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以來,寧夏按照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的發展思路,建立起了以煤炭開發、電力生産和新能源開發競相發展的能源格局,能源工業已成為寧夏經濟發展的支柱産業之一。
能源生産供應能力大增
2009年,寧夏能源生産供應能力全線提檔升級。全區一次能源生産總量4126萬噸標準煤,比2005年增長了114%。
“十一五”前4年,全區一次能源生産總量年均增速21%,供應能力顯著增強。煤炭産量達5670萬噸,比2005年增長了2.13倍,提前一年實現了《國家“十一五”煤炭工業發展規劃》確定的5500萬噸的規劃目標,煤炭産量佔全國份額,由2005年的1.17%增長到2009年的1.86%,佔全區一次能源的比重達98%。發電裝機超過1000萬千瓦,發電量為463億千瓦時,比2005年增長了50%,發電量佔全國的份額由2005年的1.25%增長到1.27%。
在建煤礦項目11個,合計生産規模為4895萬噸,火電項目7個總裝機728萬千瓦。
預計到2010年末,全區可新增煤炭産能1500萬噸,煤炭産能將達到7000萬噸,新增火電裝機430萬千瓦,電力裝機達1500萬千瓦。
“十一五”期間,還建成了“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和蘭州至銀川天然氣輸氣管道,全區天然氣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強。
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
“十一五”以來,寧東煤炭基地先後建成了千萬噸級的羊場灣煤礦和百萬噸級的棗泉煤礦、任家莊煤礦和馬蓮臺煤礦等大型安全高效礦井,安全高效煤礦産量佔全區的40%。
以神華寧煤集團為主的大型煤炭企業發展步伐加快,産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2009年,神華寧煤集團原煤産量5025萬噸,佔全區煤炭産量的88.6%,成為寧夏最大的企業集團和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在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設的同時,全區通過深化小煤礦整頓關閉,關閉了10萬噸及以下小煤礦,實施資源整合的小煤礦單井生産能力全部在15萬噸以上。對寧東煤炭基地馬家灘礦區、積家井礦區和萌城礦區的礦權進行清理,在合理補償的基礎上收回了一些小公司的探礦權,將煤炭資源進行了重新配置。
電力工業實現“上大壓小”
寧夏強力推行電力工業“上大壓小”工程,將上大機組與關小機組挂鉤,在建設大容量、高參數、低消耗、少排放機組的同時,相應地關停一部分小火電機組。
為調動地方和企業實施“上大壓小”的積極性,寧夏允許按一定比例折算:建設單機30萬千瓦機組要關掉其容量80%的小機組,建設單機60萬千瓦機組要關掉其容量70%的小機組,建設單機100萬千瓦機組要關掉其容量60%的小機組,也可按等煤量計算。
“十一五”期間,全區先後關停了中寧電廠(2×5萬千瓦)和石嘴山電廠(4×5萬千瓦)小火電機組,累計關停容量30萬千瓦。大武口電廠4×11萬千瓦小火電機組,也將於今年年底前全部關停。屆時,全區“十一五”期間關停74萬千瓦小火電的任務將全面實現,每年可節約原煤約100萬噸。
新能源催生産業新革命
寧夏年日照時數為2250小時至3000小時,日照百分率超過50%,是全國日照資源較為豐富地區之一,預計僅風能總儲量就達2253萬千瓦,技術可開發量為356萬千瓦。
目前,寧夏已建成賀蘭山風電場、太陽山和長山頭等風電場。同時,中節能投資公司太陽山10兆瓦太陽能光伏電站、寧夏發電集團10兆瓦太陽能光伏電站等5個公司,共計40兆瓦大型太陽能光伏電站已成功實現並網發電。2009年底,長山頭風電場、太陽山風電場等風電項目相繼建成投産,全區已建成風電裝機50萬千瓦。
“十一五”前4年,全區新增風電裝機40萬千瓦,比2005年增長4倍。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區風電裝機規模可達100萬千瓦。
在自治區一系列促進新能源産業政策的支持下,太陽能光伏發電呈快速發展態勢,2009年一次性集中開工了13個大型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總規模15萬千瓦,相當於2008年底以前全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規模的總和,現已建成並網發電5萬千瓦。目前,全區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在建規模達15萬千瓦,寧夏太陽能光伏發電已走在全國前列。
今年,全區風電總裝機達100萬千瓦,建成太陽能光伏並網發電項目10萬千瓦,煤層氣發電項目2萬千瓦;新能源發電佔全區電力總裝機容量的比重達7%(含水電10%)。全區規模化養殖場建設大型沼氣比例達40%,農戶沼氣入戶率達30%。全區風機製造能力達100萬千瓦/年,單晶硅産能達到2000噸/年,多晶硅産能達6000噸/年。
新能源産業是朝陽産業,將引領新一輪産業革命方向,帶來經濟發展的新時代。寧夏在新能源産業發展方面起步較早,已經摸索出一條成功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