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中國科學院27日在北京頒發2009年傑出科技成就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28日   來源:中科院網站

中國科學院頒發2009年傑出科技成就獎。段煦 攝

    2010年1月27日,中國科學院2009年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在北京揭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為獲獎個人和集體頒發獎章和獎盃。

    2009年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的評審情況

    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中國科學院的知識創新工程取得了顯著成績。為深入貫徹落實新時期辦院方針,激勵科技人員的自主創新意識,大力營造人才輩出的創新環境,經過嚴格評審,獎勵做出重大創新貢獻的科研集體: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HIRFL-CSR)工程研究集體、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中國地域空間開發的理論體系研究及重大規劃實踐研究集體、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的萬噸級“煤制乙二醇”技術攻關研究集體、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的“神舟七號”伴隨衛星研究集體和金屬研究所的可視化鑄鍛技術研究集體等。

    這些獲獎集體敢於創新、無私奉獻、團結合作,在近五年以來為我國科學技術進步、社會經濟發展、國家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當中,有的在世界科技前沿做出了重大科學發現,有的為我國關鍵技術創新與集成或高技術産業化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有的為國家安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今年全院推薦並提交4個專業評審組初評的候選個人或集體41個(10名個人,31個集體)。經過4個專業評審組初評,共有18個候選個人和集體提交本屆評審委員會評審。

    經2009年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評審委員會嚴格評審,2010年第1次院長辦公會議批准,決定授予2009年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

    2009年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獲獎個人和集體科技貢獻

    1、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HIRFL-CSR)工程研究集體

    研究集體所在單位: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體主要科技貢獻:2000年至2007年,完成了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HIRFL-CSR的預研、設計、建造與調試。CSR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個大規模、高能量、全離子加速的重離子冷卻儲存環系統,屬國家“九五”重大科學工程。它的實施對開展更廣範圍更高精度的基礎研究及應用基礎研究,尤其是重離子治癌方面有著重要意義。CSR是利用原有的迴旋加速器系統作注入器,採取雙環結構,將重離子束的能量從低能區提高到中高能區;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空心電子束對高能重離子束的冷卻;並首次對100毫秒量級的短壽命滴線核素63Ge、65As和67Se的質量進行了高精度測量;同時還實現了儲存環高能重離子束變能共振慢引出,使每個引出束團能量可調,為深部腫瘤臨床治療解決了關鍵技術難題。

    研究集體突出貢獻者(工作單位)及主要科技貢獻:

    詹文龍(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作為工程經理組織完成工程建設。全面負責實驗終端及實驗設置,提出的高精度質量測量方案已取得初步成果。

    夏佳文(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總工程師,提出了蘭州冷卻儲存環CSR概念;完成了總體設計及物理設計;主持完成了CSR總體調試與試運行。

    原有進(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完成注引系統建設、控制物理設計。提出並完成剝離注入,變諧波加速,多虛擬加速器等關鍵技術。

    研究集體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單位: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袁平、喬為民、高大慶、楊曉天、滿開第、趙紅衛、肖國青、魏寶文、楊曉東、蔡曉紅、徐瑚珊、宋明濤、馬力禎、何源、周忠祖、許哲和劉勇。

    2、中國地域空間開發的理論體系研究及重大規劃實踐研究集體

    研究集體所在單位: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研究集體主要科技貢獻:堅持為國家重大地域開發和區域可持續發展需求服務的科研道路,建立了以點軸系統、地域功能和空間級聯絡統等理論構成的地域開發理論體系,主持完成了《全國主體功能區劃》、《京津冀都市圈規劃》、《東北地區振興規劃》等一系列影響我國區域可持續發展進程的重大規劃,創建了我國區域規劃技術流程和功能區劃技術規程。地域開發理論體系和區域規劃技術規程成為我國當今開展地域規劃的核心理論基礎和重要技術方法。連續出版《中國區域發展報告》,對我國地域開發重大戰略進行科學論證和諮詢,為我國調整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模式、支撐汶川災後重建方案制定,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研究集體突出貢獻者(工作單位)及主要科技貢獻:

    陸大道(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提出了“點-軸”系統理論;促進了城市化政策調整;指導了國家主體功能區劃與重大區域規劃工作的開展。

    樊傑(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構築了區域發展均衡模型,主持了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和京津冀區域規劃研製、汶川災後重建承載力評價工作。

    金鳳君(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提出了空間級聯絡統組織模式和區域基礎設施發展理論,主持了東北地區振興的研究和規劃編制工作。

    研究集體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單位: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劉毅、陳田、劉衛東、方創琳、劉彥隨、張文忠、毛漢英、蔡建明、董鎖成、甘國輝、徐勇、劉盛和、吳紹洪、李麗娟、王英傑、王傳勝和劉慧。

    3、萬噸級“煤制乙二醇”技術攻關研究集體

    研究集體所在單位: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研究集體主要科技貢獻:在小試技術和模試技術的基礎上,成功完成了煤制乙二醇技術的百噸級中試和萬噸級工業試驗,成套技術于2009年3月通過了中科院組織的鑒定,技術世界首創,領先國際同類水平。成套技術包括:(1)氨氧化技術用於補充草酸酯合成中的氮氧化物氣體。(2)高活性工業CO氣體脫氫凈化催化劑及其工藝技術。(3)高活性的CO氣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催化劑及其工藝技術。(4)NO氧化酯化工藝技術。(5)消除排放氣體NO污染的工藝技術。(6)高活性的草酸酯催化加氫合成乙二醇催化劑及其工藝技術,乙二醇産品各項理化指標符合GB4649-93優級品的標準。

    研究集體突出貢獻者(工作單位)及主要科技貢獻:

    陳貽盾(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主要專利發明人之一,負責制定了百噸級中試的試驗方案、脫氫催化劑和合成草酸酯催化劑的研製和生産。

    姚元根(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項目負責人,全面主持百噸級中試及萬噸級工業試驗的實施,確定試驗方案並負責新型催化劑的研發、生産和技術鑒定工作。

    研究集體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單位:王斌(上海金煤化工新技術有限公司)、李國方(江蘇丹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李兆基(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張葉飛(江蘇丹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周張鋒(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吳曉金(上海金煤化工新技術有限公司)、潘鵬斌(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黃當睦(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毛金明(江蘇丹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林淩(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劉志剛(上海金煤化工新技術有限公司)、覃業燕(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張輝平(上海金煤化工新技術有限公司)和石偉川(江蘇丹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4、神舟七號伴隨衛星研究集體

    研究集體所在單位: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

    研究集體主要科技貢獻:成功研製了我國第一顆伴隨衛星,在神舟七號任務中圓滿完成在軌試驗,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1)突破對非合作目標接近與繞飛技術,成功實現對軌道艙伴隨飛行,為我國未來空間交會對接、衛星編隊和空間協同等奠定了重要技術基礎;(2)突破對空間目標跟蹤觀測技術,首次獲取飛船在軌多角度全景圖片和清晰視頻,為在軌航天器故障診斷、天基目標監測等提供重要技術支持;(3)成功應用的GaAs高效太陽電池和Li+蓄電池實現了我國高效空間電源應用零的突破,高功能密度衛星、液氨推進等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主要研究成果達到同領域國際先進水平,具有里程碑意義,已推廣應用到多個在研航天型號,“是我國空間科學與應用技術研究取得的新跨越。”

    研究集體突出貢獻者(工作單位)及主要科技貢獻:

    朱振才(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技術負責人,負責提出神七伴星設計、研製和試驗的總體方案。突破微小衛星在軌釋放、對飛船照相觀測和對空間目標接近與伴飛等關鍵技術。

    周依林(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項目副總師,負責伴星總體技術方案和研製技術流程。設計測控通信方案、提出數傳測控功能融合一體化設計。

    沈學民(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SZ-7伴星系統指揮,負責伴星總體計劃與技術流程的方案設計和實施,負責伴星各分系統技術與計劃及質量管理工作,為保障伴星圓滿完成任務起關鍵作用。

    研究集體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單位: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的余金培、陳宏宇、曹彩霞、李東、李華旺、諸成、孫寧、張銳、付碧紅、何濤、白雪柏、余勇、袁明、蔣桂忠、許美娟、李志勇和陳蕞。

    5、可視化鑄鍛技術研究集體

    研究集體所在單位: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研究集體主要科技貢獻:面向核電、水電、造船、高鐵等重大裝備工程,對大型鑄鍛件等加工技術進行系統創新,開發了國際先進的X射線實時觀察、計算機模擬與中試實驗相結合的可視化鑄鍛技術,與骨幹企業密切合作,形成了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成果並在行業推廣應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與創新:1. 突破三峽大型水輪機鑄件製造技術瓶頸,並牽頭制訂三峽水輪機轉輪鑄件製造技術規範,實現700MW水輪機不銹鋼鑄件國産化;2. 開發了大型船用曲軸、大型鑄鋼支承輥、百噸級空心鋼錠、高速列車轉向架鑄件等鑄鍛件關鍵製造技術,産生重大經濟和社會效益;3. 可視化鑄造技術在規模化鑄件上應用,顯著提高産品合格率和材料利用率,實現節能降耗。該研究集體突破了若干關鍵鑄鍛件受制於人的技術瓶頸,為重型企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為金屬熱加工技術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研究集體突出貢獻者(工作單位)及主要科技貢獻:

    李殿中(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負責人。結合計算機模擬與X射線實時觀測創建了可視化鑄鍛技術研發平臺。開發大型軋輥等鑄件的關鍵技術。

    李依依(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提出了可視化鑄造思想,倡導並促成可視化平臺的建設。提出三峽水輪機組鑄件國産化的整套技術規範。

    陸善平(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將可視化鑄鍛技術應用到生産實際,開發了大型船用曲軸鍛造工藝和高速列車轉向架焊接工藝等多項關鍵技術。

    研究集體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單位: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的柯偉、夏立軍、康秀紅、肖納敏、孫明月、傅排先、王雪東、董文超、劉奎、李秀艷、羅興宏、王培、桑寶光、張二林、胡小強、李世鍵和王春蓮。

    參考資料:

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簡介

    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2002年設立,2003年首次頒獎,今年為第三次頒獎。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不同於以往的科技成果獎,它的獎勵對象、獎勵標準、獎勵週期和獎勵形式都發生了變化。

    (一)獎勵原則

    1、以人為本的原則:要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思想,新的獎勵制度要能夠有效激勵科學家個人的工作熱情、求知慾望和創造潛能,而且還要獎勵做出重大科技成果的優秀集體,鼓勵和倡導科研團隊協作攻關的精神;

    2、注重原創的原則:院的獎勵工作必須始終堅持激勵科技人員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做出世界第一的原創性科技成就;在滿足國家戰略需求的科技工作中,做出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技術創新與集成系統和高技術産業化的科技成就,為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在基礎性、公益性科技活動中,做出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重大貢獻並産生顯著社會效益的科技成就。

    3、分類評價的原則:對於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主要是以重大科學發現和重大技術發明及其影響等指標為主;高技術研究與産業化主要以對國家社會經濟的推動作用、以對國家GDP的增長貢獻和經濟或社會效益等指標進行評價;社會公益研究以對科技進步的推動作用和社會效益影響等指標進行評價。因此,針對的不同的研究工作,建立不同的評價體系,有利於提升各類科技人員持續創新能力。

    (二)獎勵標準

    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主要獎勵近5年內完成或顯示影響的重大成果的完成個人或研究集體。

    對於重大成果的認定,明確規定:“(一)在基礎研究或應用基礎研究中做出前人尚未發現或者尚未闡明、得到國內外同行公認的重大科學發現或重大技術發明;(二)在關鍵技術創新與集成或高技術産業化中,為我國經濟建設、國家安全、社會可持續發展或科學技術進步做出重大貢獻並創造顯著經濟效益或顯著社會效益;(三)在基礎性、公益性科技活動中,做出重大貢獻並創造顯著社會效益”。

    (三)獎勵對象:做出重大成果的優秀個人和集體

    獎勵對象由評價科技成果轉變為評價優秀個人和集體的主要科技貢獻,這是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所具有的最重要的特點。

    “個人”指在推薦期間為院屬單位的聘任人員。對於同一重大科學發現或重大技術發明的成果,院傑出科技成就獎一般只授予一個個人;但對於確屬兩個及兩個以上項目組(可以分屬不同院屬單位)獨立工作並形成同一成果,院傑出科技成就獎最多可同時授予兩個個人。

    “集體”指由同一重大成果中突出貢獻者和主要完成者組成的團隊。突出貢獻者和主要完成者應主要是院屬單位的聘任人員,也可包括國(境)內院外單位人員。突出貢獻者和主要完成者人數最多不超過20人,其中“突出貢獻者”指在同一重大成果形成過程中提出主要學術思想、技術發明方案、技術實施路線和在實施過程中解決了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的科技人員,最多不超過3人;“主要完成者”指在同一重大成果形成的各個關鍵環節中做出可認定的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

    (四)主要獎勵優秀個人和集體的亮點工作

    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是對科技人員所做的重大科技創新亮點的評價,而不是對所做科技工作的積分式評價。堅持評價候選者的業績應以近期“亮點”為主,充分肯定實施知識創新以來科技人員的重大科技貢獻。

    (五)開放式的評價機制

    建立了開放式的推薦、評審的模式。體現四個方面:一是5名院內外具有研究員(教授)職稱的同領域知名專家可以聯名向院推薦院屬單位的候選個人和集體;二是評委組成上,2005年院外科技專家的比例達到三分之一以上;三是借鑒國家科技獎的評審方式,聘請國內外同行專家對候選者進行書面評價,作為評審工作的重要參考;四是評審結果在媒體上公佈,接受社會監督。

    (六)堅持高標準、寧缺勿濫,每屆獎勵數量不超過10個

    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的評審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寧缺勿濫的原則。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為每2年推薦、評審一次,每屆獎勵不超過10個個人或集體。  

 
 
 相關鏈結
· 中科院"科技行動計劃"助力東北振興 獲良好成效
· 內蒙古與中科院合作的一批科技項目取得顯著成效
· 海洋局與中科院就做好南海環境監測工作簽署協議
· 科技部中科院舉辦"創新型國家與創新型人才"論壇
·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2010年我國可見兩次月偏食
· 中科院與北京市將在多個方面全面深化科技合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