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接種甲肝疫苗,新建危重孕産婦會診搶救中心,啟動青少年健康促進……上海市衛生局日前透露,上海市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07—2009)中,十大公共衛生公益實事項目已經順利完成,受益人群主要是老人、兒童、婦女、農村居民、外來人員以及患病貧困人群等弱勢群體。
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最有效方法是加強預防,預防的“撒手锏”是接種流行病疫苗。以甲肝為例,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全市有超過30萬人感染,但限于當時的科技水平,預防甲肝只能停留在防止“病從口入”的被動策略上。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甲肝疫苗問世,但屬於自費疫苗,接種率較低,始終徘徊在50%—60%,距離控制疾病流行的接種率水平還有很大差距。
為讓廣大市民享受到社會發展的成果,上海市2007年啟動的公共衛生行動計劃中,擴大免疫規劃列為十大實事之首:投入1.34億元,將甲肝、麻腮風、流腦AC群疫苗三種新疫苗納入免費接種範圍,用更安全的白百破無細胞疫苗替代白百破全細胞疫苗,乙肝疫苗免費接種對象擴大至全人群……目前這5種擴大免疫規劃疫苗的報告接種率,在上海市人口和外來人口中均超過了99%。公共衛生專家胡家瑜欣喜地説,不久的將來,不但人群普遍對甲肝産生免疫力,甲肝大流行的歷史一去不返,而且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疫情也將更有效控制,市民健康得到進一步保障。
孕産婦死亡率,是世界通行的三大國民健康指標之一,上海戶籍市民的相關數據多年來穩定在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但隨著流動人口不斷增加,外來危重孕産婦會診難、轉院難也客觀存在。為此,上海從2007年起著手構建全市危重孕産婦搶救網絡,在新華、仁濟、市一、市六醫院和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建立了5家“危重孕産婦會診搶救中心”。兩年多來,中心已經搶救危重孕産婦500多例,2009年上半年的成功率達到了95.4%。數據顯示,上海市全人口(包括戶籍和常住人口)孕産婦死亡率,2004—2006年在25—30/10萬左右,2007—2008年連續兩年保持12/10萬,而2009年上半年更降至8/10萬,已經接近世界發達國家水平。
近年來,上海市民的疾病譜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成了威脅健康的主要殺手。健康干預要從源頭開始,十大公益實事中與兒童有關的就佔了三項:口腔病、近視和肥胖。其中學生肥胖群體性防治項目,在楊浦和寶山選取10所小學試點,調查發現肥胖和超重發生率達到了36%,而肥胖組的兒童血壓偏高的也達到了31.38%。通過健康教育、鼓勵運動、調整午餐、家庭上門指導等綜合措施,防治項目不但有效控制了超重兒童不斷增長的趨勢,而且一年後跟蹤調查顯示,試點學校學生的肥胖和超重降低了8%。
為60歲以上老年白內障患者開展免費復明手術,為無業貧困精神病患者免費提供基本藥物,改造1000所村衛生室的標準化配置,新增120輛急救車……一件件實事順利完成,一個個關係群眾利益的公共衛生問題得以解決。據透露,公共衛生三年行動計劃的所有74個項目,年底將全部保質保量完成,上海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將躍上一個新臺階。(記者 孫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