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蔡武在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表彰大會的講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9月16日   來源:文化部網站

同志們: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文化部黨組向全體獲獎劇目和獲獎人員表示熱烈祝賀,向參加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的全體演職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國家藝術院團是中國舞臺藝術的“國家隊”和“排頭兵”,代表著國家舞臺藝術發展的最高水平,肩負著建設國家主流文化的重要戰略任務。抓好國家藝術院團的藝術創作與演出,充分發揮國家藝術院團的導向性、代表性和示範性作用,對於引領和帶動全國文藝創作的繁榮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化部決定從今年起,定期舉辦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活動。

    今年的展演活動匯集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經典保留劇目和近年來涌現的優秀新創劇目,薈萃了國家藝術院團各藝術門類的藝術家和優秀中青年演員,可以説是新時期以來國家藝術院團優秀藝術作品和優秀人才的一次集中檢閱。同時,展演堅持面向社會、面向市場、服務大眾,在低票價基礎上,開展了一系列演出交易推介、理論研討、藝術講座等活動,積極推進國家藝術院團與廣大觀眾和演出機構的交流與互動,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國家藝術院團的發展成果。

    中央領導同志高度重視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活動。賈慶林、李長春、劉雲山、劉延東等中央領導同志分別出席觀看了國家藝術院團的演出,並對活動和演齣劇目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展演期間,9個國家藝術院團的32台劇節目總計演出60余場;演出交易會上,9個國家藝術院團與各地演出機構正式簽約219場,金額達3562萬元,簽署演出意向379場,協議金額超過4431萬元;展演受到了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絕大多數演出場次的出票率和上座率超過了95%,很多場次出現了一票難求的景象。國家藝術院團的創作和演出,不但接受了廣大觀眾的檢驗,也接受了市場的檢驗,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展演活動也得到了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對活動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報道,進一步擴大了社會影響。

    展演活動充分展示了國家藝術院團的整體實力和藝術風采,鍛鍊和推出了一批優秀的藝術人才,尤為重要的是,展演活動展示了文化體制改革給國家院團帶來的生機與活力,探索和建立了新形勢下推動國家院團藝術創作的工作機制,調動了國家藝術院團藝術家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歷時一個月的展演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贏得了廣泛社會讚譽,取得了圓滿成功。

    今天,我們隆重召開表彰大會,對展演活動中獲獎的劇目和個人進行獎勵,同時,要總結和推廣此次展演活動中的成功經驗,進一步促進國家藝術院團的體制機制創新、藝術創作生産和藝術人才培養,推動我國藝術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

    下面,結合本次展演活動,我談幾點意見。

    一、國家藝術院團要在藝術産品創作生産的引導中發揮表率作用。

    7月23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順應時代要求,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要求加強對文化産品創作生産的引導。創作生産出更多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文化精品,最大限度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胡錦濤總書記把加強對文化産品創作生産的引導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文化改革發展必須抓好的四項重點工作之一加以特別強調,內涵非常深刻,對我們國家藝術院團的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國家藝術院團應當認真學習和領會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在文化産品創作生産的引導中發揮表率作用。

    (一)加強對文化産品創作生産的引導,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時代前進的號角。用優秀的作品去感染人民、鼓舞人民、教育人民,逐步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理想和價值取向,高尚的道德和文明的風尚,增強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凝聚力,是文化工作的目標和追求。國家藝術院團必須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旗幟,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力唱響共産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體現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體現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讓弘揚主旋律的優秀文化作品,在全社會得到廣泛傳播。

    (二)加強對文化産品創作生産的引導,必須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本次展演中,話劇《這是最後的鬥爭》、《向上走、向下走》等劇目,關注現實、關注民生,贏得了觀眾和專家的高度評價。國家藝術院團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尊重人民主體地位,把人民群眾作為藝術作品的表現主體,要傾聽並回應人民群眾的心聲和呼喚,體現和傳達人民群眾的思想、情感、願望和理想。要鼓勵國家藝術院團的藝術家們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創作生産出更多反映當代現實生活、充滿人文關懷的藝術作品。要真正從群眾需要出發,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優良傳統,吸收借鑒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群眾喜愛,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精品力作。要把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根本目的,把人民群眾認可不認可、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文藝作品的根本標準。

    (三)加強對文化産品創作生産的引導,必須堅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改革創新是藝術發展的動力。改革的目的是破除阻礙文化藝術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産力,是為了充分調動廣大藝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國有表演院團的轉企改制是文化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在中央領導同志的親自關懷指導下,國家藝術院團的體制機制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中國東方歌舞團整體轉制,短短半年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面貌煥然一新。考慮到國家院團是代表國家水平,體現民族特色的代表性院團,中央批准其他國家院團在保留事業性質的同時,深化內部機制改革,實行企業化管理。我們要深刻領會中央部署的深刻含義,以改革創新精神,堅持面向市場,改革勞動人事和用工制度,改革內部分配製度,改革和完善社會保障機制,成為運行順暢、充滿活力的藝術創作和演出單位。國家藝術院團要成為全國不同類型演藝院團改革創新的樣板和模範,真正發揮好“國家隊”和“旗艦”的作用。

    (四)加強對文化産品創作生産的引導,必須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本次展演活動在堅持高品質的同時,堅持了低票價原則,讓更多群眾能欣賞到國家藝術院團的精彩演出,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藝術院團必須處理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係,切實擔負起國家藝術院團的社會責任。要提高對市場機制的認識,既要重視票房和演出收入,又不能唯票房和演出收入;要堅持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品質高雅的文藝産品來打動觀眾、佔領市場,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

    二、國家藝術院團要在全國藝術院團中發揮導向性、代表性和示範性作用。

    國家藝術院團的地位和職責,決定了我們必須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發揮導向性、代表性和示範性作用。國家藝術院團擁有光榮的傳統和輝煌的歷史,在我國社會主義文藝建設進程中扮演著中流砥柱的重要角色。國家藝術院團一大批經典性的藝術作品和一大批德藝雙馨的藝術名家,構成了我國當代藝術史上的華彩篇章。在新的歷史時期,國家藝術院團同樣創作積累了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優秀作品,同樣擁有一批全國一流的藝術人才。國家藝術院團有責任,也完全有能力在全國藝術創作中起到旗幟、表率和引領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國家藝術院團的導向性、代表性和示範性應當具有全新的視野和更高的要求。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國家藝術院團必須直面西方強勢商業文化的衝擊和影響,佔領文化戰略高地,不斷推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精品佳作和藝術品牌,才能切實在全國院團中起到導向性、代表性和示範性作用。

    要實現國家藝術院團的基本定位和根本要求,對內來講,就是要求國家藝術院團的藝術創作能夠代表國家一流水平,能夠引領全國舞臺藝術發展;對外來講,就是要求國家藝術院團的藝術作品代表中國藝術形象,具有世界影響。我們應當有這樣的抱負和信心。本次展演活動舉辦的演出交易會,對進一步推動國家院團演出推廣,擴大國家藝術院團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以後可以邀請更多有實力的演出機構,包括國外演出機構來共同參與展演活動,把國家院團優秀的文化産品推向全國,推向世界。

    要實現國家藝術院團的基本定位和根本要求,有兩個重要標誌:一是不斷推出代表國家水平的精品力作。既要唱響時代最強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又要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文化需求。既要注重優秀保留劇目的排演傳承,也要努力推出更多具有時代特徵和民族特色的高品格的藝術新作。本次展演活動既展示了如京劇《滿江紅》、《柳蔭記》、《大鬧天宮》、《楊門女將》,芭蕾舞劇《奧涅金》、《天鵝湖》等一批優秀保留劇目,受到了觀眾的廣泛歡迎,也推出了一批如兒童劇《西遊記》、話劇《這是最後的鬥爭》、歌劇《熱瓦普之戀》等備受好評的新創劇目,彰顯了國家藝術院團的實力。二是要培養一批德藝雙馨、成績突出的藝術家,一批既懂藝術,又善經營的藝術管理人才,一批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的專門人才。人才是第一資源,國家藝術院團要不斷推出藝術精品,必須要以優秀的人才作為支撐。因此,國家藝術院團要堅持“人才興文”戰略,努力創造優秀人才鍛鍊成長、脫穎而出的良好氛圍;要充分調動藝術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優秀人才能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要積極搭建平臺,提供優惠條件,吸引全社會優秀藝術人才共同推動國家藝術院團的發展。本次展演得到了國家藝術院團廣大文藝工作者的衷心擁護和全力支持,不管是藝術名家還是年輕演員都不辭辛苦、愛崗敬業、無私奉獻,體現了紮實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精神風貌。我聽説,國家京劇院年過八旬的呂瑞明老院長親自修改劇本、指導創作。保留劇目《楊門女將》今年正值問世51週年,首演時的主要演員王晶華、馮志孝、寇春華、李立水等老一輩藝術家雖已年過七旬,但仍然克服困難,堅持登臺演出,起到了積極的“傳、幫、帶”作用,我聽後非常感動。很多“80後”的青年演員也都參加了本次展演活動,展現了他們精湛的藝術技藝,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些優秀的藝術工作者是國家藝術院團持續繁榮發展的基石和保障。

    三、國家藝術院團必須大力提倡藝術創新。

    文藝創作的繁榮關鍵在於創新。我們正處於一個快速發展變革的時代,人民群眾的審美需求以及文藝發展的形態都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趨勢。國家藝術院團只有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大力推動藝術創新,才能在日趨激烈的文化競爭中保持優勢,發揮好導向性、代表性、示範性作用。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文聯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不善於繼承,沒有創新的基礎,不善於創新,缺乏繼承的活力。”國家藝術院團要正確把握藝術繼承與創新的關係,要把文藝創新與傳承優秀民族文化結合起來,與借鑒人類文明一切優秀成果結合起來,充分尊重藝術規律、尊重藝術家獨特的創造性,推出更多具有時代精神,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藝佳作。國家藝術院團要鼓勵創新,包容失敗,努力營造有利於創新的制度和環境,大力推動國家藝術院團的觀念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內容形式創新和傳播手段創新,在藝術創作上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就國家藝術院團的藝術品種來看,既有歌舞、京劇、民樂等傳統藝術,也有歌劇、芭蕾、交響樂等外來藝術。國家藝術院團的藝術創新主要可分為“傳統藝術的現代化”和“外來藝術的民族化”兩類。所謂“外來藝術的民族化”,主要是要強調如何在保持外來藝術品種的特質的基礎上,更好地表現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中國人民的思想感情。此次展演中,中央芭蕾舞團的舞劇《牡丹亭》、中央歌劇院的歌劇《熱瓦普戀歌》等劇目都在外來藝術的“民族化”“本土化”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儘管在某些方面還不夠成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這種在藝術創新上孜孜以求、不斷探索的精神是值得我們鼓勵的。所謂“傳統藝術的現代化”,也主要是指如何在保持傳統藝術特質和韻味的基礎上,更好地表現現實生活和時代精神,並努力追求和創造當代的藝術風格和流派。此次國家藝術院團展演的很多經典保留劇目,比如京劇《滿江紅》、京劇《柳蔭記》都根據當代觀眾的審美需求,在舞臺呈現甚至在劇本上做了新的調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也觀察到,中央民族樂團演出的民族音樂會大膽起用了一批有實力的新人擔當音樂會的主演,呈現出民族音樂發展朝氣蓬勃的喜人景象。我們充分相信,國家藝術院團堅持繼承優良傳統,大力提倡藝術創新,就一定能在新時期創造新的輝煌。

    同志們,國家藝術院團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中肩負著神聖職責和重要使命,讓我們團結一致、開拓進取,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把最優秀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群眾,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更大貢獻。

 
 
 相關鏈結
· 中華文化聯誼會名譽會長蔡武訪台行程圓滿結束
· 蔡武:兩岸應共同努力 不斷推動文化藝術交流
· 蔡武參訪台北故宮等地談中華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
· 文化部公佈2010首批通過認定的重點動漫産品名單
· 文化部:對外文化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聚焦對非工作
· 文化部:2010年俄羅斯"中國文化節"在莫斯科開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