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鄭國光:科學應對全球變暖 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01日   來源:氣象局網站

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 鄭國光
(原載《求是》雜誌2009年第23期)

    我國是一個氣候條件複雜、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減輕全球氣候變暖對我國糧食安全的影響,增強農業抗禦氣候風險的能力,應當成為我國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和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

    一、全球氣候變暖已對我國農業生産和糧食安全造成顯著的影響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認為,全球氣候呈變暖趨勢。在此背景下,20世紀90年代全球極端氣象災害比50年代高出5倍以上。未來全球極端氣象災害可能出現多發、頻發、重發趨勢,包括農業生産在內的全球可持續發展將面臨巨大威脅。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全球和我國農業生産都將出現大幅波動,糧食供給的不穩定性會增大。

    研究表明,氣溫每上升1℃,糧食産量將減少10%。高溫條件下作物生育期縮短,生長量減少,可能會抵消全年生長期延長的效果。氣溫每升高1℃,我國水稻生育期將平均縮短7—8天,冬小麥生育期將平均縮短17天。由於生育期縮短,減少了作物通過光合作用積累幹物質的時間,質量也會下降。在現有的種植制度、種植品種和生産水平不變的前提下,到2030年,我國種植業生産潛力可能會下降5%—10%,其中灌溉和雨養春小麥的産量將分別減少17.7%和31.4%;2071年—2100年,我國冬小麥生産潛力將下降10%—30%,水稻生産潛力將下降10%—20%,玉米生産潛力將下降5%—10%。

    氣候變化將導致我國主要糧食作物水分虧缺、農業自然災害頻發,糧食生産波動性加大。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我國農業氣象災害、水資源短缺、農業病蟲害的發生程度都呈加劇趨勢。若多種災害同時發生或連片發生,將造成糧食生産能力嚴重降低、減産幅度會進一步加大。同時,氣候變化增加了土壤水分、有機質和氮的流失量,加速了土壤退化和侵蝕,削弱了農業生態系統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氣溫升高,還將導致乾旱地區降水量減少,土壤風蝕嚴重,沿海地區土壤蒸發量增加,土壤鹽漬化程度加重。

    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大範圍持續性乾旱成為農業生産的最嚴重威脅。我國每年因旱災平均損失糧食300億公斤,約佔各種自然災害損失總量的60%。上世紀中葉以來,我國農作物乾旱受災面積逐年增加。按年代平均,20世紀50—90年代,我國農作物旱災面積依次為531.7、800.4、853.9、1129.4、1384.2萬公頃。研究表明,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已經持續30多年的華北地區乾旱問題在未來10多年內仍不會有緩解跡象。同時,南方雨量豐沛地區的季節性乾旱也日益凸現。2006年,重慶市和四川省出現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高溫伏旱;2007年,湖南、江西、四川、重慶等省(市)部分地區發生了嚴重的夏旱或秋旱,均對農業生産造成了嚴重影響。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的增多、增強,旱災危害的程度、範圍呈加重、擴大態勢。因此,在重點關注北方乾旱對農業生産威脅的同時,應高度關注南方季節性與持續性乾旱對農業生産造成的影響。

    全球氣候變暖也會給我國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産帶來一定的有利因素。高緯度地區熱量資源將有所改善,喜溫作物界限北移,進一步帶動種植業的結構調整。在我國東北地區,20世紀90年代以來氣候增暖明顯,水稻種植面積得以北擴,以前是水稻種植禁區的伊春、黑河,如今也可以種植水稻。由於年平均氣溫升高,特別是農作物生長期氣候條件發生變化,2000年黑龍江省水稻種植面積擴大到1980年的7倍,全省玉米主産區南移,麥豆産區北移,使得近15年來該省糧食增産10%—13%。熱量條件的改善同時使低溫冷害有所減輕,晚熟作物品種面積和産量都有所增加。吉林省的玉米成熟期較以前延長了7—10天,高産晚熟玉米種植面積增長迅速。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我國長江以北地區,特別是中緯度和高原地區,作物適宜生長的日期提前、停止生長的日期延後,農業生産潛在的生長季節有所延長,導致我國現行的種植制度和作物佈局發生改變,復種指數提高。據估計,在溫度上升1.4℃、降水增加4.2%的條件下,我國農作物每年一熟的種植面積由當前的62.3%下降為39.2%;每年兩熟的種植面積由24.2%增加到24.9%;每年三熟的種植面積由當前的13.5%上升到35.9%。但是,由於氣候變暖導致土壤水分的蒸散量加大,一些作物可利用的水資源量將減少,這種熱量資源增加的有利因素可能會由於水資源的匱乏而無法得到充分利用。同時,為提高對熱量資源增加量的利用,短期內對水資源的惡性透支,也會對國家糧食的長期安全造成嚴重影響。

    總體來看,全球氣候變暖將導致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生産潛力下降、不穩定性增加。如果不採取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措施,以我國現有的生産水平和保障條件,到21世紀後半期,我國主要農作物,如小麥、水稻和玉米的年産量最多可下降37%。氣候變化和極端氣象災害導致我國糧食生産的自然波動,將從過去的10%增加到20%,極端不利年景甚至達到30%以上。氣候變化也將使世界糧食總産下降、糧食生産的波動性增大。預計到2050年,在極端異常年份,南亞穀物産量可能減少30%。世界糧食儲備水平大幅下降,將加大我國糧食進口的難度,依靠進口來彌補我國糧食産量不足的形勢不容樂觀。氣候變化和氣候異常通過影響糧食生産大國和主要糧食進口國的糧食産量變化,進一步影響國際市場糧食價格變化。

    二、採取科學有效措施化解農業生産面臨的氣候風險

    全球氣候變暖是客觀事實,對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來説,適應氣候變化比減緩氣候變化的要求更為現實、更加迫切。氣象條件直接影響和制約著農業生産過程,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農業的脆弱性最大,適應氣候變化的要求最高,壓力也最大。因此,應當把適應氣候變化作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優先戰略,把促進農業生産和保障糧食安全作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首要任務。

    科學規劃適應全球氣候變暖的農業生産格局。要高度重視和著力緩解極端氣象災害和不利氣候條件對糧食增産、穩産的不利影響,重點加強主要糧食作物和糧食主産區農業氣象災害應對防範體系建設。採取切實有效的綜合措施,加大農業抗禦乾旱、洪澇、凍害、熱害等氣象災害和農業病蟲害的投入力度,加強農田水利工程、農業基礎設施和人工影響天氣工程建設,提高農業抗禦自然災害工程標準。從保障農業持續增産和糧食長期安全角度出發,進一步挖掘糧食生産潛力,優化配置糧食生産資源。深入分析未來光、溫、水資源分配和農業氣象災害的新格局,開展農業氣候資源的調查和利用途徑研究,加快更新農業氣候區劃。通過對現有農業結構和品種佈局進行重新規劃,儘快適應新的資源環境,提高氣候資源利用效率。

    依靠自己力量保障糧食安全。由於氣候變化導致主要糧食作物生産潛力下降、不穩定性增加的影響具有全球性,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糧食安全問題。世界糧食市場可交易量、庫存量在不同年份會有更大波動,加之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分歧,糧食用於生産生物燃料的趨勢難以根本扭轉,加大了糧食需求壓力,全球糧食貿易可用於我國進口的總量微乎其微。因此,我國糧食安全不能依賴國際市場,只能立足於自身。當前,要更加嚴格地執行黨中央、國務院禁止用糧食生産生物質燃料的政策。國家保護耕地、促進農業生産、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的各項政策措施應當長期堅持並認真落實,夯實我國農業生産和糧食安全應對氣候變化的基礎。

    適時加大糧食儲備,防患于未然。在正常年份,即便遇到一些極端氣象災害,我國糧食生産的總體波動幅度也能控制在10%—20%之間。但是,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極端氣象災害的發生時間、空間、強度及其持續性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確定性,主要糧食産區極有可能同時發生具有較大影響的極端氣象災害,發生連片、連年、高強度的乾旱、暴雨、洪澇災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由於氣候變化影響的不確定性,我國糧食生産波動幅度甚至會擴大至30%—50%。如果這些極端氣象災害在5年之內連續出現兩次以上(如兩年或3年連續大旱),將會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産生活帶來難以估量的影響。這種全國性極端自然災害事件在1928—1930年、1959—1961年就曾出現過,其中1928—1930年正處於我國近百年來第一個明顯增暖期(20世紀20—40年代)。因此,必須立足於預防大災、巨災和持續性災害,克服豐年麻痹放鬆、歉年緊張過度的思想,在提高我國糧食國家儲備水平的同時,根據不同時期氣候變化和糧食生産形勢,科學調整糧食收購政策和儲備決策,以備不時之需。

    重視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測和防禦,著力加強農業生産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建設。大力加強乾旱、洪澇、風雹和低溫等重大農業氣象災害的監測、預測和防禦技術研究,加強長期天氣預報和極端氣候事件預測及極端氣候事件對糧食生産影響的評估研究,建立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和調控服務體系,建立健全氣象防災減災預警系統,為最大限度地減輕農業氣象災害造成的糧食損失提供科技支撐。

    加強農業病蟲害發生的氣象條件預測和防治。加強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發生、流行與氣象條件、氣候背景的關係研究,加強氣候變暖對病蟲害發生、流行趨勢的影響研究,建立病蟲害預測預報的氣象指標體系,重點做好農作物病蟲害大發生年份的氣象預測預報服務。有計劃地培育和選用抗旱、抗澇、抗高溫等抗逆品種,採用防災抗災、穩産增産的技術措施及預防可能加重的農業病蟲害。

    大力發展節水農業,走可持續農業發展道路。我國是一個缺水國家。受季風氣候影響,北方地區年平均降水量不足800毫米,華北地區則更少,河流徑流量逐年減少。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對水資源的過度消耗,使許多水庫往往無水可蓄,農業生産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靠天吃飯”,或者是過度依賴超采地下水。在一些極度缺水地區,農業用水居然佔總用水量的絕大部分。河北省白洋淀流域地處半乾旱氣候區的華北地區,人均水資源總量只有116立方米,僅相當於全國平均值的5.3%左右,屬於極端缺水地區。2006年,白洋淀流域用水總量達到32.17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26.96億立方米,工業用水3.95億立方米,城鎮居民生活用水1.26億立方米,分別佔水資源總量的83.8%、12.3%和3.9%。根據目前的用水結構分析,降低全社會用水總量的最大潛力在農業。因此,調整種植結構、改進灌溉方式、發展節水農業是我國應對農業生産長期氣候風險的當務之急。在乾旱和半乾旱以及乾旱化趨勢明顯的地區,必須採取選育抗旱作物品種、秸稈覆蓋抑制蒸發、少耕免耕深翻改土、化學節水等措施,努力降低農業生産和全社會的用水量。 

 
 
 相關鏈結
· 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會見來訪的香港天文臺長李本瀅
· 鄭國光:全力以赴做好氣候變化大會科技支撐工作
· 鄭國光強調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氣象事業科學發展
· 鄭國光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氣象部門黨的建設
· 鄭國光在京會見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郭啟俊一行
· 鄭國光出席GEO會議 中國宣佈承辦2010年部長峰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