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25日在北京召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出席會議併發表講話。他強調,新的一年,全國環保系統要堅決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把環境保護與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有機地結合起來,以解決危害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以圓滿完成“十一五”減排任務為目標,努力推動環境保護事業在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的征程中不斷前進,為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1月25日,2010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出席會議並講話。記者 王亞京 攝
周生賢回顧了過去一年環保工作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取得的新進展。他指出,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也是黨和國家團結帶領各族人民砥礪奮進、經受嚴峻考驗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全國環保系統堅定信心、迎難而上,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堅持以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為主題,以做好國際金融危機形勢下的環保工作為主線,以解決危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服務大局、創新舉措、真抓實幹,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績。
一是環境保護參與宏觀調控,為保增長調結構發揮重要作用。嚴把項目環評關,全年共批復符合中央政策和環保準入要求的建設項目環評文件400多個,總投資達2.7萬億元,對總投資1904.8億元的49個簡單低水平重復建設、“兩高一資”和産能過剩項目作出不予批復或暫緩審批的決定。有序推進規劃環評,出臺《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發佈實施《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組織開展遼寧省沿海經濟帶“五點一線”、江蘇沿海地區及廣東橫琴重點開發區域規劃環評和上海等30個重點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環評,完成了沿海10個主要港口的規劃環評。
二是污染減排取得明顯成效。積極推進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和管理減排,認真落實減排目標責任制,全國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330萬噸/日,新增燃煤脫硫機組1.02億千瓦,淘汰小火電裝機容量2617萬千瓦。分別淘汰煉鐵、煉鋼、焦炭、水泥和造紙等落後産能2110萬噸、1640萬噸、1809萬噸、7416萬噸和150萬噸。據初步測算,2009年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繼續保持雙下降態勢,二氧化硫“十一五”減排目標提前一年實現。全國國控斷面Ⅰ~Ⅲ類水質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113個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達到或優於國家二級標準的比例同比上升8個百分點。
三是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取得新突破。召開全國環境保護部際聯席會議暨松花江、淮河及黃河中上遊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題會議,全面建立重點流域省界斷面水質考核制度,完成九大湖庫生態安全評估,開展城鎮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調查,深入總結北京奧運環境質量保障成功經驗,對長三角、珠三角區域聯防聯控工作做出部署,確保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成功舉辦。
四是環境執法與應急管理工作紮實開展。聯合國務院九部門開展重金屬污染企業專項檢查,推廣總結“錳三角”地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經驗。深入開展環保專項行動,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萬多件,追究責任人119名。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後督察、擴內需保增長建設項目專項檢查、長江環保執法行動、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執法檢查、尾礦庫安全隱患排查,以及組織新中國成立60週年大慶環境安全大檢查,切實維護群眾環境權益。加強全過程環境應急管理,推進環境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五是農村環保和自然生態保護工作繼續加強。不斷深化“以獎促治”重大政策措施,支持1460多個村鎮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建設示範,900多萬群眾直接受益,許多村莊村容村貌明顯改善。組織編制《關於進一步深化生態建設示範區工作的意見》,完成了全國50個自然保護區的評估工作,新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6處,物種資源調查和監管得到加強。
六是三大工程取得豐碩成果,“十二五”環保規劃前期工作進展順利。污染源普查摸清了主要污染物産生、處理和排放情況,掌握了農業源污染物排放情況。環境宏觀戰略研究順利完成既定任務,提出了探索中國環境保護新道路的新命題和新形勢新階段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對策措施。水專項進入全面實施階段,部分項目和課題取得階段性成果。召開“十二五”環保規劃編制前期工作會議,在規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重點工程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基本思路。
七是政策法制和基礎能力建設深入推進。環境經濟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工作進展順利,綠色信貸政策不斷深化,4萬多條環保信息進入人民銀行徵信管理系統,環境稅費政策改革穩步推進。科技支撐進一步強化,化工、制藥、冶金和化纖等行業污染減排多項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環境監測轉型加快推進,國控廢水和廢氣排放企業年平均達標率同比增長12和13個百分點,污水處理廠年平均達標率同比增長9個百分點。環境宣傳教育影響不斷擴大,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逐漸形成。國際合作交流進一步加強。
八是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向國家提出了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能力的建議,受到中央領導和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嚴格核技術應用的安全監管,放射源各類事故呈下降態勢,核電機組安全運行,研究堆、核燃料循環設施未發生對環境有影響的安全事件。
九是環境保護隊伍和機關自身建設不斷強化。幹部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培訓力度不斷加大。部機關學習實踐活動圓滿完成,把科學發展觀當作政治信仰來追求、當作科學真理來堅持、當作行動指南來踐行,已成為全系統廣大黨員幹部的廣泛共識。堅持從嚴治部、從我做起,努力建設學習型、服務型、法治型、和諧型、廉潔型和節約型機關邁出新步伐,幹事創業的良好風氣正在形成。
周生賢指出,一年來,環保工作的最大亮點就是對努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的思想認識更加統一,建設生態文明的自覺性主動性極大增強,保障人民群眾環境權益的手段更加有力,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的路子越走越寬。
周生賢説,改革開放30多年是我國環保事業大發展的30多年,也是不懈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的30多年,我們一直朝著這個目標摸索前行,不動搖不懈怠,有成功的經驗,也有深刻的教訓。新形勢新階段新任務要求我們對探索新道路必然性和緊迫性的認識要更加深化,對探索新道路方向和原則的認識要更加深化,對探索新道路框架體系的認識要更加深化。在探索過程中,必須堅持環境與經濟相融合,大力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必須堅持把環境保護擺上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加快推進歷史性轉變;必須堅持環保為民的根本宗旨,切實解決關係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必須堅持體制機制創新,儘早形成全社會保護環境的強大合力。要正確處理全局與局部的關係,制定與我國基本國情相適應的環境保護宏觀戰略體系;正確處理預防與控制的關係,建立全防全控的防範體系;正確處理成本與效益的關係,健全高效的環境治理體系;正確處理激勵與約束的關係,完善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環境法規政策標準體系;正確處理統一監管與分工負責的關係,構建完備的環境管理體系;正確處理規範引導與自覺自律的關係,形成全民參與環境保護的社會行動體系。
周生賢強調,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環保任務的決戰年,也是謀劃“十二五”環保規劃的關鍵年,做好今年工作總的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把環境保護與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污染減排與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環境治理與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有機地結合起來,以解決危害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的綜合作用,堅決完成“十一五”污染減排任務,加大基礎能力建設力度,深入推進流域區域和農村污染防治,妥善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為推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貢獻。著力做好以下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和部署,搶抓機遇推進環境保護事業大發展。要認真學習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批示精神,準確把握國內外經濟和環境形勢,充分利用各部門和各級黨委、政府對環境保護事業支持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各項建設規劃和實施規劃,推動環境組織機制、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基層環保執法和監測等各項事業再上新臺階。積極籌備召開第七次全國環保大會。
二、在確保實現減排目標的基礎上爭取污染減排取得更大成績。切實落實國務院《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加快推進燃煤電廠脫硫設施、城鎮污水處理廠和國控重點污染企業在線監測系統的聯網工作,組織開展好污染減排核查工作。深入推進結構減排、工程減排和管理減排,分別淘汰煉鐵、電力、水泥、焦化和造紙落後生産能力2000萬噸、1000萬千瓦、5000萬噸、2000萬噸和52萬噸,新增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1000萬立方米以上,新增燃煤電廠脫硫裝機容量5000萬千瓦。要大力削減鋼鐵、有色及水泥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重點抓好化工、釀造及印染行業水污染物削減工作,進一步提高電力企業脫硫效率,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管網配套建設,狠抓已建成的城鎮污水處理廠、火電廠脫硫設施和企業污染治理設施的有效運行。力爭實現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9年再削減40萬噸,化學需氧量減排在完成“十一五”目標的基礎上再削減20萬噸以上。
三、強化環評制度,健全環境標準體系,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認真落實規劃環評條例,加快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專項規劃環評指導意見,以及關鍵領域、重點行業規劃環評規範性文件,重點抓好“兩高一資”行業、重點流域區域開發規劃環評,繼續推進環渤海、海峽西岸、北部灣、成渝和黃河中上遊能源化工區等五大區域戰略環評。深化建設項目環評,對符合中央政策和環保準入要求,有利於保民生、調結構的項目,加快環評審批進度,簡化環評程序;對高耗能、高排放及産能過剩行業的項目從嚴把關;對未依法開展規劃環評的産能過剩、重復建設行業以及流域開發、開發區建設項目環評文件不予受理。專項治理建設項目環境違法問題,集中整改突出問題。健全環境標準體系,構建新時期國家環境質量標準體系、污染源監控標準體系和清潔生産標準體系。
四、著力解決重金屬污染等危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開展重點地區環境與健康調查,確定重點防控區域、行業、企業和高風險人群,集中解決一批突出環境問題。開展土壤污染修復試點,抓緊編制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規劃,綜合治理重金屬超標土地。紮實做好飲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完成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及調整工作,制定分散式飲用水水源環境管理辦法,加快出臺《全國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繼續深化工業污染防治,發佈重點行業污染防治工作指導意見,健全危險化學品準入制度。
五、以考核問責為抓手,深入推進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嚴格按照《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項規劃實施情況考核暫行辦法》要求,加大考核力度。抓緊制定實施九大重點湖泊水庫“一湖一策”污染防治方案。落實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規劃,繼續完善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大力推進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大氣聯防聯控工作,深化對二氧化硫及顆粒物排放的控制,確保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空氣質量達標。以火電行業和機動車為重點,開展工業及城市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加強危險廢物及醫療廢物全過程風險防範和監督管理,完成典型電子廢物集中處置區域污染調查和環境風險評價工作。
六、深化“以獎促治”,切實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護。加大農村環境保護投入,優先支持重點流域、區域和扶貧開發重點縣內存在突出環境問題的村莊,在居住分散、經濟條件差、邊遠地區的村莊,推廣分散型、低成本、易管理的污水處理模式,實現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共享共用。開展生態系統功能狀況調查與評估工作,加強自然保護區監管和評估,紮實推進“兩型社會”建設,繼續做好城市創模和生態示範區建設工作。
七、嚴守環境安全紅線,強化執法監督和應急管理。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身體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加大典型案件掛牌督辦、責任追究和後督察力度,全面啟動環境執法稽查試點工作,健全跨省界環境執法及污染糾紛協調處理機制。著重抓好環境風險源調查及尾礦庫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工作,抓緊完善環境應急預案,妥善應對突發環境事件。完善與核事業發展相適應的安全監管體系,加強運行核設施的監管,積極推動歷史遺留放射性污染治理,嚴格核技術利用和電磁輻射環境管理,確保核與輻射安全。
八、進一步做好環境科技、監測、政策法制、宣傳教育和國際合作工作。積極推動環保立法工作進程,加快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建立健全綠色信貸、保險、稅收、採購及貿易等制度,進一步完善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管理辦法。推進環境科技創新、環保標準體系建設和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設,做好環保部門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加快發展環保産業。深化環境質量監測,拓展環境衛星遙感監測成果應用範圍,推進“天地一體化”進程,優化調整國家環境監測網絡,完善環境質量評價辦法。加強環境宣傳主題策劃,創新方法,健全機制,積極宣傳建設生態文明、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成果,為環保工作順利推進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繼續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推動國際環境公約談判和國內履約工作。
九、用好用足已有成果,全面推進“十二五”環保規劃編制工作。全面總結“十一五”環保工作,充分吸收環境宏觀戰略研究、污染源普查和水專項成果,深化重大專題研究,細化目標指標、重點工程、重大改革和政策舉措,啟動“十二五”環保規劃編制工作。抓緊編制污染防治、總量控制及能力建設、自然生態和農村環境保護等專項規劃,形成完善的“十二五”環保規劃體系。制定環境功能區劃前期研究試點方案,探索“分區管理、分類指導”的環境管理新思路。
十、深入推進“五大建設”,繼續抓好環保系統自身建設。進一步推進環保系統思想、組織、作風、業務、制度建設,提高環保系統的凝聚力、創造力、戰鬥力和執行力。深入開展“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加大優秀幹部培養選拔力度,增強幹部隊伍活力。切實抓好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紮實推進行政權力運行監控機制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
周生賢強調,新的一年航程已經開啟,環保系統廣大幹部職工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全力打好決勝戰,謀劃新發展,努力創造無愧於時代、無愧於歷史、無愧於人民的新業績,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做出更大貢獻。
會議由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潘岳主持,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吳曉青、李幹傑,紀檢組長傅雯娟,黨組成員胡保林,總工程師萬本太、核安全總工程師陸新元,以及環境保護部老領導祝光耀、王心芳、王玉慶出席了會議。(記者 周文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