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陜西省水利廳與四家金融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書,明確了在“十二五”期間金融支持陜西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設300億元的合作意向。這是陜西省水利系統首次就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與金融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也標誌著陜西省多元化水利籌融資機制的初步建成。
水利建設籌融資工作一直是陜西省水利發展的“短板”。具體表現包括:水利建設利用信貸資金和吸納社會資金的體制機制還不健全;在市場經濟中的省級水利投融資主體平臺尚未搭建,多元化投資體系建設乏力等等。近日,省水利廳直面問題,尋找對策。經過一個月的認真調研,形成了《陜西省水利建設項目投融資調研報告》,把水利籌融資建設列入到當前工作的重點,提出多元化的水利建設籌融資思路。
對於灌區節水改造、農村飲水安全、小型農田水利、水保生態建設、城市防洪、防汛抗旱等以公益性為主的項目,充分發揮政府主導推動作用,強化建章立制、嚴格長效管理。在最大限度地爭取中央和各級財政性投資的同時,鞏固現有政府性基金和規費渠道,在應徵盡徵的同時,確保水利建設基金、水資源費、煤油氣資源開採水土流失補償費等足額用於水利建設和發展,並適時適度調高擴大政府性基金和規費徵收標準和範圍;擴大財政性投資來源,爭取農口新增財力、土地出讓金、城市建設維護費用於水利項目的額度,形成隨著經濟發展和政府財力增加,按比例不斷加大水利投入的政策機制;超前投入,利用“三費”質押貸款用於新增擴大灌溉面積等急需項目建設,並逐步擴展公益項目使用範圍;深化小型水利産權制度改革,加大“民辦公助”力度,吸引民間資本積極介入,解決小型水利政府投入不足和管護問題。
對城市工業供水、水電、水産等以經營性為主、市場化程度較高的項目,充分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杠桿性作用。逐步加大政府性引導資金的投入力度,促進和帶動快速發展;利用好優質資源,建立資源有償開發利用制度,扶持龍頭企業,引導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確保水産品質量安全;搞好規劃,加強和規範市場管理,營造公平開放的競爭環境,調動各方投資建設的積極性,實現共贏發展。 (記者 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