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胡曉煉就農村金融服務和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赴遼寧、湖北和廣東省進行專題調研,與人民銀行部分分支行和31個縣(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負責人座談,溝通交流前期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的總體進展情況,研究探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議。
胡曉煉指出,前期農村信用社改革已取得顯著成效。治理結構初步建立,經營健康狀況明顯改善,服務和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農村金融業務成倍增長。2010年3月末,全國農村信用社的各項存貸款分別達到7.6萬億元和5.2萬億元,比2002年末分別增長2.8倍和2.7倍,其中,涉農貸款3.4萬億元,佔比為66.3%。
胡曉煉表示,全面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要堅持“三農”服務方向不動搖。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支持“三農”發展是我國的基本國策。農村信用社改革的出發點就是要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各項事業進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服務“三農”、面向“三農”、彌補“三農”金融服務空缺和不足、提高“三農”金融服務質量,是全面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應堅持的最重要原則。
胡曉煉強調,要適應農村金融服務需求變化,與時俱進地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近年來,農業、農民、農村對金融服務的需求發生了較大變化,對金融服務的需求量進一步擴大,金融服務需求呈現出多樣化趨勢,特別是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金融服務既要滿足農民基本信貸需求,又要適應農村産業結構、生産方式提升的新特點、新變化。長期以來,農村信用社較好地發揮了農村金融服務主力軍作用。同時,應當看到,農村金融市場的格局正在發生大的變化,各類金融機構逐漸進入農村金融服務領域。農村信用社在資金實力、集約化管理、産品設計和推廣方面都面臨著新的競爭和挑戰。因此,必須要與時俱進地推動全面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以適應農村金融服務需求的新特點、新變化,全面提升涉農金融服務水平。
胡曉煉提出,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既要健全農村金融組織體系,也要解決好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問題。解決貼近農民貼近農村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財稅、監管、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在資金引導、風險補償、市場準入與退出等方面採取綜合性配套措施,建立健全引導金融機構將更多的資金向“三農”傾斜的體制和機制,促進改善農村金融服務。
胡曉煉要求,人民銀行要繼續做好農村信用社改革和發展的相關工作。一是紮實做好資金支持政策實施後期專項票據兌付考核工作。自改革試點之初,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人民銀行會同銀監會就及時制定併發布了資金支持政策,並以縣(市)為單位考核農村信用社改革成效。採用專項票據和專項借款兩種方式及時安排落實改革試點資金支持,對充分調動各有關方面參與和支持改革的積極性,支持和推動農村信用社改革發揮了重要的正向激勵作用。要以加強專項票據兌付後續監測考核為抓手,督促和引導農村信用社進一步深化改革。二是要加強對農村信用社改革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及時提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建議。要綜合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産業結構佈局、城鎮化建設速度和進程,提出符合轄內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實際的意見和建議。三是要充分發揮貨幣政策、金融服務、最後貸款人等央行職能,統籌運用好有差別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支付結算等政策工具的正向激勵作用,推動農村信用社在進一步深化改革中,堅持“三農”服務方向,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