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陜西省農業廳相關處負責人李思訓透露:來自省統計局的數據,今年陜西省糧食總産達1167.3萬噸,較上年增産3.2%,實現連續7年豐收,並創7年來糧食總産最高紀錄。
為確保糧食豐收,陜西省按照穩定面積、主攻單産、優化結構、增加總産的思路,加大糧食扶持力度,積極推進機制創新,擴大科技應用,促進糧食生産水平穩步提高。據農情統計,今年陜西省糧食生産實現面積、總産雙增,全年糧食播種面積5022萬畝,較上年增加48萬畝,實現總産較上年增加36.5萬噸。
統計顯示,今年陜西省夏糧面積1981.1萬畝,較上年增2.1萬畝,總産449.3萬噸,增5.5%;秋糧實收面積3041萬畝,較上年增46萬畝,總産718萬噸,較上年增1.8%。全省糧食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玉米、馬鈴薯等高産作物大面積增加,兩作物面積較上年增加87萬畝。
大豐收主要取決於國家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僅省內64個産糧大縣糧食直補資金達2.75億元,國家財政安排陜西省糧食直補資金5.3億元,農資綜合直補18.8億元等。在政策的激勵下,陜西省實現了小麥、玉米、水稻良種基本全覆蓋。此外,廣泛開展的高産創建活動,以及大範圍的糧食增産創新工作,如陜北的“全膜玉米”,渭北旱原的“壟蓋集雨膜側種植技術”等都為全省糧食增産作出了突出貢獻。今年陜西省糧食豐收來之不易。去冬入冬提前,今春回春推遲“雙碰頭”,4月份出現低溫、陰雨雪、大風、霜凍天氣過程,6月中旬後出現的高溫乾旱,緊接著陜南、關中暴雨成災,都給全省農業生産造成嚴重影響。今年陜西省兩料糧食收穫普遍推遲1周左右,給糧食生産帶來極大的困難。好在總體降水比較充沛,成為今年獲得大豐收的重要原因。(記者 李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