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在中東部旱作區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的同時,開始在河西及沿黃灌區做農業節水的大文章,將實施千萬畝十億立方米節水工程,通過3年努力,爭取到2012年,在河西及沿黃灌區累計推廣1000萬畝,實現節水10億立方米,並確定明年推廣灌區農田節水技術200萬畝。
河西及沿黃灌區是甘肅農業的“精華寶地”,但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受氣候變暖影響,祁連山雪線不斷上升,加之黑河分水到下游、石羊河流域增加生態用水、黃河流域受“分水指標”限制等原因,造成河西及沿黃地區水資源緊缺。同時,傳統的大水漫灌使農業成為耗水“大戶”。據測算,目前全省農業灌溉畝均用水量為539立方米,高於全國492立方米的畝均用水量,河西玉米、小麥兩大類糧食作物畝均用水量分別為640立方米、560立方米,單方水糧食生産率分別為1.3公斤和0.8公斤,均比全國平均水平低0.2公斤。
根據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要求把節約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作為關係灌區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任務,通過農業高效節水,為工業化、城鎮化和産業化騰出用水空間,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基於省農牧廳近年來推廣的壟作溝灌、壟膜溝灌和膜下滴灌等農田節水技術,灌區農田每畝可節約60立方米至250立方米的水資源,使農民從節水和種植中畝增收40元至200元的收入,省上決定依靠科技推廣高效農田節水技術,在河西和沿黃灌區累計推廣1000萬畝農田節水技術,可節約10億立方米的農業用水,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用水騰出新的空間。
據悉,省上將設立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高效農田節水技術,對膜下滴灌技術按實際完成面積給予補貼,對壟膜溝灌和壟作溝灌技術所需配套農機具,全部納入農機具購置貼補範圍。並通過農業結構調整,發展綠色釀酒葡萄業,變高耗水糧食生産區為低耗水畜牧生産區,來增加農民收入。 (記者 王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