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陜西省73個農技協、21個示範基地、18名科普帶頭人受到中國科協、財政部表彰,共爭取到“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獎補資金1970萬元,列全國第四,西北第一。“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施五年來,陜西省獲得中國科協表彰獎勵額度連續位於全國前列,共有204個集體和56名個人受到了中國科協、財政部的表彰,爭取到獎補資金4390萬元。
為了發揮“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的輻射帶動作用,在中國科協表彰的基礎上,省科協和省財政廳加大資金投入,擴大表彰面,加快基層科普設施建設,促進了科普長效機制形成。2007年至2009年來,投入650萬元實施“科普惠農富民計劃”,共評選表彰了108個集體和35名個人;2010年投入300萬元,在全省建立了10所市級科普惠農培訓學校和40所縣(區)級科普惠農培訓學校、社區科普益民學校,完善了陜西省基層科普設施。
“科普惠農興村計劃”以“以獎代補、獎補結合”的資金投入方式,帶動了地方財政對科普惠農的投入。“科普惠農興村計劃”本身沒有對各地市提出資金配套的要求,但由於項目實施後在各地的良好反響和取得的成效,地方財政主動安排資金,實施本地的“科普惠農”計劃,實現了中省、地方資金的合力效應,進一步擴大了農村科普服務“三農”的力度,在全省起到了很好的示範輻射帶動作用。榆林市開展了榆林“科普惠農”,從2007年開始,每年從財政拿出50萬元作為惠農專項資金。神木縣每年拿出25萬元實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作為縣一級開展“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在全國名列前茅。
“科普惠農興村計劃”表彰的四類獎項中,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農村科普示範基地和農村科普帶頭人,遍佈三秦農村,在推廣新品種、傳授新技術等方面各具特色,互為補充。
寧強縣生豬養殖協會年累計培訓農民150場次,通過廣泛深入地科普宣傳培訓活動,使5萬養豬戶掌握了生豬飼料配製快速育肥技術,還培養了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鄉土人才,有261名協會會員拿到了農民技術員職稱。咸陽市三原縣渠岸鄉惠家村田家組村民焦婷發展養豬業,在剛剛結束的2010年中國科協“科普惠農興村計劃”表彰中,獲得了“全國農村科普帶頭人”稱號。周至縣秦安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通過引進推廣“西選二號”、“華優”、“西獼九號”等獼猴桃品種,輻射帶動了周至、戶縣8個鄉鎮63個村2800戶群眾受益。戶縣的科普帶頭人紀儉每年自發培訓種植戶1500余人次,接待群眾參觀1萬餘人次,帶動周邊群眾科學生産,增強科技致富能力。
據統計,五年來,受表彰的141個農技協通過為會員提供技術服務,帶動了30萬戶會員科技致富,年均純收入都高於所在縣農民年均純收入20%以上。62個農村科普示範基地面向廣大農民開展科技培訓、科技講座,平均每年有20多萬農民受益。
一些農技協和農村科普示範基地,通過技術的大面積推廣,在當地引導建立了科技主導型産業,推動當地農業産業結構調整,促進了陜西省現代農業的發展。
靖邊縣東坑鎮農民洋芋專業協會通過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種植面積大幅提升,集中1000畝連片單産創世界最高5500多公斤,成為農民致富的“金蛋蛋”。城固柑橘産業協會在實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項目中,圍繞柑橘産業積極幫助橘農提高勞動技能和生産水平,推廣普及標準化生産,使柑橘的産量、質量快速提升,有450個科技示範戶成為泛亞牌柑橘出口基地示範園。
此外,借助“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的影響和獎補資金的支持,相當一部分表彰對象的生産、經營規模迅速擴大,成為本産業的龍頭。寶雞市陳倉區太公廟無公害蔬菜專業協會獲獎後平均每年輻射帶動農戶由150戶增加到310戶,推廣新品種由2個增加到4個,推廣新技術由1—2項增加到4—6項,帶動周邊共發展蔬菜種植8000多畝,農民人均純收入由4914元增加到5800元,無公害蔬菜已經發展為具有當地特色的支柱産業。同時,該協會平均每年開展技術培訓12次,承擔縣以上科技項目2個、建立科普惠農服務站3個,進一步促進了農村科普工作。 (記者 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