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農業部:2009年漁業安全生産年活動取得實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25日   來源:農業部網站

    2009年是國務院確定的“安全生産年”。各級漁業部門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漁業安全生産工作的通知》精神,紮實開展漁業安全生産“三項行動”,切實加強漁業安全生産“三項建設”,努力構建漁業安全生産長效機制,漁業船舶水上生産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漁業安全生産繼續保持平穩好轉態勢,漁業安全生産年活動取得積極成效。

    一、廣泛動員,漁業安全宣傳教育掀起新高潮

    農業部組織啟動了10萬海洋機動漁船船東船長安全管理培訓活動,落實漁業安全生産主體責任,把好安全生産第一關;漁業船員專業技能培訓首次納入“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有力強化了船員培訓教育工作;開展“文明漁港”創建活動,促進提升了漁港建設、管理和服務水平;組織編印《安全生産警鐘長鳴—漁業安全宣傳片》,並向基層免費發送10萬套。各地大力加強輿論引導,廣泛發動群眾,確保宣傳教育活動不搞形式、不走過場、富有成效。1-11月,全國共開展宣傳教育活動近3000次,20余萬人次直接參加,免費發放宣傳資料、書籍和宣傳教育片25萬餘冊。浙江省組織開展了漁船老大“面對面”教育工作,福建省成立了漁業安全“船長村長鎮長”宣講團,黃渤海區組織了“心繫漁民”文藝巡演,江蘇、遼寧、廣東等省分別重點圍繞“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産月”、“安全生産諮詢日”等開展主題宣教活動,掀起了漁業安全生産宣傳教育的高潮。

    二、加大力度,漁業安全執法監管取得實效

    農業部將漁業安全生産執法和隱患排查治理行動與“護漁2009”、專屬經濟區巡航以及伏季休漁等專項執法行動緊密結合,專題部署漁船與商船防碰撞安全監管,進一步加大了執法檢查力度,確保“兩會”和國慶等重點時段漁業安全生産形勢穩定。全國共組織開展執法檢查1.7萬多次,檢查單位16萬餘個,檢查漁船5萬餘艘,船員7萬餘人次;開展安全生産隱患排查15000多項,整改率達98%。福建省組織實施了“防範漁船與商船碰撞事故專項治理”活動,浙江省調用19艘漁政船開展霧季安全海上專項執法行動,嚴防碰撞事故發生;遼寧省開展“三無”船舶清理整治行動,確保海上生産安全;江蘇省嚴把漁船建造、檢驗、和簽證關,嚴防不符合安全生産要求的漁船出海;黑龍江省開展“亮劍護魚”漁業安全檢查行動,對違規行為予以曝光。

    三、完善機制,漁業安全應急管理水平明顯提升

    農業部與交通運輸部簽署《水上安全管理合作備忘錄》,對於促進形成水上安全管理合力,保障水上航行作業人員的生命財産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與中國電信簽署《海洋漁業CDMA移動通信系統合作協議》,將在全國50多萬艘小型近海漁船上推廣使用漁業CDMA移動通信終端設備,解決近海小漁船的通信問題。各地成功防抗了10個熱帶氣旋及風暴潮等極端氣候的影響和衝擊,最大限度保護漁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有效減少了漁業經濟的損失。1-11月,漁業系統共組織漁政船和漁船參與海難救助783起,救助漁船747艘、救助漁民3904人,挽回經濟損失2.8億元。山東省編制了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突發事件趨勢分級預測及應對方案,及時採取針對性應對措施。福建省開展了20場以防颱風、漁港消防、海上救生等為內容的安全演練,提高了應急處置能力。

    四、夯實基礎,漁業安全三項建設得到有效加強

    中央財政今年投入漁港工程建設資金2.4億元,支持新建續建漁港23個;繼續對漁港小型公益設施養護、海難救助和政策性漁業保險等項目予以支持;農業部初步建成了以海洋漁業安全通信網“四網合一”為平臺,融合傳統衛星、移動通信等現代通信方式,輔以自動識別、無線射頻識別、漁港監控等技術手段的漁船監管和安全通信保障體系。沿海各地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有效提高了漁船和漁港安全裝備水平和防災減災能力。浙江省投入3.4億元建成漁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統,組建了省漁業船舶救助信息中心,完善了三級監控指揮體系,為14153艘185馬力以上海洋漁船均已安裝AIS、衛星監控和通信終端,17863艘60馬力以上海洋漁船安裝了AIS船載終端,有效避免了多起事故發生,提高了漁船風險保障能力。山東省財政對漁船配備CDMA移動通訊系統、AIS防碰撞系統、氣脹式救生筏等安全設備予以資金扶持。

 
 
 相關鏈結
· 農業部開展全國漁業科技服務年活動取得明顯成效
· 農業部:全國漁業科技服務年活動取得明顯成效
· 中國漁業互保協會共為漁民提供1400億元風險保障
· 農業部漁業局:海洋伏季休漁十五載成效顯著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