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周生賢:中國環保要構建強大堅實的科技支撐體系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2月28日   來源:環境保護部網站

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要著力構建強大堅實的科技支撐體系
周生賢

    道路問題至關重要,事關全局。無論是革命時期還是和平建設時期,選擇什麼道路,堅持什麼道路,從來都是黨和國家事業成敗得失的決定性因素。“十一五”以來,環保部門圍繞著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建設生態文明、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節能減排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環境保護是重大民生問題等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要求,積極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道路,環保工作取得重要進展,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超額完成,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在探索環保新道路過程中,環境科技發揮了哪些作用?如何評價?面對“十二五”繁重的環境保護任務,如何構建強大堅實的科技支撐體系,以滿足探索環保新道路的新要求?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有助於我們科學分析“十二五”工作任務,系統梳理完成任務的途徑和方法,做到未雨綢繆,心中有數。

    一、加快構建強大的科技支撐體系是探索環保新道路的必然要求

    馬克思認為科學技術是一種潛在的知識形態的生産力,一旦進入生産過程就會轉化為現實的、直接的生産力。鄧小平同志更是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的精闢論斷。“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探索環保新道路離不開先進理念引領,離不開強大科技支撐,離不開重大科技突破。

    (一)破解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難點,根本出路是科技支撐

    科學技術在推動人與自然關係變革的過程中起了關鍵作用,使人從被自然“奴役”的地位具備“支配”自然的可能性。科學技術在使人類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力達到了空前高度的同時,也使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生物圈陷入空前脆弱的地步,從而使人類面臨著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憂患和危險。解鈴還需繫鈴人。愛因斯坦説過,“科學技術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怎樣用它,究竟是給人類帶來幸福還是帶來災難,全取決於人類自己,而不取決於工具。”我們應該承認,科學技術極大地改變了人和自然的關係,而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本質上是如何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問題。離開經濟發展談環境保護必然是“緣木求魚”,離開環境保護談經濟發展勢必是“竭澤而漁”。環境保護工作的難點就在於,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破解這一難題,歸根到底還要靠科技。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中國科學院有關專家進行的情景分析表明,隨著未來新一輪的經濟增長,我國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減少污染排放的任務異常艱巨。2020年,如果保持2000年的環境質量,那麼資源生産率就必須提高4~5倍,單位GDP環境影響要降到2000年的1/4;如果要求環境質量在現有基礎上有明顯改善,則資源生産率必須提高8~10倍,單位GDP的環境影響要降到2000年的1/10。可以説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人與自然的矛盾從未像今天這樣嚴重,資源的衰減、退化、枯竭,生態環境的惡化,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和嚴重障礙。

    從發達國家保護環境的實踐來看,它們基本上都是在付出慘痛的代價後,逐步轉向了通過全過程控制,即通過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末端治理來減少污染物排放的路子。嚴峻的現實告訴我們,那種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老路絕不能再走下去了。面對人與自然的尖銳矛盾,如果在思想認識上麻木不仁、在環境管理上因循守舊、在環境技術上無所作為,必然付出沉痛的環境代價,甚至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如果在認識上迅速覺醒、管理上不斷創新、技術上勇於突破,就一定能迎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曙光。因此,中國要實現發展上的彎道超車,破解發展與環保的難題,實現又好又快的目標,不能墨守成規,必須運用科技手段出奇制勝。

    (二)解決影響可持續發展和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當務之急是科技突破

    環境保護是重大民生問題,事關群眾健康和福祉。當前,全球性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日益嚴重,清新的空氣、潔凈的水、綠色的森林不斷消失,臭氧層出現巨大空洞,全球氣候異常,土地荒漠化擴大。在我國快速發展過程中,發達國家上百年出現的污染問題在我國集中出現,環境問題呈現出壓縮型、結構型、複合型的特點。特別是近年來,我國不斷發生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環境事件,社會各界要求關注環境健康的呼聲此起彼伏,對社會和諧穩定造成了負面影響。家園毀了,健康沒了,發展何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沒有科技就沒有可持續發展”。歷史發展表明,人類面臨的許多難題都在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中迎刃而解了。人類通過科學研究,正在不斷深入地了解地球生態系統中的陸地、海洋、大氣以及與之相聯絡的水、養分和生物的循環和能量流動,從而更清楚地了解地球的負荷能力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反應。松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已經過去五六年了,但對我們的影響和啟示仍記憶猶新。當時,正是依靠了科學技術手段,才使我們及時掌握了污染遷移規律,成功阻斷了污染帶擴散,準確測定了江水以及水生生物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含量,保障了環境安全,打消了群眾疑惑,維護了社會穩定。所以,科學技術今天依然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本出路,是探測新型環境問題、豐富環保工作手段、實現環境管理科學化的排頭兵。

    環境問題究其本質是經濟結構、生産方式、消費模式和發展道路問題。人類的生産和消費過程是從環境中取得資源,經過生産過程使資源的一部分變成了各種産品,而另一部分則變成了廢棄物。科技的發展和普及,能使單位生産量的能耗、物耗大幅度下降,能不斷地開拓新的能源和材料,把低科技水平下的非資源變成高科技時代的資源(如核能),甚至把原來只能丟棄的廢棄物進行利用,形成既減少投入,又增加産出的生産方式,進而使得人類對資源、能源的依賴越來越小,對自己生存環境的污染越來越少。

    當然,人類社會的發展永無止境,面臨的環境問題也在不斷變化,科技創新永無窮期。在探索環保新道路的過程中,我們既要解決歷史遺留的老問題,也要及時解決層出不窮的新問題。特別是在當前,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及新化學物質、農村面源、土壤污染等給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而在這些方面由於缺乏科研積累,我們對其發展規律和應對策略知之不多甚至存在空白,如果我們再不痛下決心,充分運用科技手段,探求根本解決之策,不斷提高環保工作的科技含量,不斷提升污染治理的技術水平,以突破日趨強化的瓶頸約束,到時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治理壓力,我們真要望洋興嘆,感慨“書到用時方恨少”了。

    (三)確保環保工作不斷上臺階出亮點,重要法寶是科技引領

    縱觀國內外環境保護的發展歷程,每一次環境保護領域的重大理論創新和技術革新,總會引領環境保護意識、管理思路與污染治理水平的跨越發展。在環境保護意識上,從《寂靜的春天》中深刻揭示化學品在生態系統中的遷移轉化規律,到《增長的極限》中深刻闡明地球支撐力有限與人口增長之間的效應關係,再到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創立,人類的環境保護意識經歷了一個從覺醒到憂慮,再到反省,最後積極應對的巨大飛躍。

    在環境保護管理思路上,環境容量理論的提出,帶來了污染物由濃度控制向總量控制的重大思路轉變;環境質量管理的提出,標誌著環境保護對象開始兼顧生態系統和人體健康;環境系統論的發展,帶動了區域/流域環境管理思路的實施;排污收費制度的確立,開闢了以經濟手段貫徹落實“誰污染,誰治理”的思路;清潔生産理論的産生,使污染控制由末端處理向過程減排轉移;風險管理理論的逐步完善,將進一步推動環境保護思路向事前預警發展;循環經濟理論的創立,徹底改變了傳統的“廢物無用”思維模式,直接催生了物質的循環利用和生態經濟的誕生。

    “十一五”環保工作的最大亮點是在經濟增長超過預期的情況下,全面完成“十一五”環保規劃的各項任務,污染減排目標提前實現,環境科技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實踐表明,結構調整潛力相對有限,末端治理潛力有限,唯有科技進步的潛力無限。專家研究顯示,在SO2減排量中,末端治理貢獻率為8%,結構調整貢獻率為26%,技術進步貢獻率為66%。“十一五”期間,國家新發佈502項環保標準,進一步提高了污染排放要求,專家測算,僅此一項,COD削減量達6.33%,火電行業SO2削減率達18.2%。技術進步提高污染治理水平的一個典型案例是北京市控制機動車排氣污染的實踐。1998年北京有135萬輛汽車,處於相對飽和狀態,排放了全市80%以上的CO和40%以上的氮氧化物,致使部分城區出現了光化學煙霧的徵兆,為此,北京市斷然採取措施,逐年實施日益嚴格的機動車排放標準,推廣電噴技術和三元催化轉化技術,使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降低90%以上。到2008年奧運會時,北京市的汽車保有量達到318萬輛,而空氣質量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達到274天,佔全年總天數的74.9%,比2000年增加了97天,提高了26.5個百分點。如果沒有電噴和三元催化等治理技術上的突破,沒有環保標準的推動和引領,我們很難想象,北京會甩掉機動車“黑尾巴”,會如期實現“綠色奧運”的夢想。

    可以看到,“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時期,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將更加複雜,減排壓力將更加巨大。如果科技跟不上,我們就是瞎子摸象,不能及時掌握污染減排的規律,採取的措施將缺乏針對性,減排的效果將會大打折扣。特別是當環境保護的行政手段的作用發揮到極致,風險控制和精細化管理要求日益迫切時,如果不在科技上早做謀劃、超前研究,我們將很難打開工作局面。因此,我們在探索環保新道路的征程上能夠走多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科技創新能力有多強,支撐和引領的力度有多大。

    二、準確把握環保新道路中科技支撐體系的內涵、目標和主要任務

    (一)內涵與特點。我國具有獨特的環境和資源稟賦,具有社會主義制度強大的優越性,完全可以發展出獨具特色的環境科技支撐體系。大家知道,傳統的科技支撐體系是由科技資源投入,經科技組織運作,産生科技産品的系統。它注重生産要素、生産條件、生産組織的整合,以追求經濟最大化為目標。而在中國環保新道路中,環保科技支撐體系同時追求經濟、社會、環境效益全面提高,追求經濟目標、社會目標和環境目標三者的協調統一。它以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目的,以國家科技政策為指導,以市場機制為協調,是由科技資源投入、科技創新主體培育、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環境等組成的有機系統。它具有4個特點:一是前瞻性。主要是根據經濟、社會和環境發展的規律,通過探查和預測發展中遇到各類環境問題,進行科技研究與開發,提供支撐其發展的技術條件、技術手段,並預見未來即將出現的對發展有影響的科技需求。二是戰略性。主要是從戰略的高度,應對越來越複雜的發展要求,為確定發展的整體目標、戰略重點,最大限度發揮有限環境資源的作用,保證發展的可持續性。三是基礎性。主要是滿足可持續發展大量基礎性的共性環境技術需求,通過一系列科學發展規劃的實施加以應用推廣,從而奠定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基礎。四是系統性。一方面科技支撐體系自身要建立一個完整的體系結構,同時要建立一個與經濟、社會和環境相互協調的系統,保證科技支撐體系滿足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

    (二)指導原則與主要目標。按照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綱要提出的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構建環保科技支撐體系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全面實施科技興環保戰略,強化科技的引領與支撐作用,突出自主創新、綜合集成研究和系統的綜合防治,優先解決影響可持續發展和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突破日益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建立與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並符合我國國情的環境科學理論和技術體系,為改善環境質量、保護群眾健康,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構建體系應遵循以下指導原則:一是需求引導,自主創新。面向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主戰場,突出問題導向和需求引導,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和有利於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促進環境問題的根本解決。二是立足全局,突出重點。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心,優先安排制約區域或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或共性技術,以及環境管理與污染防治急需的科研項目,逐步解決制約經濟發展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改善重點區域和城市的環境質量。三是技術優先,夯實基礎。重視應用技術研究,支持技術綜合、技術集成和成果轉化,同時加強應用基礎研究,真正發揮環境科技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四是跟蹤深化,注重實效。利用已有成果開展系統和深化開發,及時攻克實際工作中的重大技術難題,使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儘快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構建環保科技支撐體系的主要目標是:到2015年,在知識創新的關鍵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具備解決區域性重大環境問題、保障明顯改善環境質量的科技能力,建立適應全球變化和我國發展要求的環境理論與科技支撐體系,建立以人體健康為目標的環境基準和標準體系,建成生態、環境、氣候綜合觀測/監測與預警系統,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環境污染控制和生態建設的科技創新體系,提升環保産業的科技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形成一支創新能力強、素質高、結構合理的科研隊伍,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不斷提高生態文明水平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到2020年,全面建立層次清晰、分工明確、運行高效、支撐有力的國家環境科技支撐體系,環境科技達到國內一流,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三)主要任務和“十二五”重點工作。構建環保新道路的科技支撐體系的主要任務是著重建立4個體系:

    一是環境科技創新體系。其主要任務是開展環保新道路的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要大力加強基礎研究、高新技術研究和公益性管理技術研究,形成完備的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環境科技創新體系。在環境問題診斷、環境現狀評價、環境變化趨勢預測以及區域性重大環境問題解決方面,形成較強的科技支撐能力。提出適應全球變化的環境保護理論,為全球環境履約提供技術途徑和技術方案。形成一支創新能力強、素質高、結構合理的由高校、中科院和環保公益性科研院所等組成的、穩定的科研隊伍。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基於市場的技術研發推廣和示範體系。通過建設中國特色的環境科技創新體系,為環境保護參與國家社會經濟綜合決策和實現國家環境保護目標提供強有力的科技保障。

    二是環保標準規範體系。其主要任務是建立健全與探索環保新道路相適應的技術法規體系,為監督執法和環境管理提供技術保障。要進一步明確各類環保標準的法律屬性,實現責權統一。按照科學性、系統性、適用性的要求,加快建立比較完備的環保標準體系,初步建立國家環境基準體系,完善與環境質量標準和排放標準實施配套的標準支撐體系,強化環保標準在環境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樹立環境質量達標作為國家環境管理體系核心的思想,加強環境標準工作。環境質量標準要集中體現國家環境保護目標,污染物排放標準要具有中國特色,同時加強區域、流域和地方環境標準的制定,促進環境質量的改進。

    三是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其主要任務是以解決環境管理制度實施缺乏技術支撐問題、提高環境管理有效性為目標,建立起科學、有效的、與我國環境管理相適應的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增強環境技術創新能力和對環境管理的技術支撐能力,促進環境質量的改善。重點建設與環境標準配套的符合我國國情的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導則;與科技創新體系配套的技術評估體系和技術示範機制。為污染源穩定達標排放、污染物總量削減、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目標的實現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借鑒國外經驗,突出以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為基礎保護環境的戰略思想,推動技術進步和産業發展。

    四是環保産業培育體系。其主要任務是構建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環保産業培育體系,為環保事業提供物質保障。環保産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進一步增加,環保産業總體規模和技術水平接近歐美、日本等環保産業發達國家同期水平,我國成為自主創新能力較強的環保産業大國。環境服務體系基本形成,環境服務業收入達到環保産業總收入的50%以上;重大裝備國産化率達到90%以上;産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大中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在幾個主要領域的貢獻率達到60%~80%,成為世界上環保産品與服務貿易重要出口國。實施國家環保産業重大技術與裝備創新工程計劃,最佳可行技術示範、推廣計劃和國際合作計劃,全面振興我國環保産業,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實的産業支撐。

    按照上述要求和部署,“十二五”期間,要重點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大力實施污染物科技減排工程,不斷挖掘減排潛力,確保全面實現減排目標。進一步推動並提升結構、工程和管理減排的科技含量,不斷提高技術進步在污染減排中的貢獻率,最大限度控制生産過程中的污染物和環境隱患。要爭取在國家科技計劃中,安排一批污染減排重大技術項目,攻克一批減排關鍵和共性技術,重點研究污染物源頭控制的工業鏈的連接技術、新興污染物源頭控制的生態工業關鍵鏈結技術、新型污染物的源解析理論和技術,構建污染物減排的清潔生産和生態工業理論技術體系和科研平臺,開展新型污染物遷移轉化過程模擬和環境風險評價,開展污染物減排關鍵技術的集成研究和實驗連續驗證,建設污染物減排綜合性國家級科研平臺包括自主創新的基地,形成污染物治理的平臺。加快組建一批國家環保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産學研相結合的節能減排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體系,實施一批節能減排重點行業共性、關鍵技術及重大技術裝備産業化示範項目。

    二是加快實施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不斷突破技術瓶頸,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保持無限生機。要嚴格按照國務院審議通過的水專項實施方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進一步突出重點,圍繞“三河三湖”、松花江、三峽水庫等重點流域開展工作,重點突破流域“減負修復”關鍵技術,區域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水質監控預警“業務化”運行技術;自主研發水污染治理技術、成套工藝與裝備,引導和培育戰略型環保新興産業,基本建立流域水污染治理技術和水環境管理技術體系,支撐示範流域水質明顯改善和保障飲用水安全。要加強流域頂層設計,體現“一湖一策”、“一河一策”設計思想。要加強專項任務與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和重大污染治理工程的銜接。要突出標誌性成果産出和重大關鍵技術突破。要創新專項管理體制機制,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

    三是積極推進重點領域科技專項,儘快提出解決方案,不斷改善重點區域地域環境質量。要開展大氣污染控制科技專項研究,闡明重點地區和城市大氣污染與成因,研發常規和有毒空氣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建立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綜合調控方法,提出我國重點地區和城市大氣污染控制技術與對策,確保重點地區和城市大氣環境質量的改善。要積極開展土壤污染防治科技專項研究,初步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有機物、重金屬等污染土壤修復實用技術體系,形成若干解決不同地域農村環境問題的成套技術,逐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維護土壤環境安全,保障農産品質量和人體健康。要積極開展環境基準科技專項研究,初步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環境基準體系;初步形成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環境質量標準的制定方法和技術規範;完善我國環境監測評估、環境執法等相關配套標準和技術規範。

    四是發佈一批急需的環境標準,不斷提高準入門檻,為監督執法和環境管理提供技術依據和保障。按照科學性、系統性、適用性的要求,實現標準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管理型轉變,建立環境管理急需的標準簇,完成對空氣、水、土、噪聲等主要環境質量標準的評估和修訂工作;建立科學的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和應急性評價方法;初步建立與標準相配套的環境基準數據庫;完成對污染物排放標準總體執行情況的評估;完成若干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制定重點流域和區域的污染物排放標準。要圍繞同一環境問題,配套出臺各類相關標準,形成解決項目環境問題的標準組合(標準簇),形成層次分明、協同支撐、相互配合的系列環境保護標準,為環境管理提供支撐。特別是儘快形成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風險控制等系列標準。

    五是積極推進環境與健康行動計劃,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引領環境管理方向。針對可能對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污染物質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通過制定污染物優先控制名錄,嚴格環境準入和相關標準體系建設,加強環境監測和污染控制,開展有效的疾病發生情況監測和跟蹤等措施,防範環境與健康風險,並使已經發生的環境與健康問題得到有效控制和解決。全面建立環境與健康工作協作機制,制定促進環境與健康工作協調開展的相關制度和環境污染健康危害風險評估制度;完成對現有環境與健康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的綜合評估,提出法律法規及標準體系建設的需求;完成國家環境與健康現狀調查及對環境與健康監測網絡實施方案的研究論證;加強環境污染與健康安全評估科學研究。

    六是穩步實施氣候與污染協同控制計劃,增強應對能力,為樹立我國負責任環境大國形象提供支撐。進行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的氣溶膠—雲—氣候變化相互作用的研究併發展氣候模式(全球和區域模式)與空氣污染模式相互耦合與嵌套的集合模式系統。在空間尺度上從全球—中國—大城市(群),在時間尺度上從季—月—周—天,建立耦合的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風險評估系統,為建立中國中長期空氣污染及其環境和氣候影響的業務預報提供科學基礎和支持。根據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以及未來情景預測,提供對社會和經濟部門影響的後果和嚴重性評估。開展將氣候變化因素納入環評指標的相關研究,在此基礎上考慮制定新的環評指南,將氣候變化問題納入其中。要在規劃環評中考慮將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作為一個評價指標。在項目環評中,除了考察建設項目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之外,還應該根據未來氣候變化情景修改建設項目的設計參數,適應氣候變化。制定相關環境經濟政策時要對二氧化碳予以考慮,運用經濟手段達到節能減排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多贏效果。

    七是以環保服務業為龍頭,大力發展環保産業,為環保事業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儘快出臺《環境污染治理設施管理條例》。在環境影響評價、環評審批、治污方案審查中,強化對治污工藝參數、設備材質、自動控制、環保投資等技術經濟評價力度,加大對治污設施建設內容的前置性審查力度。在“三同時”和環保工程驗收中,增加對治理技術的採用及落實情況的評價和審查,要從工程設施性能、工藝水平、主要配套設備等方面對工程設施進行符合性檢查。定期制定《限制和淘汰應用的環保技術産品目錄》,對環保産業實施宏觀調控。制定《環保市場誠信行為信息管理辦法》,建立市場中各方主體不良行為認定標準,建立環保企業誠信制度體系,建設産業信息平臺,做好産業信息公開。大力推進環境治理設施的專業化、社會化運營服務。在具備相對壟斷性、社會資源投入較大、環境安全敏感行業(如脫硫脫硝、區域性危險廢物處置、重金屬廢水處理等),試點強制實施設計建設運營一體化經營。大力發展環境諮詢服務,積極推進政府環境服務外包。優先發展生産服務性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

    三、多措並舉,為加快構建科技支撐體系提供有力保障

    當前,我國環保事業正處於加速壯大發展的時期,環境科技已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為了全面加強環境科技工作,更好發揮環境科技在探索環保新道路征途中的引領與支撐作用,需要從科學決策、加大投入、深化改革、人才培養和統一戰線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採取切實措施,為構建環境科技支撐體系提供有力保障。

    (一)切實提高科學決策水平。各級環保部門要充分認識環境科技在環保工作“整盤棋”中的突出作用,將環境決策建立在充分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支撐基礎之上。要切實加強對環境科技工作的組織領導,堅持把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堅持走高科技含量的環保新道路,用科技進步降低經濟發展的環境代價、優化經濟發展的整體質量、促進經濟總量的綠色增長、減少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增強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支撐。具體來説,就是各級領導班子在制定環保工作總體思路的過程中要優先考慮環保科技的引領與支撐作用,用好專家諮詢機構,自始至終貫徹崇尚科學、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理念思想,高度重視科學技術對重大決策的支撐作用,專門研究環保科技發展的整體規劃及落實措施,切實做到並用好科技是第一生産力的這把“尖刀”。

    (二)繼續加大投入力度。科技投資是戰略性投資,要舍得在科技上花錢,在科技上的投入再怎麼多都不過。雖然“十一五”期間,環保科技方面的投資發生了質的飛躍,環保科技的産出實現了全方位的突破,但“十二五”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瓶頸更加突出,“優質廉價”的減排資本已基本用完,進入了邊界成本逐步遞增的新階段,打破固有“成本鎖定”效應必須要靠科技。因此,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要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不斷加大環境科技的投入力度,努力避免出現環保投資佔GDP比重波動大、隨機性較強的現象,積極構建穩定、約束性、制度性的環保科技投融資渠道,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引導作用,高度重視企業及社會各界的力量,全面提高環保科技經費使用效益,顯著提升環保科技進步和創新對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的貢獻率。

    (三)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是更好引領和支撐環保新道路的動力和源泉。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要重點做好4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圍繞主題、主線、新要求,建立健全環保科技決策機制和宏觀協調機制,促進全社會環境科技資源的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促進科研佈局和結構調整;二是要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環境技術創新體系,使企業真正成為研究開發投入的主體、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全面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適用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三是要建立環境科技的區域創新體系,在區域層次上集聚和整合各類創新要素,鼓勵國家優勢科研單位多學科交叉,加強環保科研院所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高等院校、地方科研院所的緊密協作,加快構建針對區域性、流域性重大環境問題的國家級科研機構;四是要建立環保産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機制,加強環境科技仲介服務,強化市場監管,引導環保産業健康發展。

    (四)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天地萬物,唯人可貴。”發展環境科技,關鍵在人才,尤其是創新型科技人才。要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用科學合理的方法評價人才,加強全球範圍拔尖環境人才引進工作,大力培養造就具有世界科研前沿水平的高級專家、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要確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佈局,以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統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優化、佈局合理、素質優良的環境科技人才隊伍。要鼓勵自主探索,發揚學術民主,提倡學術爭鳴,使一切創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創新舉措得到支持、一切創新才能得到發揮、一切創新成果得到肯定。要完善環境科技人才的激勵和保障政策,堅持用事業凝聚人才,用感情留住人才,用待遇吸引人才,促進人才交流,從項目、經費、工作條件、生活待遇等方面完善相關措施和辦法,採取多種形式,吸引、留住和用好優秀環境科技人才。

    (五)夯實環保“統一戰線”。空氣不分國界,污染可以跨界,保護環境是全世界永恒的追求,是全人類的崇高偉業。乘第六次全國環保大會的春風,國家環境諮詢委和環境保護部科技委應運而生,揚起了構建環保“統一戰線”的風帆,廣聚了國內環保領域的頂級專家,建立了環境科技的國家級智庫,為中國環保事業的快速發展和重大決策發揮了關鍵科技支撐作用。今後,我們要在繼續積累和發揮專家智庫資源的基礎上,以更高的國際視野、海納百川的胸懷,廣泛吸收和團結國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環保力量,共同參與到中國環保事業中,把環境科技作為橋梁和紐帶,通過國際環境科技交流與合作,積極借用國際優勢力量,通過環境科普開展全民總動員,結成最廣泛的環保“統一戰線”,努力營造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齊心協力地為積極探索環保新道路貢獻智慧和力量。

 
 
 相關鏈結
· 周生賢會見來訪的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環保部部長
· 環境保護部召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大會 周生賢講話
· 周生賢看望一線機關幹部職工:歲末寒冬寄深情
· 周生賢:為探索中國環境保護新道路提供堅強保證
· 周生賢:努力實現“十二五”環保事業良好開局
· 2011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召開 周生賢出席並講話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