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助農村中小學生完成9年義務教育,到資助貧困高中生、貧困大學生上學;從全面支持廣大貧困農村的基礎教育,到“希望工程助學進城”計劃的實施;從單一的援建希望小學校舍,到以“希望小學教師培訓、捐贈希望工程快樂體育園地”等為主要方式的希望小學升級行動,龍江希望工程經歷了一次又一次跨越式發展。如今,走過了18個春秋的黑龍江省希望工程正以斐然的成績履行著“助農民的後代人人有書讀”的使命。
截至2009年12月,龍江希望工程募集捐款近2億元人民幣,是黑龍江省目前接受社會捐款最多的公益項目;資助學生16.61萬名,使希望工程實施地區的兒童失學比率由1992年的3%下降到2008年的0.22%;援建希望小學676所,使貧困地區校均危房面積平均減少79.5%,直接受益的少年兒童近百萬人;併為2600余名希望小學教師提供了培訓,建設希望工程圖書室430個、希望工程快樂體育園地82個……
這組震撼人心的數字顯示著希望工程為處在貧困之中的孩子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對推動全社會共同重視和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18年資助16.61萬名貧困生繼續讀書
1993年,黑龍江省希望工程啟動“1(家)+1”結對助學活動,讓許多因家庭貧困輟學的孩子重新返回校園。截至今天,已有16.61萬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得以繼續或完成學業。
李宏梅,是個多才多藝的農村小姑娘。15年前,因為母親的病逝,父親也體弱多病,小宏梅早早地擔負起了家庭的重擔。不但要幫助父親種地,還要照顧年幼的妹妹。
1992年,小宏梅成為黑龍江省首批希望工程資助的對象,順利讀完了齊齊哈爾民族師範學院。畢業後的她,放棄了去大慶市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農村,當起了農村教師。如今,已在鄉小學工作7年的她,對選擇有著自己的解釋:“從小學三年級到大學畢業一直是希望工程伴隨著我走下來,如今作為一名教師,把學生教好,盡力為希望工程貢獻一份力量。”
1996年,五常市的張俊鵬考取了五常市第二實驗中學的同時,大哥也以優異的成績被南開大學錄取,父親靠幾畝水田供4人讀書,已屬不易,新增的學費更讓人犯了難。就在兄弟二人面臨輟學的危險時,是“希望工程”向他們伸出了援手。1999年,張俊鵬如願考取了長春市郵電學院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係。
如今,約有47600余名學生已經完成各階段的學業,或在農村脫貧致富,或在外打工,或跨入高等學府,或走上工作崗位成為祖國的建設者,這不僅使每一個熱心於希望工程的捐助者感到無比的欣慰,也成為社會和諧的重要音符。
18年募集捐款近2億元
18年來,龍江希望工程採取多種形式,不斷開拓募捐渠道,籌集資金逐年增加。從最初每年籌集的幾萬元、幾十萬元、幾百萬元,一直到2004年突破1000萬元,2009年更是高達4460萬元,創造了黑龍江省希望工程實施以來的籌資奇跡。
翟效昉、王玉林是為黑龍江省希望工程捐款的第一人。當年,兩人各捐款20元人民幣,分別結對資助一名小學生,就是這40元的捐款拉開了社會各界為黑龍江省希望工程捐款的序幕。而在“希望小學升級促發展行動”、“希望工程圓夢行動”、“百所希望小學援建行動”等這些標致性的主題活動中眾多企業都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使家庭經濟困難的孩子有了重返校園的機會,使農村學生的上學條件得以改善。
今年11月,省大正投資有限公司又向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款30萬元人民幣,設立“第三屆希望工程大正獎學金”,資助100名高中生順利完成學業。至此,大正集團已累計捐款700多萬元人民幣,是18年來唯一捐助過黑龍江省希望工程所有公益項目的、累計捐款最多的愛心企業。
據統計,在黑龍江省希望工程前10年的捐贈中,個人捐款或集體捐款佔到九成以上,而由機構出資捐款的僅佔6.5%。2008年以來,在黑龍江省青基會的捐贈記錄中,法人機構的捐贈佔到80%以上。在2009年評選出的影響中華慈善的60位人物中,有6位曾捐贈過黑龍江省希望工程,佔總人數的10%。黑龍江省希望工程走出了一條社會化動員的成功道路,18年募集捐款近2億元人民幣,是黑龍江省目前接受社會捐款最多的公益項目。
愛的接力——受助、自助到助人
2007年3月28日,由黑龍江大學46名希望工程受助大學生組成的愛心社率先啟動了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起的“希望工程星光行動”,在廣大高校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先後數所高校加入到這個傳遞愛心的隊伍,踐行著“自助為本、受助為勵、助人為樂”價值觀,將愛心傳遞給那些生活在城市中的貧困農民工子女,為他們送知識、送健康、送快樂……
同年7月,大學四年一直受“希望工程”資助的劉田梁、蔣全兩位同學如期畢業了。四年前,當家住綏賓縣的他們分別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秦皇島燕山大學和江西師範大學,面對高額的學費,兩個家庭犯難了,兩個懂事的孩子猶豫了。四年前的劉田梁家裏只靠父親一個人種地為生,因為給母親做手術欠下了幾萬元的外債,姐姐也正在黑龍江大學讀大學二年級;蔣全的父親也因重病經幾次大手術,同樣學習優異的姐姐也被迫輟學,與體弱的母親操持家務。此時,希望工程向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幫助他們順利的完成了學業。畢業之際,他們放棄了優厚的工作待遇,毅然選擇了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組織的招募“希望義工”赴希望小學支教活動,赴蘭西縣臨江鎮星河希望小學開始了他們為期一年的義務支教之旅,將愛心傳遞給希望小學的孩子們……
而在希望工程的捐助項目中,越來越多的貧困大學生更願意接受帶有社會實踐平臺的捐贈,如到肯德基餐廳和真維斯店舖實習的大學生獎助學金項目,受助生通過社會實踐既解決了生活費用問題,又提升了能力,接觸社會,感知國情……
針對2009年資助的1545名受助大學生,省青基會近日特進行問卷調查,其中98%的圓夢學子願意參與公益活動,2%的學生表示將視情況而定,希望工程的幫助明顯的對他們産生了積極影響,在改善其生活條件的同時,也深刻影響著他們的價值觀,受助經歷明顯提高了他們參與公益活動的意識。傳遞愛心,溫暖他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實現愛的傳遞和循環,正是希望工程理念和價值的深刻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