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甘肅省新近出臺關於加快戲劇大省建設的若干意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6月10日   來源:甘肅日報

    甘肅省新近出臺的《關於加快甘肅戲劇大省建設的若干意見》,是全國各省區市就戲劇建設出臺的第一個政策性文件。這份文件的問世,在省內戲劇界引起強烈反響,接受採訪的各方專業人士紛紛表示深受鼓舞,同時又提出了各自的觀點,值得我們深思。

    戲劇建設是突破口

    “新中國成立以來,甘肅省戲劇創作在全國都引人注目,尤其是近兩年,戲劇作品頻繁獲得各類大獎。”省文化廳藝術處處長胡豫川在談及《關於加快甘肅戲劇大省建設的若干意見》出臺的背景時説,《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到甘肅發展的戰略定位時,很重要的一項就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資源寶庫”。而甘肅省正是要把戲劇大省建設作為甘肅省文化建設的著力點和促進文化發展繁榮的突破口,這一點在文件中有明確表述。胡豫川説,加快戲劇大省建設,必將帶動甘肅省的文化建設。在這份文件中,政策有了、經費有了,甚至對今後甘肅省的戲劇創作,從數量到質量都有具體規定,這有助於激發甘肅省戲劇界的創作活力。

    必須遵循藝術規律

    甘肅省隴劇院院長王亨説:“應該説我們基礎打得好,我們一直在出作品,已經顯露出了戲劇大省的特徵。這對於一個經濟欠發達省份來説,實屬不易。”他同時表示,甘肅要想成為名符其實的戲劇大省,還有一段路要走。重點是要加大投入、改善硬體、培養人才,同時還要培養觀眾。剛剛帶領隴劇《苦樂村官》劇組從第九屆中國藝術節上歸來的王亨,對隴劇的發展有著自己的設想:“不僅要拿獎,更要有觀眾。老戲不能丟,新戲要創排,精品還要堅持演下去。”他對於甘肅省的戲劇創作也有深入思考:“建立戲劇大省,一定要按藝術規律辦事。要有創作隊伍,堅韌不拔地推出自己有特色的東西;要有評論隊伍,要成立專家委員會,出來一個作品,不能一味吹捧,一定要説出好在哪,差在哪。搞戲劇大省,咱就要實實在在。”戲劇作品是由人寫人演人看的,人最重要

    甘肅省著名戲劇理論家、省劇協主席王正強正在著手寫《甘肅戲劇史》,對於甘肅戲劇史的熟知,使他很負責任地得出“甘肅對全國最突出的貢獻,莫過於文化”的結論。在他看來,經濟要發展,文化不能缺失。經濟硬實力沒有文化軟實力的支撐,也無法硬起來。甘肅建設戲劇大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而戲劇大省建設的戰略目標是全面帶動文化建設。《關於加快甘肅戲劇大省建設的若干意見》的出臺,是將文化建設正式納入甘肅省經濟建設的藍圖當中。

    王正強表示,如何去建設戲劇大省,還是要用戲劇作品説話。戲劇作品是由人來寫的、人來演的、也是人來看的,所以人是最關鍵的。戲劇大省建設,必須出人齣戲出精品,而精品的呈現,著重是要突出甘肅厚重的地域文化背景,必須強調自己的特色。

    票房不是唯一尺度,但很有説服力

    省文化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周琪對於戲劇大省的建設有一套成形的理論。他認為:建設戲劇大省必須要科學、客觀地對待甘肅省情。建設戲劇大省,也不能僅僅局限于關注國有省級院團的戲劇發展,還應該著眼于甘肅省,涵蓋省市縣三級有代表性和實力的國有院團。民間戲劇、校園戲劇也應納入政府扶持資助的範圍。

    周琪説:“單純依靠獲獎而維持院團發展和戲劇建設的思路尤為不可取。戲劇的生命在於人民,劇目的生命力在於觀眾的認可。票房的高低雖然不能完全作為一部作品成功與否的唯一尺度,但也是很有説服力的。”同時他也表示,戲劇工作者的戲劇産品必須是充滿文化意識的戲劇。戲劇産品有雅俗之分,但不能沒有較高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品位。隨著人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沒有思想、沒有靈魂的戲劇終究只能是曇花一現。

 
 
 相關鏈結
· 甘肅正式啟動臨床路徑管理 六個單病種率先試點
· 甘肅2010年高考首次推行網上填報志願
· 甘肅投入1.3億對灌區和牧區實施續建與節水改造
· 甘肅隴南地震災區考生全部告別“板房考場”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