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863計劃現代農業技術領域辦公室在廣州召開“十一五”863計劃海水設施養殖與病害控制重點項目驗收會。科技部農村司郭志偉副司長出席會議並講話,科技部農村司、農村中心相關負責人,來自清華大學、中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水産科學院、中國科學院海洋所、廣東省水産協會、大連獐子島漁業集團等科研單位和産品應用方的管理、技術和財務專家,以及項目專家組成員和各課題主持人60余人參加了會議。
該項目由中國水産科學院、中國海洋大學、上海水産大學等14家單位牽頭組織實施。驗收專家組在聽取項目驗收總結工作彙報的基礎上,審查了項目驗收總結報告,經過質詢和討論,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驗收,認為該項目針對我國海水養殖産業面臨的發展難題,圍繞我國海水設施養殖及産業發展技術需求,歷經五年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
項目建立了深水網箱裝備技術研發平臺。完全實現了深水網箱自主設計製造國産化和産業化、多元化,加速了我國海水網箱養殖産業現代化進程,網箱工程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深水網箱養殖成套裝備平均價格從2005年的9萬元下降至2010年的4萬元,技術優化效益達56%;抗颱風能力提高至14級;項目技術支撐下,單位水體産出卵形鯧鲹達等品種比“十五”期間平均增産達22%-36%,達25kg/m3。在颱風多發南海區漁村經濟合作社建立了多個超500箱規模的深水網箱養殖示範基地,年平均純收入均超1.5億元,出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良好局面。
項目創制出我國首臺深水網箱養殖遠程多路自動投餌系統裝備。構建了網箱主養品種生長模型,開發出首個海水網箱數字化養殖IT管理系統;突破了數字控制、多路配送、空氣動力等關鍵技術,有效解決了離岸網箱養殖集群管理、定點給餌、按需分配、遠程輸送等難題,為深水網箱數字化養殖實施提供了解決方案,大幅度提升了海水網箱養殖生産效率。標誌著我國海水設施養殖裝備技術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具備了深海遠海設施養殖工業化生産能力。
項目獲得我國首個海水魚疫苗國家新獸藥證書,建成了我國首個通過GMP驗收的漁用疫苗中試基地。通過對哈維氏弧菌、鰻弧菌、擬態弧菌、溶藻弧菌、創傷弧菌、嗜水氣單胞菌、遲緩愛德華氏菌等7種病原研究,獲得預防弧菌病、遲緩愛德華氏菌病的疫苗13種,新構建了疫苗8種,對石斑魚、大黃魚、真鯛、鰻鱺等4種魚類對哈維氏弧菌、鰻弧菌等單一病原人工感染的相對免疫保護率達50%—100%,平均相對免疫保護率為82.3%。在廣東、福建、海南等省份25個養殖試驗點對12種養殖魚類(石斑魚、大黃魚、卵形鯧鲹、黑鯛、黃鰭鯛、真鯛、海鱸、龍躉魚、芝麻斑魚、日本鰻、歐鰻、美洲鰻等)進行苗種浸泡、口服為主的小型田間試驗,免疫魚苗降低死亡率5%-38.5%,平均降低死亡率18.69%。疫苗的開發與應用,為我國水産養殖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項目成果豐碩。近五年來,該項目建立了海洋工況信息採集、數值模擬、養殖管理決策模型、自動控制養殖裝備集成、人工生態調控、多營養層次養殖模式、疾病控制等關鍵技術72項;創制11種類型新型深水網箱、5種類型關鍵配套裝備、4種新型筏式養殖系統、8套工廠化養殖工藝技術裝備、26種診斷試劑盒、13種試驗用疫苗、5種免疫增強劑;建立海水設施養殖和病害防治的技術示範與産業化基地56個;推廣多種類型深水網箱1771隻;建成工廠化閉合循環養殖系統8座,養殖示範面積50400m2;推廣海域生態型人工魚礁設施39座,人工魚礁生態調控區達779公頃;構建新型抗風浪筏式養殖設施4套,筏式養殖示範區面積達467公頃。
項目累計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501篇,出版專著8部;申請發明專利245項,獲授權49項;制定技術標準及規範79項,其中國家標準5項、地方標準5項、行業標準54項;獲得軟體著作權4件;獲得國家新獸藥註冊證書1個,獸藥GMP證書(疫苗)1個;培養研究生352人;核心示範區面積2357公頃,推廣面積12485公頃;項目技術示範與成果轉化新增産值52.46億元,轉讓技術成果6項,轉讓收入1430萬元,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設施養殖是我國海洋魚類生産的主要方式,也是我國沿海漁民的重要經濟來源及基本生産方式。我國沿海有超過400萬漁民從事養殖,服務於養殖的從業人員超過1000萬人。海水設施養殖與病害控制相關技術成果的推廣應用,將有效拓展我國海水養殖空間,提高海洋農業經濟的效能,舒緩我國土地資源的壓力,改善近海養殖環境。為我國水産養殖高效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