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委社工委書記、市社會建設工作辦公室主任宋貴倫昨天(3月8日)説,北京去年向社會組織購買了300項公共服務,今年計劃再購買300項。
在去年購買的項目中,有一個叫做“愛心傳遞熱線”的民間組織,其成員通過電話連線或當面談話,向孤寡老人尤其是喪偶老人提供心理服務。政府向其支付部分資金,用於支付志願者的各種花銷費用。
本市2009年和2010年分別支付1.5億元和1.7億元用於向社會組織購買公益服務項目。宋貴倫説,此舉的目的是構建一個政府、社會和市場三維互動的良性循環,共同向市民提供社會服務。
據悉,每年用於該項目的資金數額並不確定,完全根據當年項目的多少來確定。但宋貴倫表示,隨著服務型政府的建設進程不斷推進,本市用於這一項目的資金數額將會逐年增加。
新聞鏈結 購買方式有三種
北京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有三種:
全部購買。經過評估,政府交付一批資金,由社會組織完全承擔某個項目。
部分購買。政府以補貼形式撥付一批資金,鼓勵社會組織從事公益服務。這種形式佔了主要部分。
獎勵。對公益服務開展得比較好的社會組織,政府以資金形式對其予以獎勵。
今年要買的服務有五個方面
社會基本保障服務。如勞動保障、養老保障等。
社會公益活動。如志願者服務等。
社會管理服務。政府讓渡部分管理職能,如委託樞紐機構管理社會組織。
社區便民服務。如15分鐘服務圈、社區基本公共服務等。
政府決策研究和信息諮詢服務。部分重大理論和現實課題、重大信息諮詢和蒐集等有望由社會組織承擔。(實習記者 王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