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雲南臨滄實施七大工程解決百萬農民飲水安全問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26日   來源:雲南日報

    雲南臨滄市委、市政府近日作出部署:從今年開始,在6年時間裏投資85億元,以增加蓄水、改善民生、促進發展、保護生態為目標,加快實施水源、農田水利、城市供水、學校飲水安全、污水治理、水環境生態保護和節水“七大工程”,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歷史上的臨滄,“山有多高,水有多高”,這裡“不缺水”,但去冬今春發生的特大乾旱改變了臨滄人對水情的認識。在最近舉行的臨滄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活動中,市委、市政府認真反思和總結了這次特大乾旱的教訓,認為臨滄水情的最大特點,就是水資源豐富和水資源利用率低之間的突出矛盾。全市人均佔有水資源是全省人均擁有量的1.9倍,但目前全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僅為4%,低於全省平均水平2.9個百分點。全市缺乏足夠的水利控制性骨幹工程,水庫總庫容僅佔全省總庫容的3%;農田有效灌溉率僅26.5%,和全省平均水平相差10.5個百分點;有97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尚未解決,佔農業人口的46%。

    此次臨滄市規劃實施的“七大工程”主要包括:新開工建設康家壩、鴨子塘、郭大寨水庫等12至14件中型水利工程,以及25件以上小(一)型水利工程;走一條“散水集用、小水大用、豐水枯用”的山區集雨節灌路子,建設10萬件“五小”水利工程;加快城市供水水源工程和水廠建設,建成生産能力為1萬立方米/日以上的水廠7座,並對現有的12座水廠進行擴産改造,全市水廠生産能力由現在的12.5萬立方米/日提高到20萬立方米/日;從今年開始,每年投入資金3000萬元,到2013年累計投入資金9000萬元,完成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飲水工程建設;繼續推進城鎮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今年內確保全市8縣(區)的城市垃圾處理設施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提高重點城市和農村集鎮、糧食主産區的防洪保障能力,完成20件防洪工程項目;以治理南汀河流域為主,完成水土保持及生態修復治理面積800平方公里;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爭取用5年時間,使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在現在52%的基礎上提高到62%以上。這些工程完成後,到“十二五”末,全市將新增水庫庫容4.5億立方米以上,新增供水能力5億立方米以上;新增灌溉面積100萬畝,有效灌溉率達45%,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達7%。同時基本解決1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

    為保障“七大工程”順利實施,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加快推進水務、水價、水管體制和水利投融資體制“四項改革”,加快完善重點流域綜合防洪抗旱、城鄉水資源合理配置、水環境生態保護、水利管理有序運行“四大保障體系”。在資金籌集方面,一是加大政府投資,形成水利建設投入長效機制。市、縣(區)兩級要用好用活水資源費、水利水電工程建築安裝稅,並有效整合國土整治、農業開發和煙草、蔗區水利、“五小”水利工程等資金,增強資金配套能力。二是拓寬投融資渠道,優化投資結構。積極爭取金融機構對水利建設項目貸款支持;以經營性為主的水利工程要放開市場,積極探索多元化融資渠道;加大小型水利工程産權改革力度,採取承包、租賃、股份合作、拍賣、用水合作組織管理和委託管理的方式,向社會轉讓小型水利設施産權或經營權,盤活水利資産,吸納社會資金參與建設。目前,作為主要融資平臺的市水務投資經營有限公司已經成立運作,並已向農業發展銀行申請到貸款5億元。(記者 張光旭 李春林) 

 
 
 相關鏈結
· 滇高度重視地下找水工作已緩解數十萬人飲水困難
· 京津鄂皖水利部門對口支援解決貴州旱區飲水困難
· 上海世博園設立100個直接飲水點
· 廣西大石山區人畜飲水工程大會戰啟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