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亞太貿易協定》第三屆部長級理事會在韓國首爾舉行,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率團與會。來自孟加拉、印度、韓國、老撾、斯裏蘭卡5個成員國的部長級代表團,和作為觀察員蒙古、柬埔寨、老撾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議取得積極進展。6個成員國部長共同簽署了貿易便利化和投資框架協議,發表了《部長宣言》,一致同意于近期完成第四輪關稅減讓談判,在今後兩年內完成服務貿易和投資具體承諾的談判工作,同時擴大貿易便利化和成員國間的合作範圍。服務貿易框架協議將待各成員國完成國內批准程序後另行簽署。
《亞太貿易協定》前身為《曼谷協定》。《曼谷協定》簽訂於1975年,是在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委員會主持下,在發展中國家之間達成的一項優惠貿易安排。各成員國通過多年努力,不斷加強《協定》框架下的合作,經貿關係日趨緊密。
自2006年9月第三輪關稅減讓結果實施以來,受惠商品範圍大幅度擴展,對擴大各成員間的貿易往來産生積極影響。《協定》成員國企業利用優惠政策熱情增漲並從中受益。我國簽發的《協定》原産地證書份數由2004年的2406份增長到2008年的14.6萬份,五年內增長了60倍;簽證金額由2004年的5876萬美元增長到2008年的62.8億美元, 五年內增長了106倍。與此同時,我國受惠進口貨值由2004年的12.8億美元增長到2008年的68.9億美元, 五年內增長了438%,關稅減免額由2004年的8150萬元增長到2008年的5.2億元, 五年內增長了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