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山西雜交小麥研究獲重大突破 獲國家發明專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07日   來源:山西日報

    經過數十年鍥而不捨的研究,由運城市藍紅雜交小麥研究中心自主創新選育的F型小麥雄性不育係(FA),日前通過國家農業部植物新品種審定。F型小麥雄性不育係選育方法經國家知識産權局全球科技查新後肯定為世界首創,已於今年5月授予國家發明專利。

    運城市農委副主任馮樹英從1972年開始利用業餘時間自費進行雜交小麥研究。2005年,他註冊成立了民辦科研單位 “藍紅雜交小麥研究中心”。最初他們主要研究從國外引進的小麥不育係,發現這些材料根本無法達到實用要求。從1980年起,他們另辟蹊徑進行種質創新,突破現有育種理論的限制,改變以遠緣雜交培育小麥不育係的通用做法,大膽採用6倍體普通小麥近緣雜交的方法,培育我國的新型小麥不育係。從選用基礎材料、確定技術路線、育種實踐和育種理論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自主創新。從1972年到2007年,他們自租土地,自購設備,克服種種困難,堅持從事研究,沒要國家一分錢和一畝土地。每年春季幾萬株小麥的授粉雜交和所有的田間管理,全憑手工操作。前來考察的專家稱之為 “以最落後的條件,搞最先進的研究”。

    2006年,該中心終於育成了我國獨特的“F”型小麥不育係。2007年8月,山西省科技廳對該研究進行科技成果鑒定,認定該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之後省科技廳和省農業廳都給予了大力支持,中國農科院和山西的多名小麥育種專家幾次實地考察指導。農業部領導得到報告後立即批示,認為雜交小麥是今後糧食增産中最大的科技亮點,並委派由國家兩係雜交小麥首席專家、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雜交小麥工程技術中心主任趙昌平為主的專家組到運城考察。趙昌平説,F型雜交小麥研究成果在國內外都是出色的,不育係很好,雜交種的恢復度很高,確實是一個突破。應加大研究規模,加快研究進程。

    今年5月5日,農業部在運城召開了“FA小麥不育係田間現場審查會”,完成了FA品種權鑒定工作。國家級小麥育種專家尤明山、趙茂林、姚鳳霞、鄭天存和美國生物學博士楊雅生等考察後一致認為,F型小麥不育係突破了美國T型不育係難恢復的瓶頸,其雜交種的恢復度達到95%以上,雜種優勢十分明顯,為我國大幅度提高小麥單産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前不久,農業部發文決定以藍紅雜交小麥研究中心為項目單位,立項建設“山西省雜交小麥研發基地”,並希望山西“成為我國雜交小麥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首要基地”。目前,該中心正加快步伐,選配強優勢小麥雜交種,爭取儘快實現雜交小麥的大面積推廣。(記者管喻)

    相關鏈結

    雜交小麥與雜交水稻一樣具有重大意義。是全球糧食增産的重大核心技術,也是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內容。一般常規小麥品種增産在5%左右,雜交小麥增産可高達15%以上。推廣雜交小麥還可以創造一個嶄新的高科技種業,當推廣面積達到2億畝時,種業年銷售收入可達100億元以上,純利潤20多億元。

    上世紀中葉以來,世界各小麥主産國都大力進行雜交小麥的研究攻關。但因為普通小麥是一種特殊的6倍體植物,遺傳機理非常複雜,故研究難度極大,至今雜交小麥也未能大面積推廣。1962年,美國育成第一個三係配套的“T”型小麥不育係,但其有一個很難恢復結實的致命缺點。運城市藍紅雜交小麥研究中心培育成功的F型小麥雄性不育係,一舉破解了這個世界性難題。

 
 
 相關鏈結
· 山西:“十二五”末供銷社將實現“三個全覆蓋”
· 山西“十二五”期間將新增設施蔬菜面積100萬畝
· 山西對農村飲水安全進行監測 力保農村飲水安全
· 山西傾力為偏遠山區農民實施“五個全覆蓋”工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