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事業探索新路 亮點頻現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2月24日 14時28分   來源:林業局網站

    廣東: 求真務實 開拓創新

    廣東省近年來在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方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其中,做好保護和預警工作,提升公眾的參與度,是廣東省獲得成功的有力手段。

    重點物種重點保護

    珍稀物種的繁育取得新突破。深圳蘇鐵種質資源保護中心收集現存的蘇鐵類植物240余種,收集保存率超80%,收集栽培蘇鐵2萬多株、種子6000余粒。深圳蘭科植物種質資源保護中心收集保存蘭科主要植物原生種700多種,栽培蘭花面積600多畝,是目前國內收集蘭花品種最多的中心。湛江神州木蘭園培植中心收集木蘭科植物9屬125種,種植木蘭科植物1560畝。曲江羅坑鱷蜥研究中心連續5年人工繁育鱷蜥獲得成功,已成功繁育鱷蜥131隻。

    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監測取得新成效。相繼完成了全省野生鳥類資源調查監測、南嶺地區華南虎及其他珍稀動物資源調查、珠江口島嶼獼猴資源調查、冰雪災害南嶺地區野生動物資源受災情況及影響評估調查、野生植物極小種群調查與監測,並在茂名林州頂、鹿湖頂兩個市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鱷蜥野外新分佈區。

    野生動植物資源恢復取得新進展。在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組織了兩次冰雪災害野生動物資源恢復放歸活動,放歸人工繁育的蟒蛇、白鷴等國家保護野生動物36種1849隻(條)。

    預警體系日漸完善

    監測網絡不斷完善。2009年落實省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專項資金150萬元,累計投入資金1142.22萬元。全省已建監測站點121個,設立觀測點212個,確定重要監測樣地236個,設立監測路線336條。

    日常監測及監測信息日報制度化。全年全省累計上報監測信息1萬多份,報告率超98%,節假日期間應急值守在崗率超90%。全省採集送檢野生動物血樣1020份、分泌物樣品1538份,抽檢候鳥等野生動物1150隻,涉及野生動物128種。

    宣傳活動更惹眼球

    宣傳活動機制逐步形成。每當“世界濕地日”、“鳥節”、“愛鳥周”和“野生動物宣傳月”期間,組織各地通過電視、電臺、報刊、網絡等媒體及展覽、攝影、觀鳥、戶內外廣告、現場諮詢、野生動物放歸、知識講座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開展了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教育的系列活動,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宣傳活動形式不斷創新。舉辦了“聚焦飛羽 情係自然——廣東野生鳥類拍攝全民總動員”攝影活動,激發了公眾愛鳥護鳥的熱情。

    宣傳對象針對性增強。省林業局聯合廣東省青年聯合會、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等單位組織了“走進濕地——粵港澳青年濕地保育活動”,增強了青少年對紅樹林濕地保護的意識。與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聯合舉辦“粵港保護瀕危野生動植物宣傳月活動”,有效提高了粵港經營者和中小學生保護瀕危物種的意識。與廣州市林業局、深圳市農林漁業局、香江野生動物世界聯合開展“愛鳥宣傳進社區活動”,製作了社區公益性廣告牌,在廣州、深圳市240個居民社區進行公益廣告展覽宣傳。

    雲南: 突出特點 探索新路

    雲南是全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最集中的地區之一,素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之美譽。而且因其具有生態區位重要、生物種類豐富、生物區係關鍵、生態系統多樣、生態景觀壯麗、戰略地位特殊等特點受到國內和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雲南省的保護工作也頗具特點。

    啟動極小種群物種保護新行動

    雲南省林業廳認真學習廣東德保蘇鐵回歸的經驗,積極謀劃雲南省的物種保護和回歸行動。2009年初,雲南省林業廳組織編制了華蓋木、巧家五針松和西疇青岡保護實施方案,對保護這3個野外種群數量不足100株的小物種意義重大。2009年9月,雲南省林業廳與國家林業局保護司、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共同組織召開了首屆“全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研討會暨回歸自然啟動儀式”,並啟動了華蓋木、西疇青岡、杏黃兜蘭3個植物物種回歸試驗。

    雲南省林業廳與雲南省科技廳聯合編制完成了《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規劃綱要》和《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緊急行動計劃》。之後通過吸引國際資金、與民間組織合作等方式,啟動了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行動,加強了極小種群物種的拯救工作。

    創新野生動物肇事補償新機制

    多年來,雲南省野生動物肇事頻繁,而補償資金嚴重不足,成為國內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也引起國家高度重視。為使這些問題得到妥善解決,雲南省林業廳積極探索野生動物肇事補償新機制,與保險經紀公司和保險公司協調溝通,成功運用商業保險的方式解決野生動物特別是亞洲象肇事補償問題。2009年3月,臨滄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滄源管理局與保險公司簽訂野生動物保險合同,成為雲南省乃至全國地方政府為野生動物造成的公眾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購買的第一份保單。2009年11月11日,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與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雲南分公司西雙版納支公司成功簽訂了亞洲象公眾責任保險合同。這是在一個州的範圍內,省、州兩級政府首次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肇事購買的商業保險,是由政府補償向商業賠償、部門辦林業向社會辦林業轉變的一次大膽嘗試,使雲南省陸生野生動物肇事補償工作邁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探索國家公園保護地新模式

    1996年開始,雲南引進國家公園理念,開始探索國家公園保護地模式。

    2006年,迪慶藏族自治州以碧塔海省級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建立了普達措國家公園。開園後的一年多的時間,僅門票收入就達到2.3億元,經濟和社會效益明顯,得到了社會和公眾的充分肯定。2008年,國家林業局正式批准雲南省為國家公園建設試點省。雲南省林業廳抓住機遇,與有關部門共同完成了《雲南國家公園發展戰略研究》課題;出臺了《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國家公園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由省政府批准成立了雲南省第一屆國家公園專家委員會;起草並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頒布地方推薦性標準《國家公園系列標準》(包括《基本條件》、《資源調查與評價技術規程》、《總體規劃技術規程》和《建設規範》)等,由於試點工作成效顯著,獲得了雲南省政府推進旅遊“二次創業”突出貢獻獎。

    黑龍江: 多措並舉 傾力實施

    黑龍江省是我國森林、濕地和野生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多年來,該省為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截至目前,黑龍江省已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197 處,保護面積達到了620萬公頃,佔全省國土面積的13.6 %。

    築起珍稀動物避風港

    針對本省珍稀動物的保護,黑龍江省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在東北虎分佈區及其生態廊道建立了饒河、東寧等一批野生東北虎保護監測站,對東北虎主要分佈區的三種野生動物實行禁獵,並劃建自然保護區,開展棲息地保護恢復工作。通過開展棲息地保護工作,東北虎活動區域由過去的7個縣增加到現在的10個縣,野生東北虎種群數量穩定在12隻左右。

    建立以鶴類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16處,保護區內實行禁牧,加強管護措施,使丹頂鶴種群數量有了恢復性增長,由10年前的500余只增加到現在的700多只,佔全世界野生種群數量的1/4。在洪河、興凱湖、扎龍等8處自然保護區組織開展東方白鸛人工築巢招引工作,增加白鸛繁殖數量70多只。

    建立了全國較大的東北虎、丹頂鶴和黑熊人工繁育種群。中國橫道河子貓科動物繁育中心飼養繁殖的東北虎已達930多只,繁殖種虎數量150隻,年繁育幼虎200余只。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丹頂鶴馴養半散放種群數量已達281隻,年人工繁育丹頂鶴60余只。黑藥集團黑熊、棕熊繁育種群數量已超2100隻,繁育種熊680隻,年繁育幼熊230隻,通過對熊膽粉加工制藥,年産值達8000萬元。

    拉起疫源疫病隔離網

    黑龍江省林業廳編制了黑龍江省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應急預案,利用已經建立的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體系、自然保護區網絡,建立了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網絡。

    從2006年開始,黑龍江省連續開展疫源疫病監測業務培訓工作,累計培訓監測人員390余人。設專項經費購置監測防護設施設備,補助監測站運行經費。目前,全省有專職或兼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人員600余人,按要求盡最大能力擴大野外排查和監測範圍。

    專項行動撐起保護傘

    黑龍江省多次組織開展保護鳥類專項執法檢查工作和打擊破壞鳥類資源的專項行動,查處了一批粘鳥、毒鳥案件。各保護區根據本區的具體情況,對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重要區域,做到嚴看死守,嚴禁破壞保護區自然資源行為的發生。同時,開展專項打擊行動,確保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安全。

    2009年,黑龍江省查處非法經營、運輸野生動物及其産品等案件503起,處罰800人次,檢查保護區、濕地周邊、野生鳥類聚集地、鳥類棲息地以及集貿市場、賓館飯店1200處,沒收粘網、鳥夾等捕鳥工具1500多件,收繳各種野生動物78784隻(頭),放生活體鳥類、林蛙7萬多只。

 
 
 相關鏈結
· 西藏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五年內將得到更有力保護
· 國務院公佈《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