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整合資源 拓展空間 雲南畢業生就業率穩中有升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7月04日   來源:雲南日報

    近幾年,雲南省高校畢業生規模大幅遞增,就業壓力逐年增大。轉變服務畢業生就業工作方式,拓展畢業生就業空間,雲南省有關部門整合有效資源,在跟蹤幫扶上做了大量探索實踐,促進了雲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穩中有升。

    就業服務 從階段性向全程化轉變

    5月28日,距高校畢業生離校還有近一個月,雲南大學每週五舉行的校園招聘周活動如期進行。珠海創新教育投資有限公司、亨德森等20家用人單位早早來到設在雲大至公堂的招聘現場,與畢業生們進行雙向洽談。這樣的校園招聘會,本學期以來已舉辦了24場。“學校發佈的就業信息最值得信任。”經學校牽線搭橋,已分別與比亞迪公司和省農村信用社簽訂就業協議的雲大商旅學院和經濟學院的應屆畢業生柏興龍和劉琳麗同學道出了感受。據學生處副處長張岳介紹,今年雲大有5100多名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加,從去年9月以來學校就相繼舉辦了各類專場招聘會120多場,開通的就業網至今已發佈620余家單位的招聘信息,提供就業崗位16300余個。此外,就業聯絡員、QQ群和宣傳欄等,都在全方位、立體化地向畢業生傳遞就業信息。

    高校畢業生就業曾經是一個階段性工作,每年11月20日啟動,到畢業生離校為一個週期。近年來,階段性的就業服務已形成全程推進、全員參與的特色。從學生進校起,就開設就業指導、生涯設計課;從每學期開學,學校自行組織的各類招聘會就陸續舉辦,省教育廳與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服務中心主辦或承辦的綜合類、專場類招聘會、網絡招聘月也已形成系列服務模式;高校就業成為“一把手”工程,全體教職員工各盡其責、牽線搭橋。不少高校還將就業服務延續到校外,訂單式培養,“雙定生”服務,在對接市場中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5月初以來,雲南農大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就業網站上,已相繼發佈了26家用人單位的招聘面試信息。據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李永能介紹,為適應從注重就業政策和技巧的宣傳指導向建立職業服務模式轉型的需要,學校更加注重中心建設,並設立了指導與技能服務就業市場與信息兩個科室,使服務畢業生就業形成長效機制。目前,學校已建起擁有數百家用人單位組成的用工資源庫,並隨時根據供求推薦、發佈、更新信息資源,為提高畢業生參與特崗教師、到村任職招考及用人單位招聘的成功率,學校聘請專家輔導、開展校園模擬招聘等,使就業服務形成體系。“大旱之年,放心不下兩個剛剛上路的創業者。”年初,李永能專程到峨山縣看望了該校畢業生黃濤和沈麗創業開發的蔬菜基地。“跟蹤服務,想方設法為畢業生走出校門排憂解難”,已成為近年來雲南省高校轉變畢業生就業工作方式的一大特色,雲南農大校領導每年定期帶隊深入基層一線,回訪該校畢業的特崗教師、村官和創業者,了解傾聽他們的所思所想、呼聲建議,並依託科研立項課題,使調研成果指導來年工作併為有關決策部門提供借鑒。從去年12月以來,雲南大學也分別前往雲南建工、華能集團、中科院雲南天文臺等14家用人單位調研、推薦畢業生,實地走訪重點單位和崗位需求較大的行業和單位,建立起人才招聘“資源共享、聯合互動”機制。此外,學校還將製作就業白皮書,通過不同學院、專業的就業分類情況統計分析,為學校進一步調整專業結構、設置專業課程、改善教學方法提供相對科學的依據。 

    創業教育 從理念引領向細化幫扶轉變

    以創業促就業,是省委、省政府近年來做出的重大決策,全省高校系統積極開設創業教育課、舉辦創業報告會、開展創新創業大賽、設立創業基金,引領廣大學子樹立創業理念和創業意識。然而,儘管近年來雲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增長,但創業學子的總量一直未有較大突破。其中,雲南省去年創新實施的“貸免扶補”政策,在所扶持的2萬個創業者中,大學生僅佔7.03%,遠低於同期扶持的農民工和其他群體。

    如何幫助大學生開展創業實踐、增長創業本領,雲南省高校在思考中探索著、實踐著。

    5月上旬,昆明理工大學籌備已久的學生創業實踐基地正式揭牌,首批入駐的有10個項目的經營者。從事攝影、廣告設計、影視動畫設計的“深藍影像”公司,簡潔的室內裝飾,盡顯出創業者們清新、自然、個性和時尚的創業風格。小博士環保高科技公司兩個産品陳列櫥櫃中,具有高附加值的“小博士”優質活性炭、優質氧化鋅和室內空氣凈化劑等核心産品,展現出公司的創業實力。“昆明陽光節能科技公司”負責人劉曉明,面對前來參觀或諮詢的賓客,嫻熟地講解或演示著具有專利權的研發産品。這些具有專業背景的創業項目,使基地的運作具有較高的起點和引領示範作用。

    “耳聞不如一見,百聞不如實踐”,據昆明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張勁松介紹,昆工的創業教育起步較早並形成特色,但多年來畢業生就業分佈流向顯示,創業率不高仍然是畢業生就業的“短板”。通過深入分析和冷靜思考,學校認為,創業教育不能僅限于創業精神層面的培養,還應該創造條件讓學生“真槍實彈”地體驗創業過程。為此,學校一年前就籌備在呈貢新校區建立學生創業基地,使成長性較強的創業項目能夠在校內基地孵化,讓學生“練練手”。為倡導學生創業項目注重專業背景和技術含量,昆工的創業基地有意設置了“門檻”,首批篩選的入駐項目全部經過專家評審,“結合專業知識的創業,無疑將具有較大發展潛力,而且會走得更快,走得更遠。”張勁松説,目前,學校還設想通過降低門檻的方式招商,引進社會資源在校內建設大型超市,前提是員工和管理人員由校內學生兼職。在與市場零距離對接中進行實戰訓練,幫助學子在實踐中提升能力。

    按照2010年度雲南省鼓勵創業“貸免扶補”工作目標,全省普通高校要扶持在校大學生和大學畢業生500人實現成功創業。教育系統今年被列為落實“貸免扶補”政策的承辦單位,目前,省教育廳已分解下達計劃給各高校,並對各校徵集到的兩批500多個創業項目進行篩選評審,積極與有關部門協商,辦理相關審批貸款手續。針對各高校畢業生在辦理過程中面臨的種種困難,還邀請省人力資源與勞動保障部門深入部分高校,面對面與師生交流溝通,不斷完善改進服務質量。雲南大學針對研究生創業實力較強的實際,也將在校本部和呈貢校區建設創業孵化園,方案已在制定中。大理學院撥出200萬元專項經費設立畢業生創業基金。與省裏“貸免扶補”政策匹配實施“借補獎”優惠措施,包括對自主創業學生給予2萬元補助、對畢業生創辦的企業每接收一個本校畢業生就業給予1000元補貼等。同時,專門聘請州市工商管理部門來校介紹創業和註冊公司的有關政策,組織成立“大學生創業協會”等,真心實意幫助大學生邁出創業第一步。

    創建基地 從彌補不足向雙向受益轉變

    “經過見習,在應用專業技能服務患者時,我比以前自信了。”去年8月初來西山區碧雞衛生院見習的雲南骨傷專科學校學生李美經過近一年在內科、門診和婦外科轉崗見習鍛鍊,目前在手術室管理、輔助手術等崗位上都從容不迫了。

    高校畢業生如何較快完成從書本知識向實踐動手能力的轉型,縮短“無工作經驗、缺乏操作動手能力”週期,是近年來制約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牽手的一大難點。在高校已有實習實訓基地的基礎上,雲南省去年建立的“百企萬崗”畢業生見習基地,為彌補初出校門大學生動手能力不強、工作經驗不足進行著有益探索。去年,全省已建立的上百個大學生就業見習基地,共開發就業見習崗位2萬個,有10700名大學生到崗見習。

    地處城鄉結合部的西山區碧雞衛生院,是團中央和雲南省掛牌的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院長王恒華介紹:他們採取“放手不放眼”的管理模式,使見習生們能夠多崗位輪流鍛鍊,零距離接觸患者,不斷規範操作技能和提升醫療診斷能力。今年1月以來,基地接收的26名見習生已分佈在護士、醫生和藥房等崗位鍛鍊。雲南省醫學高專護理專業應屆畢業生普婭玲,進入碧雞衛生院見習一個多月來,開始從“被動實習向主動找事做”轉變,並在護士長指導下撰寫護理記錄單等。基地的設立,拓寬了衛生院選拔優秀人才的視野,去年該院接收的31名昆明醫學院、大理學院、保山醫專等省內醫學院校的見習生,已有6人經過雙向選擇與衛生院簽訂就業協議,目前已選送3人到省內三甲醫院進修。希望更多的優秀人才留下來,求才心切的王恒華已成為見習基地的受益者。

    “由盤龍雲海控股公司派出高管,組織見習生開展8天封閉式培訓,加上野鴨湖拓展訓練,按企業的發展戰略培養未來就業者的團隊意識、營銷素質和對企業發展的認同感。”據龍潤集團副總裁吳靜介紹,作為雲南省的就業見習基地,龍潤集團去年已接受了來自中國人大、雲大、師大、昆工等多所省內外高校的見習生143名。見習期間,畢業生對企業的認知適應度得到提高,企業在發現人才、發掘潛能中獲益。經雙向選擇,去年有48名見習生進入企業,成為與企業共成長的生力軍。吳靜説,通過見習基地平臺,龍潤集團與省內高校的聯絡更加密切了,見習生來源渠道拓寬了,且合作拓展到科研開發等領域。近期,集團就與中國人大簽訂了人才培養和科研開發協議,與省內部分高校合作訂單式培養人才,從而進一步拓展了見習基地的功能。(記者 羅 霞)

 
 
 相關鏈結
· 北京大學積極引導鼓勵畢業生赴基層和西部就業
· 河南省衛生廳將選拔2340名醫學畢業生到基層工作
· 甘肅選聘1294名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 7月4日報名
· 吉林省2010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啟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