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把空調溫度設得過高,室外很冷而室內卻能穿短袖;夏天把空調溫度開得過低,進屋還要穿一件披肩,這些做法都不可取。”10月14日,在南通舉行的第六屆長三角科技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作了題為“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的精彩報告。他指出: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讓老百姓全面理解氣候變化,以正確引導其消費行為,從而促進低碳經濟發展。
“全球變暖是一個大氣候、大空間、大時間概念,要積累幾十年全球各大洲的數據驗證。”徐匡迪介紹説,最近100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0.74攝氏度,導致的一系列後果已眾所週知。在過去8年裏,全球碳排放量增長了三分之一,其中的三分之二來自中國。2006年中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4.32噸,到2008年已經接近5噸,超過世界平均值的4.18噸,是印度的3.7倍。因此,我國二氧化碳的排放形勢嚴峻。
但不是每一個普通百姓都能對氣候變化做出準確判斷的。徐匡迪院長給在座聽眾算了一筆賬:發電廠發出的電,只有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能夠被用戶真正利用。2006年的一份調查,已被他引證多次。這份對北京中關村某中等收入住宅樓25戶家庭的能源消耗調查,其結果顯示,單位面積平均能耗為23千瓦時。令人吃驚的是,耗能最少和最多的家庭之間居然相差50倍。“人的消費行為,對終端的能源消耗具有決定性影響。”
“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是走向低碳經濟的第一步。”徐匡迪説,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需要依靠技術進步,提高現有能源使用效率;加大核電發展的力度;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但他同時強調,現在人們的一些生活方式、消費理念需要轉變。
“有一種説法,現在是市場經濟,我有錢愛怎麼消費就怎麼消費。”徐匡迪院長説,資源是整個社會的,過去僅僅依靠道德來約束,這還不夠,今後還需要強化所有成員都要遵守的社會責任,“要把節約變成社會時尚。”
以汽車為例。汽油真正用於汽車,大概只佔汽油消耗的13%,87%沒有用於車牽引。用到什麼地方去了呢?比如,用於發動機本身的損失,等紅綠燈時汽車停在那裏,還有能量傳送的損失,等等。徐匡迪院長説,同樣運載240人,軌道交通需1個單位路面資源,公共汽車需要2個,私家車需要6個,不同交通設施道路面積可以相差30倍。你坐軌道交通1公里一個人只要0.01公斤的標煤,如果坐公共汽車是0.02,如果坐出租車是0.14,所以,能源消耗,從我們中國的國情來講,應大力提倡市民選擇公共出行,不能大量發展私家車。
“千萬不要以為新建築就比老建築節能。有時,技術先進的新辦公建築,單位面積能耗比老建築高出10倍。”徐匡迪院長舉例説,建於上世紀一二十年代的清華學堂,每平方米每年能耗34千瓦時,而上海金茂大廈每平方米的年能耗是215千瓦時,美國UPENN辦公樓能耗更高達356千瓦時。去年,我國建築能耗已佔到總能耗的24%,“建築節能迫在眉睫。”徐匡迪建言,不要為追求建築物的新穎時髦再盲目引進外國技術,要評估其能耗表現,比如,高緯度地區,大面積玻璃幕墻就不適用。 (作者:吳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