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已過,“清明”將至,正是春播生産的大忙時節。近幾天,西南重旱區久旱逢雨露,部分地區出現了小到中雨天氣過程,給災後恢復生産帶來有利時機。為指導災區不失時機抓好抗旱保春耕工作,農業部組織專家緊急制定下發了雲南、貴州、廣西抗旱保春播生産技術方案,在前期派出工作組的基礎上,農業部調集百名産業技術體系、行業科研專項等專家,組織雲南、貴州、廣西當地千名科技人員,發動當地萬名農技人員,組成萬人抗旱保春耕科技服務團,深入抗旱春耕第一線,駐點到鄉、延伸到村、服務到戶,紮實開展巡迴技術指導和科技服務,促進各項抗旱保春耕措施的落實。
農業部要求西南重旱區堅定糧食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的目標不動搖,按照“小春損失大春補、水田損失旱地補、面積損失單産補”的思路,緊緊抓住當前降雨的有利時機,加強分類指導,落實關鍵技術,搶抓農時季節,種足種好大春作物,擴大水稻、玉米、馬鈴薯、蔬菜、甘蔗、烤煙等作物面積,加強田間管理,提高單産水平,努力實現大災之年糧食和農業生産有個好收成。
氣象部門預報,未來幾天,西南旱區雨水將有所增多,對進一步緩解旱情十分有利。農業部強調,要抓住降雨的有利時機,發揮組織優勢和技術優勢,組織動員機關幹部和農業技術人員深入一線,發動廣大農民群眾迅速掀起春耕播種熱潮,千方百計擴大春播面積,努力實現大春作物滿栽滿插。要通過多種途徑,落實水稻育秧面積,確保來水後能夠及時移栽;要加快春玉米播種進度,努力擴大播種面積。對長期乾旱、土壤板結的地塊,要組織農機投入,及時整地,做好播種準備;對節令還未到播種的耕地,要組織群眾採取覆膜等措施保水保墑,確保時令一到,能夠及時下種。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儘管近期旱區出現較大範圍降雨,但旱情仍未得到根本緩解。必須算好水帳,以水佈局,因地制宜,合理調整大春生産作物結構和種植方式。對於沒有水源保障的稻田,要做好“有水就種稻、無水則改旱”兩手準備,組織好統一育秧,做到有水插秧的儘量種水稻;確實無法栽插水稻的,及時改種玉米、薯類、雜糧、雜豆等旱糧作物。同時,大力發展烤煙和玉米套種馬鈴薯、甘蔗套種馬鈴薯和豆類、經濟林木套種玉米和豆類等,努力提高復種指數,擴大糧食面積,確保全年糧食播種面積不減少。雲南省提出力爭大春糧食播種面積達到5000萬畝左右,比去年增加300萬畝。其中,水改旱面積達到500萬畝,晚秋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800萬畝以上,煙後套種秋馬鈴薯、秋玉米、秋豆類和秋蔬菜等面積達到300萬畝以上。當務之急是將這些面積落實到作物、落實到農戶、落實到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