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出版總署關於進一步推動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新出政發〔2010〕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新聞出版局,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新聞出版局,總署機關各部門、署直各單位,署管各社會團體: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落實國家《文化産業振興規劃》,按照中央提出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要求,充分發揮新聞出版業在鞏固輿論陣地、傳承中華文明、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質、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社會進步、增強綜合國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現就進一步推動新聞出版産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態勢和機遇
(一)改革開放以來,新聞出版産業得到快速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新聞出版體制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和重大進展,市場主體逐步形成,産業規模迅速壯大,産業結構日趨合理,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新聞出版産業作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涉及領域廣,産業鏈條長,投入少,産出大,發展潛力好的朝陽産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經濟結構調整的著力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全局中凸顯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當前,我國新聞出版産業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基礎較差,規模較小,實力較弱,競爭力不強。突出表現在:産業結構趨同,産業集中度低,資源配置不盡合理,市場條塊分割、資源分散和地區封鎖依然嚴重,傳統業態向新興業態轉型遲緩,企業創新能力不足,對外貿易逆差仍然較大,人才隊伍建設和經營管理水平等還不適應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需要。要通過抓發展,努力走出一條符合文化建設規律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結構優化,速度較快,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産業整體質量不斷提升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三)新聞出版産業發展正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具備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大發展的良好條件。黨的十七大關於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部署,對新聞出版産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發展的整體佈局,凸顯了新聞出版産業的重要地位;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文化消費快速增長,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拓展了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空間;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順利推進,《文化産業振興規劃》的實施,為新聞出版産業發展提供了內在動力;高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新聞出版産業創新業態、實現産業戰略轉型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廣闊前景;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為新聞出版企業融資提供了機會;中國日益提高的國際地位以及不斷擴大的中華文化影響力,為新聞出版産業“走出去”創造了條件;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為新聞出版産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思想保證和組織保證。
二、推動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原則要求和主要目標
(四)推動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樹立新的新聞出版發展觀,突出戰略重點,明確主攻方向,兼顧當前和長遠,著力轉變發展方式,著力優化産業結構,著力推進産業創新,做大主體,做強主業,切實解放和發展新聞出版生産力,大力推動新聞出版産業又好又快發展。
(五)推動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原則要求是:必須堅持以社會效益為最高準則,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性、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必須堅持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産業結構,進一步降低新聞出版企業生産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新聞出版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必須堅持以體制機制創新和科技進步為動力,繼續深化新聞出版體制改革,推動新聞出版內容創新與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必須堅持優化所有制結構,實現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必須堅持打破條塊分割、地區封鎖、城鄉分離的封閉格局,努力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健康繁榮的大市場;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加大“走出去”力度,不斷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必須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管理,為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營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必須堅持以黨的領導為根本保證,確保黨管輿論、黨管幹部、黨管人才,做到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最大限度地發揮新聞出版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六)推動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努力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賦予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各項任務。新聞出版生産力明顯提升,新聞出版産業發展速度高於同期國內生産總值發展速度,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逐步提高,力爭到“十二五”末,實現新聞出版産業增加值比2006年翻兩番。新聞出版産業結構調整基本到位,産業、産品和企業結構更趨合理,産業區域佈局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協調一致,新聞出版産品和服務更加豐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與高科技應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知名品牌以及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幹新聞出版企業。新興産業蓬勃發展,數字出版、網絡出版、手機出版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的發展水平和速度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基本建立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健康繁榮的現代出版物市場體系和技術先進、覆蓋全面、傳輸快捷的現代傳播體系。基本扭轉新聞出版産品和服務的出口逆差狀況,大幅度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
三、推動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重點任務
(七)發展圖書、報紙、期刊等紙介質傳統出版産業。支持新聞出版企業組織策劃和出版更多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優秀精神文化産品,生産出更多思想性、藝術性、可讀性俱佳的原創精品力作。鼓勵新聞出版企業創新紙介質讀物形式,積極發展紙介質立體、有聲讀物,提升傳統紙介質出版物的吸引力。打破出版載體界限,在多個出版平臺上對出版內容進行深度開發和加工,實現一次性生産、多媒體發佈。支持新聞出版企業積極採用數字、網絡等高新技術和現代生産方式,改造傳統的創作、生産和傳播方式。加快從主要依賴傳統紙介質出版産品向多種介質出版産品共存的現代出版産業轉變。
(八)發展數字出版等非紙介質戰略性新興出版産業。積極推動音像製品、電子出版企業向數字化、網絡化轉型。積極發展數字出版、網絡出版、手機出版等以數字化內容、數字化生産和數字化傳輸為主要特徵的戰略性新興新聞出版業態。支持新聞出版企業以互聯網為平臺,以圖文、音頻、視頻等形式,對出版內容資源進行全方位、立體式、深層次開發利用。支持電子紙、閱讀器等新聞出版新載體的技術開發、應用和産業化,提高數字閱讀設備的質量、方便性以及版權保護水平。
(九)發展動漫、遊戲出版産業。加快發展民族動漫出版産業,特別是鼓勵網絡和電子遊戲等産品的出版,提高民族動漫、遊戲的數量和質量。對優秀原創動漫、遊戲作品及其相關人員、單位進行獎勵和支持,大力扶持民族原創動漫、遊戲精品,培養民族原創動漫、遊戲領軍人物。鼓勵開展優秀原創動漫、遊戲産品的少數民族語言譯製出版工作。推動對動漫、遊戲出版資源的深度開發利用,不斷提升其出版産品附加值。
(十)發展印刷、複製産業。鞏固和壯大出版物印刷、包裝裝潢印刷品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和只讀類光盤複製、可錄類光盤生産等印刷、複製産業。加大印刷、複製産業結構調整力度,促進印刷、複製産業升級換代。鼓勵印刷、複製企業積極採用數字和網絡技術改造生産流程和現有設備。實施數字印刷和印刷數字化工程,推動發展快速、按需、高效、個性化數碼印刷。推動印刷産業從單純加工服務型向以提高信息增值的現代服務型轉變。支持新一代大容量高清光盤的研發和産業化。鼓勵印刷企業上下游共同探索循環用紙等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發和應用,大力發展綠色印刷。對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後産能,要運用環保、技術標準、産業和融資政策等手段,堅決予以淘汰。
(十一)發展新聞出版流通、物流産業。加強以跨地區連鎖經營、信息化管理和現代物流為特徵的大型現代新聞出版流通組織建設,重點培育一批主業突出、輻射力強的全國性和區域性新聞出版現代流通企業和企業集團,建設一批輻射全國的區域新聞出版物流中心,並推動有條件的企業跨地區、跨國連鎖經營。積極扶持農村出版物市場和連鎖網點建設,建立以大城市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貫通城鄉的新聞出版産業流通網絡。建設出版物流通信息平臺,統一信息標準,打通新聞出版産業之間的流通渠道,整合發行渠道,提高流通效率。推廣網絡結算新技術,打造全國統一的網上結算平臺。鼓勵新聞出版流通和物流企業發展電子商務,推進物聯網與互聯網相結合。鼓勵新聞出版物流企業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
四、推動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主要措施
(十二)深化新聞出版體制改革,打造合格市場主體和骨幹企業。按照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和部署及《新聞出版總署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大力推動經營性新聞出版單位轉制和改制,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實行股份制改造,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把深化改革同調整結構結合起來,加快企業兼併重組和資源整合,鼓勵教育、科技、衛生、財經、文化等領域的新聞出版資源先行整合,鼓勵實力較強的地方新聞出版企業先行整合資源,形成一批導向正確、主業突出、實力雄厚、管理規範、運行高效、核心競爭力強的區域性綜合集團和行業性專業集團。鼓勵和支持新聞出版骨幹企業跨媒體、跨行業、跨地區、跨國界和跨所有制重組,在三到五年內,重點培育六七家資産超過百億、銷售超過百億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大型新聞出版企業,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出版傳媒集團。與此同時,大力培育一批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的“專、精、特、新”現代新聞出版企業。鼓勵條件成熟的新聞出版企業上市融資。
(十三)運用高新技術,促進新聞出版産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加快推廣應用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等高新技術,建立以政策為先導、投入為保障、企業為主體、創新平臺為支撐、市場需求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新聞出版科技創新體系。要通過科技創新提高新聞出版內容創新能力與水平,豐富新聞出版産業的生産方式和新聞出版産品的表現形式,拓展新聞出版傳播渠道。重點支持語言文字技術、聲音技術、圖形圖像技術、內容採集與處理技術、知識組織管理技術、協同編輯管理技術等新聞出版産業支撐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不斷提高新聞出版領域的科技含量和裝備水平,鼓勵和支持新聞出版企業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生産方式和基礎設施。
(十四)實施重大項目建設,帶動新聞出版産業發展。通過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引導性和帶動性的重大新聞出版項目,加速推進産業和産品升級,提高企業和産品的市場競爭力。抓住國家增加對新聞出版事業投入的契機,加大組織實施國家重大出版工程、少數民族新聞出版“東風工程”、農家書屋工程、全民閱讀工程及文化環保工程等公共服務重大工程的力度,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新聞出版産業有序快速發展。加快組織實施國家知識資源數據庫、國家數字複合出版系統、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研發工程、中華字庫工程、國産動漫振興工程、數字報業、國家重點學術期刊建設工程等重大項目,提升新聞出版産業的整體水平。著力在重點領域儘快形成一批進入海外市場的重點項目,增強新聞出版企業國際競爭力。
(十五)建設新聞出版産業帶、産業園區和産業基地,發揮産業集群優勢。鼓勵各地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化産業集聚環境,利用優勢新聞出版資源,突出産業特色,提高産業集中度和專業化協作水平,有計劃地建設新聞出版産業帶、産業園區和産業基地,實現産業合理佈局,促進産業區域協調發展。重點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出版、數字出版、版權創意等産業園區和基地,大力推進國家級産業園區和基地建設。鼓勵西南、西北等地區發展具有鮮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出版産業群。支持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等特色印刷複製産業帶建設,振興東北印刷産業,促進中西部印刷産業的開發與崛起。
(十六)建設現代市場體系,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打破條塊分割、地區封鎖和城鄉分離的市場格局,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的新聞出版市場體系。充分利用全國性和區域性産權交易機構,為新聞出版資本、産權、人才、信息、技術等要素的有序、有效流動搭建交易平臺。培育發展版權代理、出版經紀等市場仲介機構,提高新聞出版産品和服務的市場化程度。積極打造新聞出版産業發展交流平臺,支持辦好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等展會。在國家政策允許的條件下,充分利用發行企業債券、引進境內外戰略投資、上市融資等多種渠道為企業融資。開展與國有銀行及相關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加快建立和發展中小新聞出版企業信用擔保機制,允許投資人以知識産權等無形資産評估作價出資組建新聞出版企業,為産業發展爭取良好的融資環境。
(十七)引導和規範非公有資本有序進入新聞出版産業,解放和發展新興文化生産力。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和國家《文化産業振興規劃》等文件精神,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資本以多種形式進入政策許可的領域。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從事印刷、發行等新聞出版産業的有關經營活動。引導和規範個體、私營資本投資組建的非公有制文化企業以內容提供、項目合作、作為國有出版企業一個部門等方式,有序參與科技、財經、教輔、音樂藝術、少兒讀物等專業圖書出版活動。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業開拓境外新聞出版市場。加強和改進服務,努力為非公有制文化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平等競爭機會。
五、推動新聞出版産業“走出去”
(十八)加大支持新聞出版産品對外貿易、版權輸出、合作出版的力度。支持新聞出版企業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點,生産更多適合境外市場的新聞出版産品,並以多種方式進入海外市場。支持新聞出版企業利用先進科技成果創新産品形態,拓展傳播渠道,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支持新聞出版企業利用金融機構提供的出口信貸和金融産品,積極開展出口外貿業務。抓好國家文化重點出口企業和項目相關工作的落實。繼續實施“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中外圖書互譯計劃、中國音像製品“走出去”工程、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
(十九)支持各種所有制的新聞出版企業到境外投資興辦實體。支持有條件的新聞出版企業,通過新設、收購、合作等方式,到境外建社、辦廠、開店,實現新聞出版企業在境外的落地和本土化。對符合國家出口指導目錄規定的境外投資,在政策、資源、信息、服務等方面予以支持。
(二十)充分發揮國際合作網絡和平臺的作用。鼓勵新聞出版企業與國際著名文化製作、經紀、營銷機構合作,建設以歐美、周邊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為重點的市場營銷網絡和營銷隊伍,創新市場營銷方式和手段。支持新聞出版企業參加法蘭克福國際書展等國際大型展會和文化活動,打造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等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出版、版權交易平臺,發揮其在對外推廣文化産品和服務方面的積極作用。
(二十一)為新聞出版産業“走出去”提供服務。制定“走出去”總體規劃和戰略目標,在出版物和版權“走出去”的基礎上,實現新聞出版企業“走出去”、品牌“走出去”、資本“走出去”。設立出版物海外推廣中心、實施翻譯人才庫工程。加強信息平臺建設,完善出版物進出口統計制度,做好新聞出版産品、服務貿易和重點企業的統計分析,向新聞出版企業及時提供國際出版市場信息。加強對有關國家文化市場和政策環境的研究,幫助新聞出版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六、推動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政策和組織保障
(二十二)加強新聞出版産業發展規劃工作,提高宏觀調控水平。全面把握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統籌把握新聞出版業的意識形態屬性和産業屬性,在確保完成《新聞出版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各項目標任務的同時,科學編制新聞出版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將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之中。加強對産業重大項目的指導,建立新聞出版産業項目庫。制定和公佈新聞出版産業發展和投資指導目錄。
(二十三)落實推動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用好用足國家支持文化單位轉制和文化企業發展的一系列優惠政策,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和落實支持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相關配套政策,充分發揮政策對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引導、激勵和保障作用。
(二十四)加大對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投入。積極爭取各級財政支持,採取貼息、補助、獎勵等方式,支持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用好宣傳文化發展專項資金、國家出版基金、民文出版專項資金、農家書屋工程專項資金、扶持動漫産業發展專項資金、“走出去”專項資金等財政專項資金。加強財政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二十五)科學配置新聞出版資源。對跨地區發展的新聞出版企業,對優勢新聞出版産業,對改革力度大、發展速度快的地區,在出版資源上給予優先配置和政策傾斜。依據新聞出版産業發展需要,綜合配置圖書、報紙、期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網絡出版及手機出版等出版資源,解決因出版權分割所帶來的制約産業發展的問題。
(二十六)做好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加強新聞出版標準化工作,抓緊新聞出版標準體系建設,特別是抓好數字出版等新興業態的標準體系的研究制定。加強出版信息化建設工作,構建有利於書號、條碼、在版編目和統計、年檢數據等行業信息資源集中管理、有效整合的運行平臺和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聞出版統計工作,及時發佈新聞出版統計報告。
(二十七)完善保障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法規體系和法律制度。根據當前新聞出版體制改革和産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繼續推動《出版管理條例》、《音像製品管理條例》的修訂,加快制定《中國標準書號使用管理辦法》、《互聯網遊戲出版服務管理辦法》、《國家出版産業基地管理辦法》等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圍繞保障和促進新聞出版産業發展,認真研究完善出版單位法人制度、準入和退出制度、主管主辦制度、新媒體出版服務制度等相關法律制度。
(二十八)改善和優化新聞出版市場環境。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産權戰略綱要》,加大版權保護力度,探索建立在新技術條件下科學合理的數字出版授權和使用機制。深入持久開展“掃黃打非”鬥爭,加大執法力度,著力改善和優化新聞出版市場秩序。加強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在全行業開展誠信宣傳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切實推動行業自律。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把行風建設貫穿于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全過程,營造“依法經營、違法必究、公平交易、誠實守信”的産業發展環境。
(二十九)強化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人才保障。以培養新聞出版各類領軍人物為目標,統籌抓好領導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複合型人才隊伍建設,造就一批名作者、名編輯、名記者、行業技術專家和出版家、企業家。加快人才培養和隊伍培訓,設立人才培養專項資金,以定向培養、公開招聘、業外引進等方式,培養、吸引和凝聚優秀人才。完善新聞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制度,以職業準入和崗位準入為抓手,不斷提高基層人才隊伍素質。把非公有文化機構的人才隊伍納入行業人才建設體系,積極培養和充分發揮其作用。創新人才激勵機制,健全人才選拔機制,完善人才流動機制,形成有利於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體制環境。
(三十)健全和完善各級新聞出版産業發展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各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要增強推動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責任意識,明確新聞出版産業發展領導機構和工作班子,負責指導、協調、實施新聞出版産業發展工作,確保各項目標、措施和政策落到實處。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對當地新聞出版産業的重視和支持,繼續開展“省部戰略合作”,共同推動新聞出版産業發展。
二〇一〇年一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