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氣象科技國際合作60年掠影:放眼看世界的先行者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04日   來源:氣象局網站

    讓我們逆著時光之河遊走,回首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氣象部門的國際合作歷程,恰似一面鏡子,折射出60年來新中國對外活動的起起落落。在這段並非一帆風順的歷史進程中,氣象部門早早地借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率先走出了國門,成為睜眼看世界的先行者。

    開闢國際合作“新疆界”

    上世紀50年代初到60年代,由於美國控制,百廢待興的中國在世界氣象組織的合法席位被中國台灣佔據。與其他部門一樣,我國氣象部門的國際科技合作只能在社會主義陣營國家之間進行,主要學習和借鑒前蘇聯的氣象科學技術和工作經驗,並曾多次派出人員赴前蘇聯培訓。1956年,在北京舉行的亞洲五國氣象會議則成為這一時期氣象科技國際合作的代表性事件。

    進入20世紀70年代,隨著中國外交取得突破性進展,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大通過了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決議。世界氣象組織也于1972年2月24日通過表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為中國唯一合法代表。於是,氣象部門成為新中國第一個恢復參加聯合國專門機構的部門。

    1973年,世界氣象組織決定北京為世界天氣監視網全球電信系統主幹線和支線上的區域通信樞紐。為建立該樞紐,中央氣象局選派通信專家赴英國、聯邦德國和日本進行實地考察。在我國改革開放前,這種到國外引進技術裝備的大型考察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再次給氣象科技國際合作帶來了“春天”。1979年,美國科技代表團訪華,中美雙方在人民大會堂簽署了大氣科學技術合作議定書。氣象科技合作是中美雙方第一批少數科技合作領域之一。與其他部門相比,氣象部門率先開展的國際合作起到了示範作用。對此,前國務委員宋健肯定地説:“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氣象部門率先實行了對外開放。”

    60年來,國際氣象科技合作與交流全面展開。中國全面參與了世界氣象組織及其他相關組織的各項活動,積極開展與各國的氣象科技合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先進人才、選派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出國(境)培訓。國際氣象科技合作為促進我國氣象事業的快速發展和人才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國際氣象科技合作已經成為整個氣象事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合作領域廣泛深入

    1996年12月30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在視察中國氣象局時明確指出,氣象工作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國際聯絡非常廣泛。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氣象部門分別同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朝鮮、芬蘭、英國、德國、法國、以色列、伊朗、古巴、巴基斯坦等22個國家簽訂了氣象科技合作協議或探討合作意向,而合作的領域涉及數值預報、衛星氣象、資料交換、氣候預測與氣候變化、熱帶氣象,乃至農業氣象、應用氣象、人工影響天氣、自動氣象站、教育培訓等方面。

    其中,中美氣象科技合作更是成為中美兩國在高科技領域合作的成功範例。中國氣象局先後從美國引進氣象衛星電子芯片、高性能計算機系統、新一代天氣雷達等硬體設施,並得到了美國政府高層的支持。這些設備對提高氣象監測預測能力、推動我國氣象事業現代化建設進程發揮了重要作用。

    除硬體設施外,引進國外智力也是氣象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氣象事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目前,中國氣象局已有2000多名氣象科技人員出國進行技術交流和合作研究,近千名人員出國學習和培訓,曾邀請1500多名外籍專家來華學術交流和講學。組織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和局直屬業務、科研以及內設機構的技術和管理人員出國培訓,有效地促進了我國氣象事業的發展,加速人才隊伍培養。

    硬體和軟體兼備,引進與輸出並行是氣象部門對外合作中的重要特色。到目前為止,我國氣象部門已與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氣象科技合作和交流,同時還向70多個國家提供包括氣象儀器設備在內的多方面援助。此外,中國氣象科學家在國際上發起組織的全球變化研究以及青藏高原、南海季風等國際氣象科學試驗,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國際科學界産生了重要影響。

    不久前,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臺雙線偏振雷達出口韓國受到了好評。在同時競標的美國、德國的幾家公司目前世界上生産天氣雷達的頂級公司中,中國的雷達公司不但在競標中脫穎而出,而且順利通過對方的接收測試,展示了我國高端技術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從參與者到領導者

    隨著中國氣象事業現代化程度的提高,國際社會驚奇地看到,從前沉默的中國使者,一轉身變為國際會議的組織者、講壇上的發言人,在各項重大活動中活躍著中國氣象人的身影。

    前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駱繼賓在紀念恢復我國在世界氣象組織合法席位25週年的回憶文章中寫道:“多年後外國朋友告訴我,在中國進入世界氣象組織之前,他們從未接觸過中國的官方人士和代表……他們不知道中國代表會以什麼姿態和什麼聲調在這個講壇上發言……只見中國代表身著深色中山裝,集中精力,端坐會場卻極少發言。而在會下,由於多數代表不能講英語或法語,也難以直接交談。在他們心目中,中國仍然是個謎。”

    而如今,中國氣象人不但操著流利的英語、法語活躍于國際舞臺,還擔任了世界氣象組織多個重要職務,為國際氣象科技發展與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前國家氣象局局長鄒競蒙于1983年第九次大會上當選為世界氣象組織第二副主席,1987年第十次大會當選為該組織主席,1991年第十一次大會連任該組織主席,成為當時在聯合國專門機構中唯一擔任這一高級職務的中國人。其在任期間,推動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建立、第二次世界氣候大會的召開和全球氣候觀測系統(GCOS)的建立,在當今全球關注的氣候變暖及氣候變化的研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國際氣象事務中,我國首先在世界氣象組織提出縮小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差距的建議,得到發展中國家的廣泛支持和好評,為國際氣象水文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至今仍是世界氣象組織著力解決的重大課題之一。我國與發展中國家氣象部門的合作更成為南南合作的典範。

    此外,中國氣象部門還積極參加WMO的重要技術合作計劃——自願合作計劃(VCP),通過提供獎學金、儀器裝備、專家服務等幫助和支持發展中國家發展氣象水文事業。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包括多國別考察、儀器設備援助、教育和培訓、向VCP基金捐款等。至今已舉辦了38期多國別考察,接待了來自120多個國家、350多位氣象局長和高級官員來中國參觀考察,向70多個國家提供了地面觀測、高空探測、衛星接收、天氣預報、信息網絡等儀器設備援助。

    中國科學院院士葉篤正和原中國氣象局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博士先後獲得國際氣象界的最高榮譽——國際氣象組織(IMO)獎。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為此在批示中寫到:“……秦大河同志榮獲國際氣象組織獎,這是氣象界的最高榮譽,是中國科學家第二次獲此殊榮,既是對大河同志本人的認可,更是對中國氣象事業發展及對國際氣象合作貢獻的肯定。”

    我國現代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在國際氣象事務中影響的擴大,使中國在國際氣象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實踐證明,中國氣象事業的發展需要國際合作,國際氣象事業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的參與。(中國氣象報記者 李欣) 

 
 
 相關鏈結
· 氣象局:中法氣象科技聯合工作組第四次會議舉行
· 中蒙氣象科技合作聯合工作組會談紀要在京簽署
· 中朝將加強氣象科技合作 共助兩國氣象事業發展
· 鄭國光:希望中韓兩國能進一步促進氣象科技合作
· 中俄氣象科技合作聯合工作組簽署第七次會議紀要
· 中俄氣象科技合作聯合工作組第七次會議在京舉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