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的臺兒莊區薛莊村“打工嫂”周月梅,搖身一變成了棗莊鴻達電子公司經理,失業返鄉的她通過創業找到了新崗位,而且使附近村莊的40多位兄弟姐妹圓了就業夢。
周月梅跟丈夫在蘇州一家電子廠打工7年多,因企業裁員,夫妻倆返回家鄉。澗頭集鎮黨委、 政府領導上門走訪時了解到,周月梅夫妻倆打工積攢了些錢,而且懂技術,熟悉市場,便引導他們自主創業,為其協調了廠房、農信社貸款。年初,周月梅夫妻的電子元件加工廠在賀窯村廢棄的小學開張。在此打工的賀窯村村民李懷琴等人很滿意——家裏農活不耽誤,每月還能收入 800多元。據介紹,加工、生産變壓器的鴻達電子公司,目前安排返鄉農民工 13 人、“零轉移”家庭5人、農民24人。
去年初,臺兒莊區委、 區政府實施了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工程,力爭每戶農民家中至少有1人外出打工。受金融危機影響,一些在外務工的農民工返鄉,富餘勞動力轉移工程遭遇寒流。區委書記劉玉冰認為,危中覓機,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工程要創新思路,從尋找崗位向創造崗位轉變。很多返鄉農民工懂技術,有信息,只要提供舞臺,他們就會各顯其能,帶動更多的農民就業。從打工經濟轉向創業經濟,也是振興縣域經濟的重要途徑。
創業難,農民創業更難。 區、鎮、街幫包乾部對5000余返鄉農民工挨門逐戶走訪,鼓勵有技術、有資金、有管理經驗的農民工自主創業。通過創業分析、成本核算、選擇項目等方面的培訓,增強其創業能力和信心,並協調有關部門為創業者在項目審批、場地租賃、水電安裝、貼息貸款、稅收優惠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目前,312 名返鄉農民工創辦各類加工製造企業287家,安置農村富餘勞動力3783人。臺兒莊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實施一年多來,全區 205個行政村居的3310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消零”,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27067人。(張環澤 陳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