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林業局:保護得力 “國寶”大熊貓迎來鼎盛時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1月05日   來源:林業局網站

    2010年7月20日,大熊貓野化放歸實驗低調啟動,十幾位科學家帶著精心選擇的4隻懷孕大熊貓,前往四川臥龍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開始為期數年的野外生活訓練。這是向野生種群補充新鮮血液的試驗和探索,也是我國實施拯救“國寶”大熊貓的一個重要措施。

    大熊貓分佈在我國四川北部、陜西和甘肅南部,與它同時代的動物如劍齒虎等早已滅絕。

    為拯救“國寶”,我國採取一切可能的保護手段——建立自然保護區,劃定走廊帶,加強棲息地保護管理,建立人工繁育基地,組織科研攻關,發展圈養大熊貓種種群。到目前,大熊貓保護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法制管理成效顯著。近20多年來,我國政府十分重視大熊貓保護管理工作,主管部門在政策制定、法制建設、機構設立和資金投入等方面都作了重要部署。1988年頒布了《野生動物保護法》,大熊貓被定為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相繼頒布了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制止亂捕濫獵以及嚴懲獵殺大熊貓和倒賣走私大熊貓皮的法規法令20余項。

    綜合措施搶救保護。國家林業局于1992年實施了“中國保護大熊貓及其棲息地工程”,2001啟動了“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將大熊貓及其棲息地保護建設作為重要內容。從1963年至今,我國先後建立了以大熊貓保護為主的自然保護區62處,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處。大熊貓保護區總面積近320萬公頃,使近60%的大熊貓棲息地和70%的野外大熊貓個體得到有效保護。據介紹,到2030年大熊貓保護區將達到74處,使全國95%的大熊貓棲息地得到更有效的保護。此外,我國還不斷加強對野外大熊貓棲息地的巡護和監測。1983年至2010年6月,全國共搶救病餓大熊貓316隻,其中救活236隻,經治療康復後放回野外136隻。

    易地保護突破難關。我國大熊貓的易地保護先後突破了長期制約圈養大熊貓種群發展的繁育中發情難、配種受孕難及育幼成活難這三大難關,實現了圈養大熊貓種群的自我持續和發展。基本建成以四川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四川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陜西樓觀臺大熊貓救護中心和北京動物園為重點的全國圈養大熊貓種群繁育發展體系。截至2010年6月,全國圈養大熊貓數量達到289隻,人工條件下繁育的個體超過70%,結束了對野外大熊貓個體的依賴,基本實現自我維持。

    野生放歸提升數量。2006年4月進行了大熊貓“祥祥”的野外放歸,標誌著我國大熊貓野外放歸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99年-2002年的全國第三次野生大熊貓數量調查顯示,野生大熊貓分佈在我國四川、陜西、甘肅三省的16個地(市、州)45個縣(市、區)194個鄉(鎮)。棲息地總面積230余萬公頃,野生種群數量1590余只。在野生大熊貓分佈的地區中至少有19個行政縣的熊貓數量有所增加。

    大熊貓是全人類共同的珍貴自然遺産,大熊貓每到一個國家或地區,都受到國賓禮遇,掀起一浪高過一浪的大熊貓熱。全世界人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願稀世珍寶大熊貓與人類共存。

    在我國政府的高度關懷下,保護國寶大熊貓的意識已深入人心。特別是在大熊貓産區,大熊貓與當地居民和諧相處。

    大熊貓是不幸的,因它一度瀕臨滅絕;然而大熊貓又是幸運的,因為它迎來了鼎盛時代。

 
 
 相關鏈結
· 林業局:第二屆中國綠化博覽會各獎項日前揭曉
· 林業局:12隻國寶大熊貓在廣州首展為亞運會助威
· 林業局:我國首個碳匯林業實驗區落戶浙江臨安
· 林業局副局長調研吉林森工集團中央擴大內需項目
· 黑龍江伊春林管局上甘嶺林業局施業區內發生林火
· 國家林業局召開電視電話會部署森林公安各項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