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文物局:立足"十二五"實現文物保護工程跨越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1月15日   來源:文物局網站

    每兩年一次的全國文物保護工程彙報會,是我國文物保護工程領域的盛會。與會的各省文物管理部門、業務單位、特邀專家,共聚一堂,總結過去兩年來的工作,探討文物保護工程發展的現狀和問題,展望行業發展的未來趨勢,對於推動我國文物保護工程的全面進步、促進我國文化遺産事業的跨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國家文物局向與會各位代表和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並通過你們向辛勤工作在第一線的文物保護工程從業人員表示親切的問候,向為此次會議召開付出辛勤勞動的湖南省文物局表示衷心地感謝!

    一、兩年來文物保護工程發展概況

    (一)文物保護工程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

    經過“十一五”以來的不斷發展,目前我國文物保護工程法制體系已經基本建立。《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資質管理辦法》、《文物保護工程施工資質管理辦法》、《文物保護工程監理資質管理辦法(試行)》等相繼頒布實施,對文物保護工程的規範管理做出了較為全面、具體的規定。同時,各類標準、規範的編制工作進一步深化。古建築防雷、消防等技術規範已編制完成,正在履行相關審批手續。文物建築保護工程報告編寫出版管理辦法和要求也正在積極修訂中。文物保護工程南方定額編制工作已著手委託有關單位制定。

    各地結合本地的工程實踐,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或專項性工程管理辦法和規定。如《北京市文物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工程審批管理暫行規定》、《四川汶川大地震災後文物搶救保護工程管理辦法》、《山西南部早期建築保護工程管理辦法》、《福建省涉臺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等,進一步豐富了我國文物保護工程管理體系。

    (二)文物保護工程管理模式實現重大轉變

    近年來,我國文物保護工程數量不斷增長,重大工程不斷增加,工程投入不斷加大,保護要求愈加嚴格,管理任務日益複雜、繁重。為了適應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發展需要,國家文物局制訂、頒發了《文物保護工程審批管理暫行規定》,從2008年5月1日起,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工程方案的審批工作下放到省級文物行政部門,並在北京、山西、四川、浙江、河北等5省市試行,提高了方案審批的效率和質量,取得了明顯成效。2009年10月,我局在慎重評估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工程方案審批工作下放範圍,增加陜西、河南、雲南、上海為方案審批工作下放試點省市。

    (三)文物保護工程經費投入力度加大

    文物事業的發展,是綜合國力特別是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體現。國民經濟和社會財富的迅速增長為文物事業的發展進步奠定了重要物質基礎。中央財政對文物保護經費的專項資金投入逐年增長。特別是近幾年,進入快速增長時期。文物保護經費持續增長,為文物保護工程的順利開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文物保護工程的成功實施,大大提高了文化遺産資源的利用效率,提升了文化遺産對於國家經濟社會的貢獻率。“《2009年文化遺産藍皮書》“顯示:“十五”期間,佔GDP僅0.018%的全國文物系統財政撥款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卻達到了GDP的0.143%,即國家對文化遺産每投入1,産出是8.1。

    (四)文物保護工程資質隊伍不斷壯大

    為了適應文物保護工程快速發展的需要,2010年9月,我局頒發了第四批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甲、一級資質。甲、一級資質單位的總數已達220多家。各省級文物行政部門也相繼頒發了一批乙級或者二級文物保護工程資質單位。文物保護工程的資質單位已由原先單一的各省古建所,逐漸擴展至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從文物系統內部擴展到其他行業和領域,打破了行業封閉的條條框框,通過良性競爭與合作,提高了自身的活力和競爭力,達到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文物保護維修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通過正規的中、高等教育和相關培訓工作,培養了一批文物保護維修專業技術人員,形成了我國文物保護維修工作的基本隊伍。同時,密切結合重大文物保護工程的實施,先後舉辦了四川桃坪羌寨維修工程工匠培訓班、西藏傳統建築維修技術工匠培訓班、新疆坎兒井保護維修培訓班等,加強了當地工匠的培訓,注重了傳統工藝的保護與傳承,密切了文物保護工程與當地民眾的關係。

    (五)重點文物保護工程進展順利

    兩年來,通過各省文物管理部門、工程單位、業主單位的共同努力,震後文化遺産保護工程、西藏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山西南部早期建築保護工程、涉臺文物保護工程等各項重點工程進展順利,搶救和保護了一大批重要文物,密切了文化遺産與民眾的關係,加強了民族團結,有力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發展。

    截至2010年10月29日,四川災後文物搶救保護項目開工245項,開工率94.59%,已完成和即將完成165項,完工率67.35%,完成投資額14.4億元。世界遺産都江堰古建築群災後搶救保護工程順利竣工。其中二王廟古建築群搶救保護工程榮獲國家文物局頒發的優秀文物保護工程特別獎。

    玉樹地震發生後,國家文物局及時組織專家,多次深入災區進行現場考察,評估受損情況,編制了玉樹文物搶救保護修復專項規劃。2010年5月14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國家文物局在玉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寨嘉那嘛呢聯合舉行了玉樹震後文化遺産搶救保護工程啟動儀式。目前已編制完成了新寨嘉那嘛呢等多處搶救維修方案,對部分存在險情的文物單位採取了緊急排險支護工作,完成了東倉大藏經珍藏館附屬設施的恢復重建工作。

    2009年8月,在西藏拉薩隆重舉行了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和薩迦寺三大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工程竣工典禮。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同志出席並作了重要講話,標誌著項目總投資達3.8億元的西藏三大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工程取得圓滿成功。西藏“十一五”重點文物保護工程開工典禮的舉行,標誌著投資約5.7億元的西藏“十一五”重點文物保護工程開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目前已到位資金4.3億元,完成投資3.8億元。部分工程項目已竣工並完成初驗。

    山西南部早期建築保護工程有序開展。截止2010年12月,南部工程已完成文物本體維修工程33處,另外還有27處正在緊張施工。已開工項目近60%。

    涉臺文物保護工程進展順利。首批15個涉臺文物保護工程項目保護工程正在緊張有序進行。曇石山遺址保護工程已基本完成。涉臺文物保護工程項目庫已經建成,項目儲備進展順利。

    2010年11月27日,中國政府援助柬埔寨吳哥古跡二期茶膠寺保護修復工程開工儀式在柬埔寨暹粒市舉行。中國政府將提供4000萬元人民幣用於茶膠寺保護修復工程。

    二、當前文物保護工程面臨的形勢和問題

    (一)文物保護工程面臨的形勢

    “十一五”以來,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文物保護工程面臨新的發展形勢。

    1、文化遺産數量急劇增長

    隨著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的穩步推進,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國共調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80余萬處。其中,新發現60余萬處,復查20余萬處。很多具有較高價值的文物已被公佈為相應級別的文物保護單位,使得我國文物保護單位的數量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目前正在開展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遴選工作中,各地積極申報,共收到全國5700多處申報項目,申報數量創下歷次之最。經專家評選,目前得票數過半的項目達到3000余處。國家文物局將在此基礎上,徵求各相關部委意見,進而形成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推薦名單上報國務院批准公佈。可以預見,隨著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全面完成、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最終公佈,“十二五”期間,我國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數量將實現顯著增長。

    2、文化遺産類型不斷豐富

    2005年12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強文化遺産保護的通知》(國發[2005]42號),加快了我國從“文物”保護走向“文化遺産”保護的轉型進程。近幾年來,我國文化遺産的內涵和外延不斷得到深化和擴展,文化遺産保護領域更加廣闊。工業遺産、鄉土建築、文化線路、文化景觀、20世紀遺産等新型文化遺産日益受到重視,被納入文化遺産研究與保護的視野,有力地促進了我國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的發展。自2006年以來,國家文物局已經連續成功舉辦5屆中國文化遺産保護無錫論壇,先後對工業遺産、鄉土建築、20世紀遺産、文化線路、文化景觀等文化遺産保護的新領域、新理念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與交流,極大地促進了文化遺産保護理論的研究和發展。

    3、重大文物保護工程顯著增多

    “十一五”期間,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重大文物保護工程。如山西南部早期建築保護工程、涉臺文物保護工程、承德避暑山莊維修保護工程、大遺址的保護展示工程等。這些工程的實施對於改善文物本體和周邊環境的保護狀況,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進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預見,隨著“十二五”規劃的最終確定,“十二五”期間各類重大文物工程的數量將會進一步增加。

    文化遺産數量上的顯著增加和類型上的日益豐富,在極大完善我國文化遺産內容和體系的同時,也深刻影響著我國今後一個時期各項保護工作的開展。更重要的是,新型文化遺産的出現和重大工程的增多,對保護維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直接意味著各級文物管理部門、各級資質單位將承擔更多的管理、保護、維修任務,需要我們從保護維修的理念、技術、原則、手段、材料、工藝等各個方面不斷研究、創新,不斷完善有中國特色的文物維修保護理論。

    (二)當前文物保護工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與快速發展的文化遺産保護事業不相適應,制約和影響文物保護工程自身發展的一系列問題依然突出:

    1、工程研究重視不足。主要表現在:工程前期勘察測繪工作不到位;工程實施過程中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缺失;工程竣工後的工程報告編寫工作未受重視;工程前期研究的經費保障不足。

    2、工程管理不夠規範。國家文物局通過每年組織的工地檢查,發現工程管理上存在一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主要包括:建設單位管理、協調、監督不夠,對施工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協調解決;設計單位不能及時跟蹤解決施工中的具體問題,設計與施工兩張皮;施工單位項目管理人員配備不足,部分單位施工中文物保護意識不強,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監理單位工作不夠規範,部分監理工作流於形式。

    三、立足“十二五”,實現文物保護工程跨越式發展

    展望“十二五”時期,文化遺産作為不可再生、極為稀缺的文化、精神、經濟和社會資源,其重要地位日益凸顯。與此同時,制約和影響文物事業自身發展的一系列問題依然突出。因此,要有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強烈的憂患意識,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抓住機遇,應對挑戰,逐步推進文物保護工程由注重被動的搶救性保護,向同時注重主動的預防性保護轉變,實現文物保護工程跨越式發展。

    (一)認真做好“十二五”規劃編制

    2010年是科學編制“十二五”期間我國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發展規劃的重要一年。堅持規劃先行,編制好文物保護工程的“十二五”規劃,是事關文物保護工程保護能否抓住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件大事。規劃的編制要充分體現科學發展的思想,深化對一些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研究,從解決文化遺産保護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入手,明確文物保護工程的“十二五”規劃的思路,提出相應的措施,努力爭取一批重大項目納入各級政府的"十二五"規劃。

    (二)繼續深化文物保護工程科學研究

    當今,文物保護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科學性、技術性極強的交叉學科,跨領域、多學科和多技術整合成為其重要特點。文物保護工程已不僅僅是一項技術工程,更是一個科學研究的過程。我們要把每一個工程都作為難得的研究機會予以認真對待,樹立課題意識,把保護工程和科研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獲取、保存和研究、利用好相關的歷史信息、技術信息,保證工程質量,多出科研成果,積累成功經驗。只有我們在思想上、工作上都把科研擺到一個重要的位置,文物保護工程的科研水平才會有一個較大的提高。

    加強文物保護工程科學研究,需要不斷深化文物保護理論研究。文物保護的發展離不開文物保護理論的指導。建國以來,廣大專家學者和從業人員在大量工程實踐的基礎上,廣泛學習與借鑒國際先進的文化遺産保護理念,對文物保護的很多重大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形成了“真實性”、“完整性”、“不改變文物原狀”、“最小干預”等重要原則,建立了一套有中國特色的文物維修保護理論體系。

    加強文物保護工程科學研究,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對前期研究和工程報告的編寫工作。文物保護工程前期調查研究是文物保護的基礎,為日常管理維護、科學研究、規劃編制、方案設計和保護工程實施提供了必要的基礎資料,是評估文物價值、保存現狀和管理條件的重要依據。各有關單位一定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拿出精力和人力紮實做好這項工作。工程報告是文物保護工程竣工驗收後,或階段性工程完成後,編寫的綜合性、資料性、研究性報告,它真實、完整、全面地記錄了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各個環節,是文物保護工程科學研究的重要成果。我局將於明年出臺工程報告編寫、出版的管理辦法和要求,並加大經費投入,進一步規範和推動工程報告的編寫、出版工作。各省級文物部門要高度重視,將工程報告的編寫、出版作為文物保護工程的一項常規工作、必備環節,通過切實有效的措施大力推進。

    加強文物保護工程科學研究,需要我們重視科學技術的應用。堅持“突出重點,以點帶面”,通過重點解決重大文物保護工程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帶動文物保護工程研究水平的全面提升。應注意傳統技術、材料等的傳承和研究,妥善解決傳統技術與其它學科、技術的結合問題,充分發揮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的各自優勢,共同為文物保護工程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要依託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文物保護科研的骨幹單位,積極探索建立科技成果推廣與示範的新機制,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將文物保護科技的推廣應用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三)不斷完善文物保護工程管理體系

    “十二五”期間,隨著文物保護單位的數量顯著增長,文物經費投入不斷加大,數量巨大的工程方案與管理人員不足、方案審批與維修工程相脫節等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一些投資巨大的重大工程保護管理問題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要在保證方案審批質量的前提下,進一步完善文物保護工程審批管理模式。方案下放省份要嚴格按照《文物保護工程審批管理暫行規定》,嚴格履行工程項目的立項、公示、備案等手續。其他省份要加強能力建設,提高管理水平,創造條件,為方案審批工作下放做好準備。

    要建立健全文物保護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在文物保護工程中必須堅決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把確保工程質量始終放在考量考量一切工作的優先位置。從把好設計方案審核關入手,以施工現場管理為重點,加強監理為關鍵,嚴格驗收為總閘,逐步建立健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

    針對重大工程的組織實施問題,各省文物行政部門要按照“屬地管理,各負其責”的原則,切實承擔起組織管理的責任,改變目前較為普遍的重審批、輕監管的現象,加強工地檢查和現場監管力度,充分發揮專家的技術諮詢與把關作用,進一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確保工程質量和資金使用安全,共同維護好文物保護工程行業的良好秩序。

    為進一步促進文物保護工程發展,提高工程質量,國家文物局決定在2011年首次開展文物保護優秀工程評比活動,對獲獎工程予以表彰和獎勵。通過優秀工程的評選,促進行業內的經驗互享、信息互通、質量爭優,推動我國文物保護工程整體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四)加強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是事業發展的根本。當前我國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的迅速發展需要大量既有正確的文化遺産保護理念,又有紮實的專業功底和實踐經驗的文物保護管理和技術人才,而現有從事文物保護工程的機構和人員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整體素質上都難以滿足事業發展的需要。

    在今後的工作中,各地要把文物保護科研機構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在政策、資金和人員編制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各省級古建所、文保中心要以建設成為本地區文物保護工程科研、培訓、技術諮詢中心為目標,在基層文博單位的文物保護工程中發揮專業指導和技術支撐作用。

    各地應當緊密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組織開展文物保護維修人員的培訓工作。培訓要區分不同對象,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和教材;形式和內容因人而定,注重實效,不搞一刀切。對一些重要的傳統文物保護維修工藝,要結合工程的開展,引導、組織當地民眾加以學習、使用,做好傳統維修工藝的保護與傳承。

    培養人才,更要使用好人才。要尊重專業技術人員的意見,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關心和幫助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通過建立選拔使用人才的競爭和激勵機制,使更多的優秀人才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脫穎而出,鍛鍊和造就一支熱愛祖國文化遺産、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文物保護維修隊伍 。

    (五)惠及民眾,實現民生民心工程

    今年6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發表了《保護髮展文化遺産 建設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文章。李長春同志在文章中特別提出:“文化遺産保護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文化遺産保護成果必須惠及全體人民,這是實現文化遺産價值的現實需要,也是保護、發展文化遺産的根本目的”。這也是我們實施文物保護工程的重要指導思想。

    我們強調文化遺産保護成果惠及民眾,就是要解決文化遺産發展依靠誰、為了誰的問題。植根于特定人文和自然環境的文化遺産,與當地民眾有著天然、不可分割的歷史、文化和情感聯絡。忽視和割斷這種聯絡必將極大的損害文化遺産的自身價值,甚至危及其存在的基礎。

    1、文物保護工程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

    人民群眾是文化遺産的主人,是文化遺産事業發展的豐厚土壤和源頭活水。文物保護工程的實施,要進一步強化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堅持國家保護為主的主導地位與發揮人民群眾主體作用相結合的原則,積極爭取當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做好文物保護工程。

    我們不僅要把文物保護工程作為一項技術工程,還要作為宣傳和普及文化遺産保護知識和理念的重要陣地。我們的工作人員不僅是工程技術人員,也是文化遺産保護知識和理念的宣傳員。要走出去主動向群眾宣傳介紹文物保護工程的意義,請進來讓群眾親眼目睹我們所做的工作,為文化遺産事業的發展增添力量。只有獲得當地社區民眾真正了解、關心和支持,文物保護工程的成果才能得到廣大民眾衷心的熱愛和呵護,才能成為與所在地的人文環境融為一體,傾注著人們豐富感情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地方。

    2、文化遺産保護成果必須惠及全體人民

    李長春同志在文章中明確提出,“要始終關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無論在文化遺産考古發掘和保護修繕中,還是在歷史文化街區和村鎮的保護建設中,都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著力改善群眾居住和生活條件,激發人民群眾參與文化遺産保護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為民造福”。

    我們在文物保護工程中應當始終樹立文化遺産保護要服務於社會,造福於民眾的理念。要進一步強化以人為本,堅持有利於文化遺産保護、有利於傳統技藝傳承、有利於惠及民生的原則,關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保障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受益權,努力使文物保護工程成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黨的十七大明確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做好文物保護維修工作,保存祖國優秀文化遺産,對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無可替代的特殊意義。我們把握當前文物保護維修工作發展的寶貴機遇,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為開創“十二五”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的新局面而努力奮鬥!(單霽翔) 

 
 
 相關鏈結
· 文物局局長單霽翔一行趕赴寧波調研文物保護工作
· 單霽翔:科技創新顯著提升我國文物保護科技水平
· 單霽翔與袁純清就加強山西文物保護工作舉行會談
· 單霽翔:中國是國際博物館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