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重慶:創新機制保障農民工子女就學 推進教育公平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02日   來源: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站

    在統籌城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進程中,為保障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權利,切實推進教育公平,重慶市堅持把解決農民工隨遷子女就學問題作為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切實提高農民工子女就學保障水平。

    一、建立“三統一”機制,保障農民工子女進得來

    重慶市建立統一規劃辦學、統一條件入學、統一標準收費 “三統一”機制,努力暢通農民工子女就學綠色通道,確保農民工子女進得來。

    一是統一規劃辦學。堅持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就讀為主,按照“相對就近,免試入學,統籌安排,一視同仁”的原則,鼓勵公辦中小學敞開校門,廣泛接納農民工隨遷子女。

    二是統一條件入學。由於農民工子女流動性較大,為方便入學,重慶市採取特事特辦,著力簡化入學報名程序,降低就學門檻,在入學、轉學等方面給予靈活辦理,凡進城農民工在重慶市具有相對穩定的工作並購置有住房,其子女入學按照“三對口” 原則(即學齡兒童與父母的戶口、房管證或房産證、實際居住地一致),按劃片招生政策執行。租借住房居住的進城農民工,只要能提供相關佐證材料的,由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按指定學校安排其子女就近入學。必要時還可先入學、後辦手續;也可中途申請辦理異動手續。

    三是統一標準收費。重慶市堅持農民工子女收費與本區(縣)域內學生一視同仁的原則,並在開學工作檢查時,把農民工隨遷子女就學情況作為檢查的重點,堅決杜絕接收學校以任何理由和任何名義向農民工子女收取“借讀費”、“贊助費”、“捐資助學費”、“共建費”等。同時,還積極暢通貧困學生資助渠道,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建立“貧困農民工子女就讀基金”,廣泛開展助學活動,確保農民工子女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二、建立“三統籌”機制,保障農民工子女容得下

    重慶市各區縣按照《中共重慶市委辦公廳、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子女農村留守兒童接受義務教育工作的通知》(渝委辦發(2008)12號)要求,統籌建設一批、擴建一批、安排一批農民工子女就讀學校,調整投入重心,大力實施徵地擴容計劃,確保農民工子女容得下。

    一是拆並與擴容結合,統籌優化配置農民工子女就讀學校。重慶市各區縣根據區(縣)域內適齡入學人口規模和學校發展現狀,結合城鎮化進程和新農村建設實際,分階段、分區域逐步調整鄉鎮初級中學、完全小學佈局,採取拆並與擴容相結合的辦法,優化配置資源,有效解決了一些學校教育資源不優,一些學校容量不足的矛盾。

    二是新建與擴建結合,統籌建設農民工子女就讀學校。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重慶市各區縣政府努力保障新城學校建設與城市建設同步,堅持把教育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在城鎮建設規劃時,優先考慮學校用地。按照《農村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和《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啟動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新農村衛生新校園建設工程和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不斷優化資源配置,使每一位隨遷農民工子女都能享有公辦學校教育。

    三是集中與分散結合,統籌調配農民工子女就讀學校。重慶市各區縣政府都出臺了相關的《進城就業農民工子女入學的相關規定》。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針對農民工子女的實際情況,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將農民工子女安排在農民工子女就讀學校就讀,或安排在劃片指定的接受農民工子女就學的公辦學校就讀,確保每位農民工子女有學上。

    三、建立“三特色”機制,保障農民工子女留得住

    農民工子女進得來,還得留得住。農民工隨遷子女大都來自邊遠農村,各種素質與城鎮孩子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為了更好更快的縮小農民工子女與城鎮孩子之間的差距,讓農民工子女和城鎮孩子一起放飛理想,重慶市著力構建農民工子女“成長檔案、教學管理、人文關懷”三大特色機制,確保農民工子女留得住。

    一是建立成長檔案。每學期開學初,各校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通過採集每個農民工隨遷子女的基本情況,建立農民工隨遷子女成長檔案,檔案包括學生的學習情況、身體素質、家長姓名、家庭詳細住址、家長務工單位及聯絡方式等信息,學校隨時與家長聯絡溝通,跟蹤管理,學生的每一個成長足跡都會再現在成長檔案中。

    二是嚴格教學管理。不斷完善教育質量檢測評估制度,實行流動人口子女與城區學生統一編班,在學生管理、評優獎勵、入隊入團、考試競賽、文體活動等方面,流動人口子女與區(縣)域內學生一視同仁,充分展現農民工子女的學業風采。同時,廣泛開展“一幫一、一對一”幫扶活動,幫助農民工子女增強學習自信心,培養農民工子女樂觀向上、勇於創新的拼搏精神。

    三是實施人文關懷。各級各類學校建立了心理聊天室,配備有專門教師充當“知心姐姐”,配置大彩電、功放、影碟等設備,定期對農民工隨遷子女開放。同時,大力實施學生營養配餐行動,切實保證學生吃得飽、吃得安全、吃得衛生,吃得有營養。讓農民工子女在學校找到“快樂之家,溫馨之家,書香之家”的良好感覺。

    四、建立“三優化”機制,保障農民工子女學得好

    為讓每一位隨遷農民工子女的學習有良師的指導,重慶市著力優化“管理團隊、學科教師、班主任”三支隊伍,確保農民工子學得好。

    一是優化管理團隊。以提高服務意識、增強統籌城鄉教育發展能力為重點,優化機關工作人員對隨遷農民工子女的就學管理與服務;健全完善幹部培養、考核、交流制度,優化學校幹部隊伍對隨遷農民工子女的管理與服務;突出師德師風和教師專業化發展,完善教師競聘上崗、績效考核和引進、流動機制,優化班級教師搭配,服務隨遷農民工子女教育教學,使隨遷農民工子女進得來,留得住,“一個都不能少”。

    二是優化學科教師。學科是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基礎,學科教師是學生發展的引領者。用公平的職稱晉陞、評優、爭先機制激勵學科教師的專業成長。將最優秀的學科教師配備到有隨遷農民工子女的班級,關注隨遷農民工子女的學習,使隨遷農民工子女“一科都不能差”。

    三是優化班主任。對安排有隨遷農民工子女的班級,各學校配備優秀的班主任,積極開展農民工子女的心理諮詢,學業輔導,建立家校聯動機制,切實關注隨遷農民工子女的全面發展,協調學科教師的工作配合,使每一位隨遷農民工子女“五育”並進,協調發展,“一育都不能偏”。

 
 
 相關鏈結
· 全國工會積極幫助困難職工和農民工子女上學就業
· 武漢:農民工子女免費“科教遊”現已接受報名
· 浙江高校學子為農民工子女開設免費“暑期課堂”
· 在廈門務工農民工子女可參保市未成年人醫療保險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