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和教訓,讓我們一起分享!”
——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為莫桑比克部級官員“授課”記
新華社北京6月18日電(新華社記者雷敏)這是一個別開生面的課堂——授課“老師”是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學生”是從萬里之遙的非洲飛赴中國“取經”的26位莫桑比克部級官員,課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實踐》。
“我一直把你們看作兄弟姐妹,希望把中國在發展經濟中的經驗和教訓與你們交流、分享。同時,莫桑比克也有許多好經驗,我們也希望向你們學習。”陳德銘親切的開場白,一下拉近了大家的距離。
他接著説,中國有句俗語,“店多成市”。一個地方,商店越多越熱鬧,大家的生意都好做。世界經濟也一樣,只有更多國家發展起來,全世界的經濟狀況就才會更好。我們舉辦研討班,和大家分享中國這些年經濟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就是希望能對包括莫桑比克在內的更多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有所幫助。
雖然事先已經有準備好的講稿,但陳德銘還是選擇脫稿講。用他的話説就是:“1978年,在我還不滿30歲時,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的歷程。那時我在一個企業工作,後來做過商業廳長,還做過蘇州市的市長,與新加坡合作建立了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作為一名親歷者,我希望把自己在沿海以及後來在內陸省份、中央政府工作中的感受與你們面對面交流。”
陳德銘首先談了他對多元市場經濟模式的認識。他認為,市場經濟是通過市場配置資源的一种經濟模式,但並不只有美歐等發達國家一種版本,即使是發達國家,對市場經濟的理解也在不斷變化,比如在金融危機之中,他們也採取了許多政府干預的手段。每個國家都應當根據自己的國情探索適合的發展道路,對發展中國家來説更是如此。
“有很多西方人問過我,中國的市場經濟前為什麼要加‘社會主義’四個字。這説明中國在發展市場經濟時,會特別注重社會公正,讓更多的人分享發展的好處,不允許貧富差距拉得過大。”陳德銘説。
説到這裡,陳德銘舉了一個例子:“我在蘇州工作期間,有一次圍繞一片湖水的開發出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思路。一種觀點認為應該把湖邊的土地賣給私人建別墅,可以創收,另一種觀點認為應該開發建環湖的公共綠地。最後還是後一種觀點佔了上風,這就體現了執政為民的思想。”
由於事先做了充分的準備,接下來,陳德銘結合中國自己的經驗,給莫桑比克的部長們提出了不少建議:
“據我所知,貴國一半以上人口在農村,所以你們是不是也應該像中國一樣,把‘三農’放在優先位置考慮?中國的改革就是從農村開始的,從調動農民的積極性開始的。”
“貴國海岸線很長,發展多種農業經濟很有條件。過去中國曾經學過日本‘一村一品’的經驗,就是鼓勵各地發展經濟效益高的特色農産品深加工。”
“工業化和城鎮化是發展經濟的重要抓手,貴國如果選取幾個小的地方作為經濟實驗區,作為承接全球産業鏈轉移的基地。利用最不發達國家享有的進口産品零關稅優惠政策,擴大出口是很有希望的。”將近一個小時的“授課”很快就結束了,到了莫桑比克客人們的提問環節。
“有些傳統工業剛開始時為經濟發展做出了一些貢獻,但二三十年後很可能就變成了夕陽産業,這些産業怎樣才能找到好的出路?”莫財政部副部長佩德羅·科多拋出了心中的疑問。
“我認為只有夕陽的産品,沒有夕陽的産業。” 陳德銘表示,中國政府目前正幫助一些附加值不高的産業轉型升級,讓他們向設計和銷售這些産業鏈的高端延伸,延長産業壽命。
莫外交與合作部副部長恩裏克·班澤問:“在發展經濟中,有什麼是我們最不應該做的。”陳德銘答:“不要走先污染、後治理的彎路。中國最初也沒有環保部,後來才設立了。現在所有的項目都需要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才能上馬。” ……
不知不覺中,“下課”的時間到了。莫方代表向陳德銘贈送了精美的手工藝品,“這些産品就可以出口到中國來嘛,會有很大市場喲。” 陳德銘笑著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