉及到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大氣污染等諸多因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是污染防治的重點。必須堅持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先行的方針,堅決改變“先地上、後地下”、“先發展、後環保”的狀況,推動我國城鎮化進程真正走上可持續發展軌道。
五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加快推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必須統籌加強農村環境保護。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人口將逐步減少,生活源排放會有所下降,但化肥農藥使用量的逐年提升使種植業的污染物産生量隨之提高,養殖業的污染物排放量也逐年上升。在擴大內需過程中,必須穩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落實好“以獎促治”和“以獎代補”政策措施。
六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促進一系列經濟社會政策的創新,必須不斷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實施擴大內需的過程,必然是經濟社會政策創新的過程。創新經濟社會政策包括環境經濟政策是擴大內需的基本要求和可靠保證。完善的環境政策法規標準制度體系與完備的環保基礎設施、調整優化産業結構,共同構成改善環境質量的三大支柱。我們將抓住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的重要機遇,採取制度體系總體設計、分步實施到位的辦法,積極完善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環境政策法規標準體系,促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政策的一體化。
七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為科技自主創新帶來難得機遇,必須大力研發推廣高效綠色適用技術。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一條原則要求是,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增強三次産業協調性為重點,優化産業結構。在國家新增4萬億元投資中,用於自主創新和産業結構調整的資金達3700億元,佔9%。國家增加知識性投資,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加快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將産生巨大的技術需求,為我國科技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經濟結構轉型提供了契機,也為研發、推廣和應用綠色環保技術帶來了機遇。我國科技對GDP的貢獻率低,單位GDP能耗物耗高,是造成和加劇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堅持自主創新,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大力開發經濟成本小、資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態環境友好的先進技術和適用技術。關鍵技術的順利攻克,共性技術的廣泛應用,必將帶來我國環境污染治理的重大突破。
八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動消費水平升級,必須提倡和引導綠色消費。消費依賴於生産,反過來也促進生産,影響交換和分配。預計到2020年前後,我國城鄉居民將逐步由以吃飽為標誌的溫飽型生活,向以享受和發展為標誌的小康型生活轉變,消費需求進一步多樣化和豐富化,環境污染轉型的壓力不斷加大。哪怕是消費水平的略微提高,個人資源消耗量和生活污染量的略微增加,如果乘以13億人口,都將是一個天文數字。我們必須提倡適度消費,引導綠色消費,改變過分苛求、物欲無度的消費觀念和模式,在消費過程中自覺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二、上半年工作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今年上半年,機關各部門、各單位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導,以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做好應對金融危機條件下的環保工作為主線,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整改落實“回頭看”為載體,按照部黨組的統一部署,認真落實年初確定的十項重點任務,不斷加大力度,積極創新方法,環保各項工作紮實推進,環境質量總體上有所改善。監測結果表明,上半年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高錳酸鹽指數平均濃度繼續下降;113個環保重點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同比增加1.5個百分點,二氧化硫平均濃度繼續下降。
(一)學習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回頭看”進展順利。按照中央關於做好整改落實後續工作和“回頭看”的統一部署,部黨組高度重視,研究提出需要整改落實的143項任務,其中,部領導班子成員負責落實57項,機關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負責落實86項。截至6月底,部領導負責的57項整改任務中,需在年內完成48項,已完成42項,佔年內應完成工作的87.5%,其餘6項正在落實並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需長期完成的工作9項,均有階段性成果。
學習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回頭看”有四個主要特點:一是過去認識不到的,現在認識到了,科學發展觀是政治信仰、科學真理和行動指南,成為環保系統黨員幹部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的黨性意識、精神支柱和行為準則;二是過去解決不了的問題,現在解決了,環評審批改革、“錳三角”區域污染治理和幹部交流輪崗等問題迎刃而解;三是過去辦不成的事,現在辦成了,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綠色環境經濟政策和區域聯防聯控機制等順利推進;四是過去的薄弱環節,現在加強了,污染減排體制機制、環境監測執法和農村環保等一些薄弱環節得到加強。7月8日至9日,中央第三檢查組對我部“回頭看”工作進行全面檢查並給予高度評價,隨機抽選100人,測評結果為,評價“好”的97人,評價“較好”的2人,評價“一般”的1人。
(二)環評制度參與宏觀調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堅持理念創新、方法創新、機制創新,不斷深化環評制度改革,提高審批效率。出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分級審批規定》,明確劃分中央和地方審批權限。出臺《環境保護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內部審查程序規定》,將建設項目分為A、B、C三類,規範和簡化審批程序,建設項目環評受理時間由5天縮短為2天。對符合中央政策要求和環保準入規定的建設項目加快審批,上半年,我部共批准建設項目環評報告書229個,總投資1.1萬億元,有力保障和促進了經濟發展。對簡單低水平重復建設、“兩高一資”和産能過剩項目設置“防火墻”,對總投資1348.1億元的32個建設項目環評報告書作出不予批復或暫緩審批的決定。對華能集團、華電集團以及山東省鋼鐵行業實行建設項目環評暫停審批,並責令有關違法建設項目停止建設。全面啟動涉及15個省(區、市)的環渤海、海峽西岸、北部灣、成渝和黃河中上遊能源化工區等五大區域重點産業發展戰略環評工作。
(三)主要污染物減排成效明顯。毫不鬆懈地狠抓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和管理減排各項措施的落實,加快推進污染減排三大體系建設,強化環保指標考核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導向作用。督促指導各省(區、市)不斷完善污染減排臺賬系統和調度系統,加強減排日常監督監管,推進統計數據和總量核查數據的銜接;會同財政部在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污交易試點基礎上,在浙江等地區開展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交易試點工作。據初步測算,上半年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在一季度分別下降2.9%和4.9%的基礎上,繼續保持雙下降的良好態勢,二氧化硫“十一五”減排目標有望提前一年實現,化學需氧量減排目標可以如期實現。
(四)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紮實推進。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我們認真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關於“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的指示精神,于2009年4月和6月分別召開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會議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會議,全面部署讓松花江、淮河流域休養生息工作。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項規劃實施情況考核暫行辦法》,這是新時期重點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改革創新,重點流域省界斷面水質考核制度全面建立,成為督促檢查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實施情況的重要抓手。會同有關部門對重點流域21個省(區、市)的考核工作已經結束,正在匯總考核結果上報國務院批准後,向社會公佈。在“錳三角”區域環境綜合整治方面,提出加強區域聯動、上下互動的區域環境綜合整治新思路,協調財政部安排環保專項資金1.5億元用於綜合整治,推動該區域經濟發展從“猛發財、發錳財”向“穩發財、可持續”轉變。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總結奧運環境質量保障經驗,研究制定區域環境保護政策措施,積極推進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等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
(五)綠色經濟政策不斷完善。配合財政部制定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聯合財政部、稅務總局初步完成開徵環境稅報告,組織制定《“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産品目錄(2009年)》,包含290余種産品,與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於全面落實綠色信貸政策進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在湖南、湖北、江蘇等省開展污染責任保險試點。綠色稅收、綠色證券、綠色採購、綠色貿易等政策不斷深化,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的綠色經濟政策體系正在形成。
(六)農村環境保護穩步推進。2009年中央農村環保專項資金增加到10億元,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於實行“以獎促治”加快解決突出的農村環境問題實施方案》,出臺《中央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和《中央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採取連片和集中支持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環境功能區劃、生態文明試點和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自然保護區監管工作穩步推進。
(七)環境科技和監測取得新進展。積極實施環保科技創新、環保標準體系和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設三大科技工程。組織編寫併發布我國首個《環境保護技術發展報告》,啟動環境與健康管理體制調研與評估,初步形成我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思路,環境一號A、B星應用系統工程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環境監測定位轉型順利推進,著力推動環境監測“政事分開”,明確環境監測必須堅持“一個統領”、建設“一個體系”、理順“三個關係”和實現“三個説得清”的工作定位,技術核心優勢逐步形成;制定《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積極開展太湖、巢湖、滇池等重點湖泊藍藻預警監測工作。
(八)環保執法監督力度進一步加大。聯合發展改革委、監察部等八部委開展2009年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截至6月30日,全國共出動執法人員66萬多人次,檢查企業27萬家次,查處環境違法企業2235家;組織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等三項執法檢查,對重點流域重污染行業及重點排污企業、2008年7月以來開工建設和投運的建設項目、造紙行業進行執法檢查;組織開展長江環保執法行動,對2137家企業和長江幹流及其主要一級支流沿岸共2503個排污口進行檢查。
環境應急管理處置能力日益提高。2009年上半年,我部接報並調度處置突發環境事件52起,同比下降35%。其中特別重大事件1起,重大事件1起,經過有關地方政府和環保等部門的共同努力,全部得到妥善處置。開通“12369”環保舉報熱線,一個月來接到群眾舉報10076件,受理706件,正在調查處理。
確保核與輻射安全。強化核與輻射安全審評和監督,加快核與輻射監測能力和應急響應能力建設,加強放射源和放射性廢物管理。為進一步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能力,經過深入調研,提出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能力建設的有關建議並上報國務院。
(九)環保基礎工作不斷加強。國家投資5.8億元的環境信息與統計能力建設項目進入實施階段,第一批資金3.8億元已到位,管理辦法已出臺,正在抓緊實施。三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在完成分析匯總工作的基礎上,起草了技術報告和工作總結報告;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已基本完成既定研究任務,提出許多建設性意見,7月21日下午已向李克強副總理作了專題彙報;印發《關於抓緊做好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實施工作的通知》,全面啟動各項工作。這些重大課題的研究必將成為環保事業長遠發展的重要保證。環境國際合作、宣傳教育等取得積極成效。中美清潔水和清潔大氣行動計劃穩步推進,雙邊、多邊、區域合作以及國際環境履約工作有序開展。印發《關於做好新形勢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的意見》,積極開展宣傳報道,營造有利於環保事業發展的輿論氛圍。
(十)機關和直屬單位建設紮實推進。制訂(修訂)《部黨組巡視工作辦法(試行)》、《部黨組和行政領導班子成員述職述廉實施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部黨組領導決策機制更加完善。部黨組提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法治型、和諧型、廉潔型和節約型機關,整個機關和直屬單位幹部職工的工作作風、精神狀態發生明顯改變。幹部培養選拔監督機制進一步健全,加強司處級領導幹部選拔和交流任職,上半年共選拔任用司局級幹部53名,機關處級幹部55名,交流輪崗49名司處級幹部,安排地方挂職鍛鍊司處長20名。對幹部混崗混編情況進行清理,清理機關長期借用人員56名。大力開展領導幹部培訓,舉辦100多期培訓班,全國環保系統4萬多人次參加培訓。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環境形勢依然嚴峻:一是污染減排形勢不容樂觀。隨著擴內需政策實施,經濟形勢企穩向好,壓縮的産能可能會大規模釋放;受經濟形勢影響,一些治污設施減排效益可能會大幅下降。二是低水平重復建設和“兩高一資”産業有所抬頭。個別地方忽視環境保護,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又重新被提上日程,甚至一些已被淘汰的落後産能、設備和企業又死灰復燃。三是環保政策落實受到影響。個別地方降低要求,放鬆環保監管,一些地方為保增長,環保政策措施軟化。四是部分企業出現放鬆環境管理的現象。為保利潤治污設施運行資金不足問題凸顯,達標率有可能進一步下降,尤其是中小企業治污設施正常運行壓力加大,偷排漏排現象增加。五是環保工作還不能夠完全適應形勢和任務的需要。幹部隊伍中有一些同志作風漂浮,開拓創新能力不夠,攻堅克難本領不強,工作安排上缺乏統籌考慮,不必要的檢查過多,給基層帶來較重負擔,這些因素制約了環保重點工作的落實。我們一定要全面觀察、科學分析、準確判斷,針對一些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採取果斷有力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三、下半年工作任務和落實會議的幾點要求
2009年下半年,我們要按照李克強副總理的重要批示和在環境宏觀戰略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把保增長和調結構、促進發展和節能減排更加有機地結合起來,統籌兼顧,突出重點,進一步增強參與宏觀調控的預見性、主動性和針對性,毫不鬆懈地推進污染減排和生態環境建設,促進環保産業發展,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發揮更加積極有效的作用。具體講,要著力抓好以下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毫不鬆懈地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節能減排作為環保工作的硬抓手,需要採取硬措施。要將“保運行”作為當前減排工作的中心任務,加強減排監督檢查和執法,狠抓企業治污設施正常運行;以火電行業為重點,大力削減鋼鐵、有色、水泥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以造紙行業為主攻方向,重點削減化工、釀造、印染行業水污染物排放量;配合有關部門建立淘汰落後産能企業名單公告制度,督促地方和企業加快淘汰落後生産能力;強化減排目標責任制,嚴格實施各項處罰和問責措施,確保完成年度減排任務。
(二)進一步提高環評工作質量和管理水平。嚴格執行和繼續改進環評制度,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服好務,為控制“兩高一資”把好關;進一步推進規劃環評,從決策源頭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強化驗收監管,把環評要求和環保措施落到實處;加快環評機構改革,加強環評審批監督,嚴格環評單位資質管理,推進“陽光環評”,做到科學環評、廉潔環評,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環評市場秩序。
(三)深入開展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集中宣傳胡錦濤總書記關於“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的指示精神,落實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各項政策措施,同時充分利用舉辦世界湖泊大會的契機,讓全世界更多地關注、了解和支持我國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的理念和行動;著力抓好飲用水環境安全保障,組織開展環保重點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評估;堅持區別對待,組織編制九大重點湖泊“一湖一策”綜合治理方案;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新機制,全面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深化工業污染防治和城市環境管理,推進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和化學品環境管理。
(四)全面啟動農村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護。做好2008年“以獎促治”項目考核驗收和績效評估,抓好示範工程。組織召開全國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現場會,總結部署落實“以獎促治”、“以獎代補”政策措施,加強農業生産環境監管和土壤污染防治,深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深化生態示範建設,深入推進區域、資源生態保護和自然保護區監管,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五)強化環境執法監督和環境應急處置。制訂“建設完備的環境執法監督體系”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執法體制機制,提升環境監察隊伍整體能力水平;持續開展環保專項行動,深化環境執法後督察和掛牌督辦;規範簡化流程,創新排污收費和排污申報工作;做好環境風險源調查和環境隱患排查,推動建立應急聯動機制,妥善應對突發環境事件。要做好“12369”熱線電話投訴處理工作,抓住典型案件,維護群眾環境權益,做成環境保護部的新品牌。
(六)確保核與輻射安全。做好運行核電廠、在役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環設施監管,加強核安全設備輸變電工程監管,規範射線裝置單位許可證審批,推進放射性廢物的處理處置,全面推動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能力和法規標準體系建設。
(七)大力發展環境監測、科技和環保産業。組織實施《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做好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環境預警與應急監測。集中力量優先開展總量控制等方面科技攻關,科學制定修訂重點行業污染排放標準。發揮好環境諮詢委和科技委的作用。積極發展環保製造業和環保服務業,支持各類企業參與污染治理,推動環保産業發展,為經濟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為加大污染防治力度、騰出和擴大環境容量、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八)不斷完善綠色環境經濟政策。完善綠色信貸、綠色稅收和綠色貿易政策,推進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工作,組織制訂環境經濟政策配套綜合名錄,建立和完善重污染企業退出機制的指導意見,配合有關部門適當提高排污費、污水和垃圾處理收費標準,積極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加快推動規劃環評條例的出臺,有序推進環境立法有關工作。
(九)應用好環保三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成果。抓好全國污染源普查總結發佈階段各項工作,抓緊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收尾工作,組織實施好水專項。充分吸收和運用三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的成果,在完成“十一五”環保規劃中期評估的基礎上,科學謀劃“十二五”環保規劃框架、目標指標體系、環保投入體系以及政策法規體系,提高規劃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執行力。
(十)繼續深化“六型”機關建設。堅持“從嚴治部,從我做起”,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深入推進學習型、服務型、法治型、和諧型、廉潔型和節約型機關建設,切實增強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增強推進歷史性轉變的能力,增強團結奮鬥的能力,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把部機關建設成為引領環保事業快速發展的“火車頭”。
下半年工作任務已經十分明確,關鍵在於狠抓落實。我就做好下半年的工作再強調幾點要求:一要把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落實到位。認真學習、深刻領會,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把智慧、力量和行動凝聚到中央精神上來。二要把學習實踐活動整改任務落實到位。以學習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回頭看”抽查為新的起點,繼續加大力度,著重在解決突出問題、完善體制機制上下功夫,抓好整改任務落實,不斷拓展、充實和深化整改落實成果。三要把反腐倡廉最新文件有關規定落實到位。前不久,中央集中出臺《中國共産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關於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等四個文件,充分體現中央以制度建設為抓手,注重從源頭防治腐敗的決心,各部門、各單位一定要認真學習、熟悉掌握有關要求,進一步鍛鍊提高能辦事、會辦事、辦成事、不出事的能力。四要把重點工作落實到位。集中全力,強化措施,細化任務,在重點工作上抓落實,一抓到底,務求實效。五要把各部門、各單位領導責任落實到位。會後,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組織傳達學習會議精神,于8月10日前將學習貫徹落實情況報辦公廳。辦公廳要對各部門、各單位在會上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認真梳理,轉交有關部門研究提出解決措施,做到件件有交代、事事有回音。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負總責,精心組織,週密部署,將目標任務層層分解,責任到人,加強指導和督促檢查,使得所在部門和單位的人員擰成一股繩,舉全力完成各項既定工作目標和任務。
同志們!做好環境保護工作任務艱巨,意義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進取、群策群力、共克時艱,加大環境保護工作力度,為建設生態文明做出新的更大貢獻,以一流的業績向新中國成立六十週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