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四川2010年"十項民生工程"投入力度大實施效果好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2月14日   來源:四川日報

    2月5日,正月初三,甘孜州稻城縣赤土鄉德薩牧民定居點,亞青中擁家的牧家樂“熱情牧居”迎來了今年的第一批遊客。得益於牧民定居行動計劃,亞青中擁一家去年初搬進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石木結構藏式民居。“過去我們只會放牛,現在有了新房,還能靠旅遊增加收入。”亞青中擁高興地説。

    2010年,“民族地區幫扶”和“文化體育”被寫入四川省民生工程,“八項民生工程”增加為“十項民生工程”,實際投入資金從2009年的800億元增加到940.08億元。這一年,面對災後重建決勝之年艱巨任務和國際金融危機嚴重影響的“雙重壓力”,省委、省政府堅持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頭等大事,回應群眾所需所想所盼,民生工程投入力度更大、覆蓋範圍更廣、推進速度更快。

    隨著一個個民生工程目標的實現,一首民生“變”奏曲在蜀中大地奏響。

    民生之變:“文化體育”“生態環境”寫入目標

    2月9日,兔年春節長假後上班第一天。汶川縣水磨鎮啣鳳岩村村委會兩層小樓裏的“農家書屋”剛開門,便迎來了附近農家的幾位小讀者。去年5月建成的書屋整齊擺放著文化、科技、生活、少兒等幾大類約2000多冊圖書。“如今村民們讀書的習慣正慢慢養成,大家都説農家書屋是‘致富屋’、‘幸福屋’!”村支書張學林高興地説,村裏去年接通了閉路電視,過幾天寬帶也將入戶,“我們村的文化建設和經濟發展插上了翅膀。”

    去年四川省共新建7800個農家書屋,使近50%的行政村擁有了農家書屋,農民群眾“看書難、借書難、買書難”的問題得到緩解。

    去年初出爐的《2010年民生工程實施方案》,不僅新增了“民族地區幫扶”和“文化體育”兩個大項,還將法律援助、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建設、農家書屋建設、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等10余項內容納入其中。方案還對2009年的“環境整治工程”進行調整,明確提出“生態環境工程”的概念。

    省政協委員張雲忠從中觀察到了變化:“民生工程惠及範圍更廣,項目更細緻更人性化”。

    從群眾的衣食住行等基本民生需求,到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生態環境等改善性民生願望——隨著四川經濟社會加快發展,“民生”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深化、拓展,四川省民生工程更加關注人的生活質量、發展潛能和幸福指數。今年1月中旬,好消息傳來:2010年十項民生工程全面完成,114個項目中有88個項目超額完成目標任務。新農保覆蓋全省37%縣(市、區),藏區實現新農保制度全覆蓋;新農合參合率首超95%,111個縣實現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837萬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領到教科書;全省主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6.7%;新建成50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農村公益電影放映61.60萬場次……

    “民生工程給力,讓幸福飛!”平昌縣土興鄉八角村村民們借用2010年的流行語表達心聲。

    理念之變:最大政績是改善民生

    2010年初,攀枝花在全市開展徵集2010年民生工程項目建議的活動,群眾通過網絡互動平臺、電話、信件、電子郵件等方式提出建議192條,其中9條建議納入該市民生工程項目。

    不僅是攀枝花。在民生工程的實施中,“聽民意、納民智、主動接受群眾監督”成為不少地方黨委、政府的自覺行動。

    廣安邀請群眾全程參與2010年民生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竣工驗收、質量監督,群眾參與監督面達100%;眉山將市委、市政府研究民生工作的重要會議進行電視現場直播,切實保障群眾知情權;綿陽堅持每季度通過新聞媒體公示民生工程進展情況,接受群眾監督…… “從百姓最期盼的事情做起”。通過與民意互動,民生工程項目更加貼近群眾,更加符合群眾的迫切要求。

    解決43912戶、21.5萬遊牧民的定居問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2010年藏區牧民定居行動計劃年度任務目標,在上年基礎上幾乎翻了一番。

    為了讓百姓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民生工程實施三年來,省委、省政府不斷提升民生標桿,高起點回應百姓期待。

    各地在完成省上“規定動作”的同時,紛紛自我加壓,增加“自選動作”,不斷拓展和延伸民生項目內容——“項目任務只增加不減少,受惠範圍只擴大不縮小,補貼標準只提高不降低”,這是瀘州民生工程建設的三條原則。瀘州古藺縣投資近億元,將古藺河從污水橫流的臭水溝變成了風景如畫的人工湖;

    廣元增加老百姓最急需、最迫切的“菜籃子”工程,有效緩解了老百姓吃菜難、價格高的問題;成都市將“環境提升工程”納入市級民生工程……

    去年1月起,綿陽江油市方水鄉2113名年滿60歲的老人開始領取每月55元的 “退休金”——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當年,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覆蓋綿陽全市。

    “越是困難時期,越要重視和關注民生。”2010年是災後恢復重建“三年目標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決勝之年,儘管財政資金緊張,綿陽市對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卻有增無減。“要把民生工作作為一種執政理念、一種發展方式、一種社會文明,動真情、下真功、辦真事。”綿陽市市長曾萬明堅定地説。

    隨著民生工程的不斷推進,全省各級領導幹部對“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唸有了新的理解:改善民生才是最大的政績。

    機制之變:靈活籌資“倒逼”保進度

    2010年,四川省民生工程資金投入力度創下新高,資金預算安排達782.59億元。如何籌集和落實鉅額資金,確保民生工程實施進度?

    “再困難都要保民生工程”。四川省各級黨委、政府積極作答——

    在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的同時,四川省通過多種渠道積極向中央爭取更多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全年共爭取到中央補助資金432.42億元,有力保障了民生工程的順利實施;

    在江陽區通村公路建設中,瀘州市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募集資金500余萬元,用社會資源彌補財政性資金不足;

    內江實行資金保障情況季報制度,對民生工程專項資金項目申報、資金撥付、使用管理進行定期專項檢查,強化審計和財政監督,切實維護了資金安全和效益……

    各種創新舉措和制度有力保障了民生工程的資金投入。統計顯示,2010年全省“十項民生工程”實際投入資金940億元,為預算安排資金的120.1%。

    2008年501.4億元,2009年800億元,2010年940.08億元。三年來,全省財政用於民生工程的投入額劃出了一條漂亮的上行線。

    “提速”,是2010年民生工程項目實施的又一關鍵詞。為了使民生工程早日惠及群眾,各級黨委、政府不斷創新手段,進一步強化督查,全力推進民生工程項目建設——

    建立倒逼機制。“所有項目爭取11月底前完成年度任務。”根據這一要求,內江市逐項、逐條倒排出工期計劃,明確每週、每月、每季度必須完成的項目進度、資金投入等,嚴格對照檢查落實,年度任務提前完成。

    綿陽建立民生工程事項辦理 “綠色通道”制度,職能部門做到民生工程項目快立項、快審批、快實施;

    瀘州建立督查聯席會議制、“紅、黃、綠”三色卡提示制、定期交賬制、公開通報制等一系列制度,對重點項目實行全過程督查,對滯後項目進行“問責式”督查;

    南充建立並完善實施民生工程信息報送、工作簡報、督查工作以及聯席會議等制度,對重點督辦事項進行全過程監控。市目督辦對進度滯後項目以“發點球”的形式,督促相關責任單位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限期整改。

    今年省兩會上,四川省“十二五”規劃綱要正式出爐,勾勒出一幅“富民”和“強省”有機統一的美好圖景。在“十二五”開局之年,民生列車正鳴笛啟程,開往幸福的下一站……(記者 王小玲)

 
 
 相關鏈結
· 四川940億元實施民生工程 涉及面寬受益人群更廣
· 四川、重慶:政府企業聯手“留住”農民工
· 四川:448家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年內將免費開放
· 四川:2011年老年農村低保對象全部納入新農保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