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公安部:甘肅舟曲搶險救災一線公安英雄群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8月16日   來源:公安部網站

    歷史將永遠記住這一天:2010年8月8日。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強降雨引發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

    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大營救!

    這是一場與死神抗爭的大營救!

    災難面前,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畏艱險、不顧自身的安危,強忍內心的痛楚,晝夜奮戰在各個搶險救災現場,展開了一場與死神賽跑、可歌可泣的生命大營救,無怨無悔地踐行著“人民警察為人民”的莊重誓言。

    爭分奪秒第一時間到達救援現場

    ———“我們是人民警察,人民有難,我們義不容辭!”

    要把搶救人的生命放在首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指示部署,公安部迅速啟動應急機制,從全國緊急調集公安特警和公安消防、邊防官兵,科學調集警力,全力馳援災區。一支支救援隊伍向著舟曲挺進,一曲曲盪氣迴腸的生命凱歌就此奏響。

    救人!救人!公安部一聲令下,8日淩晨,從四川、陜西、湖北、廣東等地調集的第一批公安民警火速集結,向災區進發。

    通往舟曲的路崎嶇難行。甘肅消防總隊的救援官兵顧不上吃一口飯、喝一口水,一刻不停趕往舟曲。8日11時30分,隴南消防支隊的22名官兵徒步進入舟曲災區,成為第一支進入災區的救援力量。

    8日23時許,甘肅公安消防總隊政委陳興發帶領救援隊穿過舟曲滿是泥濘的街道和倒塌的房屋,深入災害現場了解情況。腿部拉傷的劇痛令他舉步維艱,但他依然拖著浮腫的腿深入現場與官兵研究救援方法;半年未見的女兒從福建趕到蘭州為他慶祝生日,堅守在一線的他卻只能與女兒在電話中匆匆道別。陳興發與戰友們始終堅持在受災最為嚴重的區域勘查,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和準確信息,為指揮救援決策提供了可靠依據。

    “我們是人民警察,人民有難,我們義不容辭!”8日20時,雲南省昆明市巫家壩機場內,雲南公安邊防總隊總隊長那順巴雅爾、政委劉本紅正在為搶險救援官兵做戰前動員。252名隊員組成的公安邊防部隊搶險救援突擊隊、醫療隊在機場整裝集結,其中搶險救援醫療隊中有十余名女兵,她們絕大多數來自醫療隊,將在當地擔負醫療救治和心理治療工作。隊員胡燕群説:“我們這些人,幾乎都做了媽媽,但接到救援命令,大家都來不及多想,第一時間趕到災區是最重要的。”出發前,她將自己1歲零10個月的兒子交給了母親。

    22時55分,公安邊防部隊搶險救援突擊隊、醫療隊飛抵蘭州機場。23時45分,車隊出發,向舟曲挺進。“快點,再快點!”突擊隊官兵們心急如焚。然而,路況越來越差,車輛越行越慢。9日下午,當救援突擊隊的車隊抵達距離舟曲縣城3.5公里的峰迭鄉壩子村時,車隊突然停了下來。“怎麼回事?”隊員們焦急地踮起腳尖向前方眺望著,他們早就捲起了袖子,救援工具緊握在手中,隨時準備跳下車去救援。

    時間就是生命!帶隊的突擊隊指揮長、雲南公安邊防總隊副政委和向東第一個跳下車,一路小跑查看情況,“前方道路坍塌,大車進不去了。大家快點下車,咱們徒步行軍向縣城進發!”頃刻間,隊員們攜帶著急用藥品、醫療設備、飲用水和挖掘工具等,在和向東的帶領下向受災最嚴重的瓦廠村疾奔。

    再泥濘的道路也擋不住公安民警堅定的步伐,再遙遠的距離也隔不斷全國公安機關共同的關切。“只要有一線生機,就決不輕言放棄。”這是所有救援隊員的信念。擦乾眼淚迅速開展自救

    ———“我閉不上眼,也坐不下來,一分一秒的時間,也許就是一個老鄉的生命。”

    沒有人能預料到如此驚悚的瞬間,沒有人能接受如此慘痛的景象。雙腳陷在泥濘的廢墟中,舟曲縣公安局局長鎖鎖不由眼眶濕潤:縣公安局辦公樓被夷為平地;旁邊的兩棟家屬樓也損失慘重。此時,城關派出所被淹沒,通往看守所的部分道路被沖毀。

    災難不相信眼淚,我們要立刻行動起來!在第一時間,鎖鎖與政委蔣春林給所有民警聯絡,電話接通的,問明情況,安排任務;電話不通的,繼續想方設法聯絡……他們一邊疏散群眾,一邊實施自救。很快,縣局辦公大樓下搭建起了兩頂帳篷,投入工作。

    連續30多個小時,鎖鎖都不曾合眼。“我閉不上眼,也坐不下來,一分一秒的時間,也許就是一個老鄉的生命。”幾天下來,這個結實的藏族漢子已經瘦了一大圈。

    8日淩晨,泥石流從山上衝下來時,民警馮青林正在局裏值班。災難猝不及防,馮青林的第一反應是:立刻搶救局裏的檔案文件和辦公物資!此時,他已顧不上考慮在家中熟睡的妻子和12歲的女兒。泥石流呼嘯而過,家屬樓一層被完全掩埋。而馮青林的家,就在一層。第二天,當在局裏忙了一整夜的馮青林回到家時,他才知道,曾經活潑可愛的女兒已永遠離開了!

    “女兒已經不在了,更多的人需要我們去救援,能多救幾個人是我的心願。”堅守在救援現場的馮青林拿著鐵鍬,強忍著心中的悲痛。

    災難是不幸的,但災難卻能激發人的意志,錘煉人的品格。在舟曲,像馮青林一樣舍小家、顧大家,堅守在救援一線的公安民警還有很多。

    災難中,舟曲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教導員陳璽棟有18位親屬不幸遇難,自家的老房及自購房全部被沖毀,80多歲的老父親、妻子及8歲的兒子至今仍聯絡不上。然而,強忍著失去親人的悲痛,克制著為父親、妻兒擔心的焦慮,陳璽棟始終堅守在工作一線。“我要做好對災區遇難者遺體進行人像、衣著固定及DNA樣本取樣的工作,為下一步無名遺體認領打好基礎。”陳璽棟含淚堅定地説。

    泥石流衝擊,天氣炎熱,遺體損毀殘缺情況嚴重,陳璽棟和工作組忘我工作,僅8月10日至12日就嚴格勘驗了55具無人認領的遺體。

    大川派出所民警何強新被泥石流衝出四公里,妻子和女兒不幸遇難,身受重傷的何強新自己爬回了縣城,昏迷過去醒來後立刻要求投入救援工作;

    舟曲縣公安局原局長弓淑晉被埋廢墟後,奮力自救三個小時,剛剛脫離險境,這位年近六旬的老民警就立即加入到救援隊伍中;

    即將退休的民警楊教英,愛人和兩個孩子全部被掩埋在三樓,卻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在這次災難中,舟曲縣公安局有3名民警遇難,11名民警失蹤。倖免于難的民警顧不上照顧自己的親人,全部奮戰在救災一線。災難面前,他們用這樣的行動,無怨無悔地踐行著“人民警察為人民”的莊重誓言。

    科學施救盡最大力量搶救生命

    ———“我們一定能再多救出一些人來!”

    廢墟中,氣若遊絲的埋壓者每多等待一秒,都可能失去生還的希望。快速確定倖存者的位置,成為成功救援的關鍵。生命探測儀能夠探測半徑42米、深度10米範圍內倖存者的心跳,是消防隊員的“火眼金睛”。救援中,人們看到了消防隊員的過硬本領,看到了專業器材的威力。

    兇猛的泥石流中,舟曲消防大隊大隊長彭偉、參謀張成平毅然衝出被洪水圍困的辦公樓,趟著齊腰深的積水,及時將災害情況向上級彙報,用手機彩信將現場情況向中央電視臺傳輸,為全國人民第一時間了解災區情況提供了第一手資料,為上級全面掌握災情、科學調集救援力量提供了重要依據。

    連續幾天,彭偉和張成平沒吃過一頓飽飯。他們每天步行幾十公里,由於路況極差,長時間浸泡在污水中的雙腳早已浮腫。泥污濺滿了全身,汗水浸透了軍裝,濕了又幹、幹了又濕,但他們始終奮戰在救援一線。舟曲消防大隊在環境惡劣、情況複雜的極端狀況下,第一時間成功疏散救助遇險群眾8人。“我們一定能再多救出一些人來!”隊員們始終堅持著。

    在甘肅消防總隊這支英雄的救援隊伍中,有一名特殊的消防戰士,他叫高龍,是蘭州支隊特勤大隊的一名藏族學員。救災期間,高龍積極發揮語言熟練、對當地風俗民情熟悉的優勢,主動擔當起救援隊的“翻譯官”,幫助部隊與受災戶及時溝通,為救援工作爭取寶貴的時間。

    隨著救援的不斷深入,廢墟下營救出來的倖存者和受傷群眾急需醫療救治。如果傷員因得不到及時救治而死去,那麼,先前千辛萬苦的救援也將失去意義。兵貴神速。不顧暴雨帶來的生命危險,公安邊防救援隊的白衣戰士們堅定地與救援隊一起並肩作戰。

    縱然是殘垣斷壁,也難擋人間真情。10日清晨,來自雲南公安邊防總隊的“神醫”陳本善用枇杷葉、車前草、金銀花等當地植物,為災區群眾熬大鍋藥。由於氣候變化,災區有不少群眾患上了感冒,加上受傷的或患風濕的群眾,來醫療隊看病的人特別多。人群中,有人認出了在汶川救災電視畫面上出現過的“神醫”陳本善,一會兒功夫,就有100余名村民在公安邊防部隊搶險救援醫療隊臨時搭起的帳篷前請陳本善看病。

    9日下午,雲南公安邊防醫療救援隊派出兩個衛勤保障小組共12人,跟隨搶險突擊隊,攜帶消毒防疫工具,展開消毒防疫工作,醫療隊隊長陳本善帶領8人小組前往武警某部衝鋒艇保障組,做好轉運災區群眾途中的醫療保障。

    捨生忘死奮不顧身連續作戰

    ———“作為一名人民警察來到災區,不僅要忠實履行自己的職責,還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回饋全國人民的援川之情!”

    來自成都特警支隊的10名青年突擊隊員和當地公安民警一起在廢墟中連續奮戰。當地的志願者趕來為隊員們遞上礦泉水,但喊了幾聲,一名身材高大的特警隊員就是沒反應,直到志願者提高嗓門,他才轉過身來。

    這位隊員名叫張曉星。在2009年赴甘孜執行任務時,張曉星不幸左耳失聰。今年4月,在剛剛出院一個月的情況下,他毅然申請赴青海玉樹抗震救災。幾天前,他又告別了正在醫院做手術的父親,主動請戰馳援災區。“作為一名人民警察來到災區,不僅要忠實履行自己的職責,還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回饋全國人民的援川之情!”26歲的張曉星激動地説。

    與張曉星同樣心繫災區的還有甘肅天水公安消防支隊特勤中隊上士王建周。聽説舟曲有難,他顧不上懷有7個月身孕的妻子,主動向中隊遞交請戰書。隊長和指導員勸他在家照顧妻子,他卻堅持解釋自己參加救援多,經驗豐富,強烈請求去一線參加救援。在受命火速集結前,他給妻子打了一個電話:“照顧好自己,我要去舟曲救援!”

    7個多小時行程380余公里,當救援隊得知在一個約5米深淤泥中深埋的樓層中有三名人員被困時,王建周和戰友們立刻投入到救援中。淤泥裏夾著石塊、雜物,救援人員只能使用鎬頭小心深挖,用鐵鍬一鏟一鏟清運,還冒著樓房隨時坍塌、陷進淤泥的危險。在炎炎烈日下,王建週一直在一線清運淤泥,汗水濕透了衣衫,雙手磨滿了血泡,戰友們勸他休息,他卻怎麼也不肯停下來,總説“等人救出來再休息!”

    24歲的何文濤是甘肅甘南特警支隊民警。7日,何文濤因請假回家看望生病的母親,正好在舟曲縣城。災害發生後,他立即向支隊領導報告情況。根據指示,何文濤迅速組織戰友和朋友組成臨時救援小組,投入到搶救生命的戰鬥中。在沒有任何救援工具的情況下,他和戰友靠手刨的方式搶救出27名受困群眾,僅他一人就救出10人,其中還有一名即將分娩的孕婦。災害中,何文濤的家也受損嚴重,其親屬中有7人失蹤,迄今已發現了3具遺體。

    每天淩晨4點,蘭州特警支隊廣場中隊炊事員李偉都會準時起床做早餐,讓350名救援官兵每天都能有充足的體力參加救援。為保障官兵們每天都能及時吃上熱飯、飽飯,李偉在近50度高溫的餐車中,每天連續工作18個小時。長時間的連續工作,他的腳腫了、手也被燙傷,但他卻始終堅持戰鬥在崗位上。

    ……

    雨水、汗水一次次浸透了他們的衣衫,而深深浸透靈魂的,是責任與使命。

    群眾無法認清他們的面容,無法識別他們的姓名,但卻永遠記住了一個共同的名字———人民警察。

    這是一群忠誠、勇敢、平凡卻又勇於犧牲、甘於奉獻的英雄;

    這是一種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囑託而百折不回的信念與承諾;

    這是人民警察在這場災難面前給出的答卷。

    這筆厚重的精神財富和職業信仰,將在和諧的警民之路上激勵百萬人民警察奮力前行。  

 
 
 相關鏈結
· 公安部前方工作組看望慰問舟曲遇難公安民警家屬
· 公安部:舟曲治安秩序平穩有序 未接報一起案件
· 公安部交管局:進入舟曲災區主要道路通行正常
· 公安部:2086名警力已抵達舟曲 成功營救群眾78名
· 公安部部署全力做好舟曲災區應急交通管理工作
· 公安部緊急部署做好舟曲搶險救災和治安穩定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