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評警第四屆“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評選活動受到社會各界和媒體高度關注,公安部明確要求候選人務必深入轄區,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群眾評議,改進工作,積極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帶動本地開門評警活動的深入開展。4月24日,公安部、中央電視臺、四川省公安廳在成都聯合舉行第四屆“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評選活動推介會,四川片區候選人寧峰、卻吉尼瑪、陳濤接受群眾公開評議。
在當天的活動中,三位候選人向社會各界代表報告了近年來的工作,並當場與群眾互動交流,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群眾評議。候選人的家人、同事以及群眾代表紛紛登臺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候選人一個又一個動人故事。
“你不光是我心中的英雄,也是全市人民心中的英雄!”市民李全有一上臺,就激動地抱住成都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一大隊大隊長寧峰。2009年,在一起劫持人質事件中,寧峰冷靜指揮、果斷決策,將被劫持的李全有成功解救。
“我畫的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放風箏,我們全家很幸福,謝謝寧叔叔!”李全有11歲的女兒蘭蘭將自己畫的一幅畫送給寧峰。在那次事件中,蘭蘭受到巨大刺激,甚至不敢去上學。寧峰知道後,專門邀請心理專家對李全有一家進行幫助,使他們走出陰影。這也促使成都警方首創綁架劫持受害者心理干預和援助長效機制。
從警16年來,被稱為“豹子頭”的寧峰參與處置和指揮抓捕行動1600余起,共抓獲2600余名涉黑、涉惡、涉毒、涉槍犯罪嫌疑人;參與處置50起綁架劫持案,成功解救132名人質。
據統計,從1995年到2003年,成都特警處置的10起綁架劫持案中,抓獲嫌疑人12名,擊斃3名;在2004年至今處置的40起綁架劫持案中,僅擊斃1人,其餘59人或被勸降或被生擒——這種變化,正是源於寧峰不斷灌輸給特警隊員的“生命至上”的理念。
“寧警官,你對特警隊的未來有什麼打算?”“我們一定要紮實工作,把黑豹特警隊打造成全國特警隊伍中的鐵軍!”面對現場群眾的提問,寧峰堅定地説。
“雖然我們一家三口分居三地,見面的時間很少,但每當我看到他和牧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就更加理解他的工作,他是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説這話的是爐霍縣公安消防大隊大隊長卻吉尼瑪的妻子。
入伍13年來,卻吉尼瑪一直工作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甘孜州色達縣、爐霍縣。在他的努力下,基礎薄弱的爐霍縣公安消防大隊變成了全州最為規範、群眾最為信賴的“門蘇瑪米”(藏語:消防部隊)。
“我們那裏的房屋幾乎全是實木結構,容易發生火災,消防宣傳極為重要。” 爐霍縣相關負責人介紹説。由於當地藏族群眾大多不懂漢語,卻吉尼瑪耗時數月將《消防法》翻譯成藏文印刷成冊,騎馬翻越雪山深入藏寨、寺廟、農牧區開展消防宣傳,實現了轄區無一起重特大火災事故。
幾年間,卻吉尼瑪帶領官兵參加滅火戰鬥130余次、搶險救援和社會救助630余次,營救群眾40余人,挽回經濟損失上千萬元,被當地老百姓譽為“救命活菩薩”。
而讓卻吉尼瑪最愧疚的就是和家人相聚的時間太少。妻子在康定工作,由於工作繁忙,只好將女兒送到都江堰讀書,一家三口分居三地。“尼瑪警官,你平時陪家人的時間太少,今天能不能和愛人一起為大家唱首歌?”面對觀眾的這個要求,卻吉尼瑪爽快地答應了,和妻子一起為大家獻上一首民歌。
“泥石流無情人有情,清平派出所派出了民警,陳濤勇敢衝在前,群眾安全有了保障……”在活動現場,一群羌族群眾唱起了他們自編的民謠。
2010年8月12日深夜,綿竹市清平鄉雨越下越大,正在值班的清平派出所民警陳濤的心越來越不安:自“5·12”汶川特大地震後,山體鬆動,一遇大雨就可能發生泥石流。於是,他冒著危險駕車巡視,不久就聽到“轟隆轟隆”的巨響。“泥石流要來了!”陳濤立即將情況向領導彙報,並通知附近村民立即撤離。
“陳濤把我們叫醒轉移後幾分鐘,泥石流就把我家吞沒了。”村民王強回憶起當時的情形仍心有餘悸。由於預警及時,5000余名群眾安全轉移。隨後陳濤又四處查看災情,解救被困群眾。右腳掌不小心被鐵釘扎穿,他簡單包紮後又重返一線。帶傷堅守崗位20天,陳濤和戰友共解救出170名被困群眾。後來是在領導的命令下,他才抽時間去治療傷口,這時他的右腳已經潰爛了。
“陳警官,你堅守崗位讓我很感動,但你應該及時治療。只有先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你才能更好地保護群眾!”一名群眾提的這個“意見”讓陳濤感動地紅了眼圈。
“我們羌族的年畫上一般都是門神,驅邪保平安。現在我們把民警畫到了年畫上,民警是我們平安的守護神。”幾名羌族群眾將“民警年畫”送給陳濤,給他披上鮮艷的羌紅,並將他抬起來拋向空中,隨後又按照羌族風俗,載歌載舞簇擁著陳濤和現場觀眾一一握手,把祝福送給大家。
“你們都是我的優秀戰友,我為你們感到驕傲!”第二屆“我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榮譽獲得者湯敏也專門來到現場,她深有感觸地説。
“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群眾更了解候選人的事跡。”四川省公安廳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簡勝彬説,“也希望廣大群眾對公安機關提出更多意見建議,進一步推動‘大走訪’開門評警工作。”
當天,來自各地的近千名群眾參加評議活動,不少群眾自發走到投票臺,投下莊嚴的一票。