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吳定富:保險監管要把維護群眾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4月20日   來源:保監會網站

    中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4月19日在北大賽瑟論壇上指出,“十一五”時期保險業良好的發展態勢和成果,為“十二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保險業要科學把握髮展規律,認真總結實踐經驗,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不斷提升風險管理服務能力,在發展中促轉變,在服務中實現發展;保險監管要始終把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提高監管的科學性和預見性,把服務人民群眾和促進行業科學發展有機結合起來。

    吳定富指出,“十一五”期間,保險業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積極防範化解風險,行業改革發展和服務經濟社會建設都取得突出成效。“十一五”期間,全國保費收入持續穩定快速增長,年均增長達到26.5%,2010年保費收入達到1.45萬億元,是2005年近3倍。保險業資産積累的速度明顯加快,特別是近三年以每年1萬億元的速度在增加,截至2010年底,全國保險公司總資産規模突破5萬億元。保險業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産生活的風險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保險公司累計賠付支出1.3萬億元,是“十五”期間的3倍。我國保險業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不斷擴大,積極參與國際金融保險規則的制定和多邊合作,保險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

    吳定富指出,近年來保險業在風險管理服務方面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有效提升了全社會的風險抵禦和應對能力。一是風險管理服務的理念越來越科學。全行業日益認識到,保險業提供風險管理服務不僅要有市場意識,還要有全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必須牢固樹立“想全局、幹本行,幹好本行、服務全局”的理念,緊緊圍繞國家關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部署和方針政策,緊緊圍繞各行各業和人民群眾不斷涌現的風險保障需求,積極發揮行業在風險管理方面的獨特優勢,開展保險服務。二是風險管理服務的領域越來越廣。從輔助政府進行社會管理,到參與企業的全面風險管理,再到為人民群眾的生産生活提供風險保障服務,保險業管理的風險,從過去的生命財産、信用保證、社會保障等領域,日益擴展到技術創新、社會管理等各個領域。三是風險管理服務的方式越來越多元化。一方面,充分利用電話、網絡等通訊及信息技術手段,開展保險産品銷售和保險理賠服務,有效提升了保險服務的效率和水平。另一方面,保險業在市場化運作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代辦、經辦等服務方式,充分發揮精算和管理方面的優勢,參與企業年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四是風險管理服務的內容越來越貼近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要。保險業從行業自身實際出發,通過發揮風險保障及投融資功能,積極支持國家擴大內需戰略,支持發展現代産業體系,支持生態文明建設。尤其是在過去金融保險服務相對薄弱的環節和領域,保險業通過與銀行等其它金融行業合作,加強産品創新,積極為“三農”及中小企業提供保險服務。同時,針對不斷出現的新的風險管理需求,保險業根據風險的不同特點,為政府、企業及居民個人提供從風險諮詢、風險預防與控制到損失補償的全方位保險服務。

    吳定富指出,“十二五”期間保險業面臨新的經濟社會風險形勢。一是經濟社會風險呈現出新的特點。經濟社會風險的種類日趨綜合化,一方面傳統的自然風險、社會風險、經濟風險在強化,特別是與公共安全、生産等相關的責任風險,與民生相關的社會保障風險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新型風險不斷顯現,在全球科技創新孕育新突破和國際投資合作加強的形勢下,與科技進步相關的研發創新風險、與境外投資相關的國際政治政策風險等,逐漸成為風險管理的新領域。經濟社會風險的關聯性顯著增強,各種風險在時間上、地域上以及性質上越來越呈現出較強的關聯性,不僅會互相影響,還會互相交叉疊加。經濟社會風險的影響因素逐漸增多,國際因素的影響日趨重要,經濟的和社會的因素相互交織、歷史的和當前的因素相互影響,從而使風險的産生、傳遞和演變呈現出較強的多元性和隱蔽性。經濟社會風險的發生率日益頻繁,自然風險和經濟社會風險事件發生的範圍擴大,頻次增多,國際化程度顯著增強。二是保險業風險管理服務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十二五”時期保險業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有利於促進保險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有利於進一步擴展保險服務的領域與空間,有利於培養鍛鍊保險人才隊伍,有利於提高全社會的風險和保險意識。新形勢對保險業改革發展提出了較大挑戰。其中包括:提升保險創新能力的挑戰。我國保險創新仍然不足,特別是風險管理技術有待進一步提高。面對不斷涌現的新的風險保障需求,保險業還不能提供有效的風險管理服務。提升保險經營管理能力的挑戰。目前保險企業所提供的風險管理服務,基本上還是建立在傳統的經營管理模式之上,這種體制機制已經逐漸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變化,需要保險企業在經營理念、管理模式、信息化支持以及人力資源利用方面有新的突破。提升保險監管能力的挑戰。當前保險業正處於發展方式的全面轉型期,對保險監管來説,必須不斷深化對市場經濟規律、金融發展規律以及保險業發展規律的認識,提高監管的科學性、有效性。既要在鼓勵創新的同時防範風險,又要在加強政府推動和行政調控的同時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既要把握好順週期監管的節奏和力度,又要注重和加強逆週期的宏觀審慎監管,增強保險業發展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防範化解行業風險的挑戰。在新形勢下,防範化解行業風險的任務依然很重,要充分認識金融保險風險的高隱蔽性和高傳遞性特徵,加強風險預警監測,從機制制度上、工具措施上、技術支持上做好應對和保障。

    吳定富強調,保險業要把握機遇,迎接挑戰,著力提高綜合風險管理服務能力。“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保險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綜合風險管理服務能力的關鍵時期。保險業要強化維護保險消費者利益的理念,增強機遇意識、創新意識和挑戰意識,科學判斷和準確把握髮展趨勢,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環境和風險管理需求的變化,積極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産生活提供保險服務。

    一是堅持以風險管理和保障功能為根本立足點,牢牢把握保險服務的方向。一方面,保險服務不能脫離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作為金融行業,保險業根本上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保險行業的核心價值和競爭優勢,就是為經濟社會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風險管理服務和保障。另一方面,保險服務不能脫離人民群眾生産生活需要。為最廣泛的人民群眾提供風險管理與保障服務是保險業發展的根本目的,保險經營、保險創新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作為保險服務的方向。

    二是堅持以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為推動力,大力提高保險業的競爭力。要準確把握經濟社會風險管理髮展趨勢,把技術進步和服務創新與行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緊密結合起來,著力在一些關係國計民生的重點風險領域取得新突破,積極發展群眾有需要、風險有管控的新業務。推進科技資源優化配置,重點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增強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創新動力,充分發揮企業、高校以及政府監管部門在創新方面的積極性和優勢。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穩步推進保險改革創新試點,不斷增強保險的服務功能,提高保險業的風險定價能力。

    三是堅持以保障和服務民生為重要著力點,不斷擴大保險服務覆蓋面。要緊緊圍繞國家“十二五”時期關於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及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務,努力探索保險服務的新途徑新領域。在管理自然風險方面,積極推動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巨災保險制度,提高全社會抵禦各種重大自然災害的能力。繼續推進農業保險發展,加大對農業防災減災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保險服務力度,提升農業綜合生産和抗風險能力,保障糧食生産安全。在管理社會風險方面,積極發展公共衛生、食品安全、生産安全及環境污染等領域的責任保險,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及財産安全。在管理經濟風險方面,加強在消費、投資、出口領域的保險服務,穩步探索發展對消費信貸、境外投資、出口信用及技術創新等風險的管理服務。

    四是堅持以加強和改進監管為保障,著力提升保險服務價值。對保險業來説,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是衡量行業服務價值的重要標準。保險監管要始終把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提高監管的科學性和預見性,把服務人民群眾和促進行業科學發展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監管,引導行業把服務資源合理有效地配置到保險經營的各個環節,特別是要加強對基層和薄弱環節的資源配置;通過監管,引導行業根據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和切身利益,開展條款設計、産品銷售及出險理賠等保險服務,要重點推進銷售渠道規範發展和提升理賠服務質量與水平。 

 
 
 相關鏈結
· 吳定富在福建調研:強化"三管"意識提升監管水平
· 福建省領導孫春蘭黃小晶會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
· 保監會主席吳定富:上海有望試點建立保險交易所
· 吳定富:努力建設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保險市場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