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靠科技進步實現增産 鶴壁小麥大面積單産創紀錄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6月17日   來源:河南日報

依靠科技進步實現大幅增産 鶴壁小麥大面積單産創全國紀錄    

    “鶴壁市浚縣王莊鄉3萬畝以上連片小麥高産示範片平均畝産611.6公斤,淇濱區鉅橋萬畝核心示範區小麥平均畝産695.4公斤,均創全國同面積小麥高産紀錄。”6月15日下午,前來鶴壁驗收小麥高産創建的驗收專家組組長、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副組長郭天財鄭重地宣佈了這一消息。

    當日上午,河南省農業廳組織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農科院、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等單位的小麥專家,對浚縣王莊鄉連片小麥高産示範片進行了實打驗收。該示範片涉及王莊鄉的13個行政村,示範面積3.32萬畝。在此之前,有關專家對淇濱區鉅橋萬畝核心示範區的小麥進行了測産。

    驗收專家組認為,鶴壁在國內率先設置3萬畝連片高産創建示範片,由於關鍵增産技術落實到位,保障措施得力,在今年長期低溫不利氣候條件下,首創3萬畝以上連片平均畝産超600公斤高産紀錄,為我國整鄉、整縣建制開展高産創建積累了經驗,提供了樣板。

    據介紹,鶴壁市的高産創建經歷了小面積攻關、核心區示範、大面積推廣、持續擴大成效四個階段。2009年規劃實施了8個萬畝高産創建示範區,平均畝産618.0公斤,其中核心區小麥、玉米畝産分別達到690.6公斤、858公斤,均創我國萬畝産量最高紀錄,在全國率先實現萬畝連片一年兩熟超噸半糧目標。

    依靠科技進步是提高糧食産量的主要途徑。他們最大限度發揮良種的作用,大力培育推廣良種,實施良種良法相配套。創新實施 “秸稈還田、配方施肥、選用良種、精播勻播、前氮後移、科學灌溉、綜防統治、適時機收”的小麥種植模式。高標準建設全國首家、國際先進的星陸雙基遙感農田信息協同反演技術試驗基地,實現農田生態環境和作物生育期、苗情、長勢以及病蟲害等的可視化;建設氣象防災減災與保障中心,配備了中南五省唯一一台全國先進的移動多普勒天氣雷達車;建立健全氣象預警預報和指揮體系,適時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每年通過增雨作業可增加雨量近100毫米。這些都為高産創建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該市實行了統一聘請專家進行技術培訓、統一品種佈局、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適時收穫、統一秸稈直接還田的“六統一”系列化服務。

    郭天財説,要實現河南提出的在2020年糧食總産達到1300億斤這個目標,必須大幅度提高糧食單産。鶴壁首創3萬畝以上連片小麥平均畝産超600公斤全國高産紀錄,真正把專家在試驗田的産量變成了農民大田的産量,由此看到了全省糧食大幅增産的希望。(記者 李定宇)

 
 
 相關鏈結
· 山東省累計收穫小麥1470萬畝 夏播玉米770萬畝
· 安徽放棄假日全力組織搶收小麥 搶收面積已近6成
· 加強農機調度 安徽省主産區小麥收穫已近八成
· 天津176萬畝小麥開鐮 預計高産田畝産達500公斤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