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國家林業局:點擊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綠色關鍵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07日   來源:林業局

    3月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溫家寶總理代表國務院作政府工作報告,總結回顧“十一五”時期的政府工作,安排部署“十二五”時期及2011年工作任務。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新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開啟之年。在這繼往開來的一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生態和林業建設領域的篇幅比往年有所增加,通篇報告“生態”一詞8次出現,“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已經是連續第五年出現在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植樹造林、濕地保護、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等內容均有所涉及。這些生機盎然的林業詞彙體現了國家對林業建設的高度重視和極大關注,也成了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關鍵詞:“6億立方米”、“21.66%”

    在下達“十二五”時期全國工作目標任務時,總理指出,“十二五”時期我國森林蓄積量要增加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要達到21.66%。

    2009年胡錦濤主席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提出,中國要大力增加森林碳匯,爭取到2020年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目前林業發展“雙增”目標已成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林業生態建設的總目標。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兩個指標將成為我國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林業局原副局長李育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雙增”目標的提出,是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從2011到2015年,即“十二五”時期,是中國生態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實現雙增目標的緊要時期。目前我國的森林覆蓋率是20.36%,要實現“十二五”末達到21.66%的目標,相當於5年增長1.3個百分點,這個任務非常艱巨。

    為此李育材指出,要完成這個目標,需要依靠9個方面工作的落實。第一是政策,國家需要制定一系列扶持林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第二是科技,必須依靠科技進步促進林業發展,抓好科技創新與推廣,為林業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第三是投入,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確保雙增目標實現。第四是法治,制定和完善相應法律法規,嚴格保護林地資源,堅決制止亂砍濫伐、盜伐、超限額採伐等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第五是人才,要切實加強高層次和基層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為林業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第六是管理,強化天保工程、退耕還林工程等林業重點工程管理,確保工程成果的鞏固。第七是機構設置,要完善機構設置,層層落實造林任務。第八是宣傳,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全黨動員全民發動,掀起植樹造林新高潮。第九是問責,雙增目標層層下達分配後,要實行領導幹部問責制,目標完成情況要納入幹部考核目標。

    全國人大代表、邯鄲陽光集團總經理韓玉臣表示,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把生態作為一個重要的指標,表明了國家在調整經濟結構上貫徹了科學發展觀的整體思路,也是一項實現中華民族長治久安構想的戰略舉措。生態受到重視讓我備受鼓舞。

    關鍵詞:林業重點生態工程

    溫家寶總理在回顧過去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時,特別提到紮實推進生態建設,推進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完成造林2529萬公頃。在部署“十二五”時期的主要任務時,總理提出要加強生態建設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全面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在下達2011年工作任務時,溫家寶總理提到,要加強生態建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要繼續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和管理,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二期工程,鞏固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等成果,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加強濕地保護與恢復,推進荒漠化、石漠化綜合治理。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雷加富表示,實踐證明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對於增加農民收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有兩個事實需要重視,一是我國糧食連續7年增産,説明退耕還林工程沒有影響糧食的産量,反而對糧食産量的提高有一定貢獻。由於工程的實施改善了陡坡耕地的生態環境,保持了水土,涵養了水源,使整個下游地區農業的立地條件改善,提高了耕地的使用效率。另一個事實:三峽工程在論證之初,一些學者擔心上遊泥沙進入水庫。而事實上監測結果顯示,三峽水庫從2003年開始蓄水以來,近幾年平均每年進入水庫的泥沙總量為1.96億噸,還不到預計每年5億噸的40%。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實施的長江中上遊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等重點生態工程都發揮了重大作用。今後5年,建議國家生態保護力度還要加大,林業重點生態工程要繼續大力推進。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委書記李海濤表示,大興安嶺作為四大國有森工林區之一,是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保障區和寒溫帶生物基因庫,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是重要的貯碳納碳基地,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應對氣候變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去年12月,《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經國務院批准正式頒布實施,大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這也是林區人民多年來的期盼與夢想。

    關鍵詞: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回顧“十一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時指出,“十一五”時期,我國農村綜合改革穩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開。在部署今年工作時,總理又提出,要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健全覆蓋耕地、林地、草原等家庭承包經營制度。

    從2003年江西、福建等省區開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嘗試,至今已有8年,從2007年開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一詞開始出現在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此後每年均被政府工作報告和中央一號文件關注。這項惠及億萬農民的改革敲開了沉寂的山林,讓以往一片靜謐的山林春潮涌動。今天,全國已經有18個省(區、市)基本完成了明晰産權任務,22.36億畝林地確權到戶,6825萬農戶拿到林權證,3億多農民直接受益。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使農民的日子越過越好,農村發展進入一個新時代。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廳廳長陳秋華説,林改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對整個城鄉經濟的協調,對新農村建設、農民增收以及三農問題的解決意義都十分重大。通過生産關係的調節,集體林權制度的體制效應和政策效應會逐步顯現。尤其像廣西這種發展林業條件優越的地區,短期內就會看到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展望,由於林改解放了生産力,將來的林産品也會像農副産品一樣在品種數量上極大豐富,若干年以後,也許珍貴樹種木材也會不再難求。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林科院總工程師江香梅説,讓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林改後林農對技術的渴求。“要種什麼,種上之後怎麼管,管好以後何時收,每個環節他們都需要我去指導,村、鎮的廣播站、電臺也經常收集林農的問題交給我,我答覆之後由他們廣播告知林農。”

 
 
 相關鏈結
· 陜西與林業局簽署合作共建“綠色陜西”備忘錄
· 林業局與中國農林水利工會第十次聯席會在京召開
· 林業局與海南簽署推進生態旅遊建設戰略合作協議
· 林業局印發能源林及小桐子原料林可持續培育指南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